中国神话中的灵地之一,传说在东方的大海上,扶桑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太阳女神羲和大神为她的儿子金乌(三足乌鸦,太阳之灵)从此处驾车升起。也说是神界,人间,冥界的连通大门,只是大羿站在上面射日,将其踩断,人神冥三界才难以联络的。
神话传说《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郭璞注:“扶桑,木也。”
《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孽摇頵羝。上有扶木,柱三百里,其叶如芥。有谷曰温源谷。汤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
《海内十洲记·带洲》:“多生林木,叶如桑。又有椹,树长者二千丈,大二千余围。树两两同根偶生,更相依倚,是以名为扶桑也。”。
《太平御览·玄中记》:“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唐李白《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将欲倚剑天外,挂弓扶桑。”
综合各文献和传说,有关“扶桑树”的故事是这样的:远古时期,在海内东方,有一棵巨大的树,名扶桑树。高三百里(一说高三千里),沿着这棵树可以攀登到天上去,所以又名通天神树。树上常年住着十个太阳,每天有一个太阳出去工作,其余九个在树上休息,他们轮流工作,每个太阳都由一只三足乌(鸟)托负着在天上运行。日复一日,每十天一轮。(所以国历有“十日”旬之俗。)有一天,不知为何,十个太阳一齐飞上了天空,强烈的阳光和高温使地面干旱焦渴,晒焦了庄稼,把求雨的女巫也晒死了,导致空前大旱。民不聊生,人类苦难重重。天帝了解此情后,就派羿去帮助人类。给了他一捆白色的箭和一张金色的弓。羿来到人间后,开弓射日,一连射下九个太阳,射死了日中的三足鸟,并看见日中鸟的羽毛掉下来了。只留下了一个太阳。于是,大地又恢复了生机。这便是传至久远的中国古代神话故事“后羿射日”。“扶桑树”表现的是这个故事的前半部分。1
东方古国名据考证为美洲墨西哥,墨西哥在中原大陆以东两万里处,且玛雅人栽种许多扶桑树,更尊崇其中一株古树为树神。《梁书·诸夷传·扶桑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南齐书·东南夷传赞》:“东夷海外,碣石、扶桑。”王安石《次韵平甫金山会宿寄亲友》:“飘然欲作乘桴计,一到扶桑恨未能。”元王冕《送颐上人归日本》诗:“上人住近扶桑国,我家亦在蓬莱丘。”鲁迅《集外集拾遗·诗》:“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
其实,日本古称倭国,宋以后日本冒称扶桑。所谓“扶桑”,其实就是日本富士火山喷发时,所发生的冲天火柱、火球、烟尘和旋转的飓风。因其形态像树,所以被传说为东海中的“神木” 神话中的扶桑树,就是日本的富士山……确证日本的富士山信仰,与中国古代之“扶桑”的神话有关,“富士山”一词,在日语中读音作“fujisang”-几乎完全同于汉语“扶桑”的读音。1
图腾与意义华”字古音读“伏”,“华、扶”相通;“华”字先秦以前又是“日”之专字,如“华山”就是太阳神山之意;“桑”为“神”之音。藏族迄今把祈神活动叫做“煨桑”。实际上,将牺牲扔进火中,让青烟把肉昧送至天神口中的行为,就是“喂神”。因而,“扶桑树”实为“华神树”,即“太阳神树”或栖日之树”。
有学者认为,此树为“若木”。《淮南子》云:“若木在建木西,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也说“若木”上栖有“十日”,与扶桑树的传说完全一样。如此,两树实为同一树,是同一树的两名。否则,古传中就会出现20个太阳。“若”古音读“诺”,“若木”即“螺木”,“螺”即“螺日”的单称,“螺日树”和“华(日)神树”完全等同,都是指一棵栖有十个太阳的神树。如此,又反过来证明了“螺”即指太阳,是早期太阳的圣称。
扶桑树就是华夏古老的创世神话中的经典图腾。其中信息很多,这里只分析可对比的因素。扶桑树的主要功用就是容留太阳晚睡,其造型就是树型,栖息上面的太阳多为鸟形(也有日形,长沙马王堆出土帛画上扶桑树上的太阳即为日形)。扶桑树多用青铜制作,因为扶桑树为东方图腾,“五行中’东方属“青”。有了这几个特征,我们就可以与盐源出土的青铜“枝形器”作比较了。
中国盐源出土了这类“枝形器”有十几件,其中有几件被划为了“杖头”,实在有所冤枉。仅发现的这十几件“枝形器”,不仅可证为百分之一百的“扶桑树”,而且还能清楚地为之分期。可能邛都的蜀人在当地接触青铜最先制造成的扶桑树就是这一类,此器以平面展开的方式,表现了一棵树,左右各排列了四个太阳,顶部为一只太阳鸟,下部树干已残,其构形与一座汉墓中的扶桑树完全一致。从其树上只有九日表达来看,与三星堆扶桑树上有九鸟(日)一致,因为“十日”中的另一日正在巡天执日。同时可反过来证明,三星堆扶桑树上也应只有九鸟,树顶虽有一点残损,但没有鸟立。盐源此形扶桑树所以被视为蜀人恢复祖传图腾时最原始的早期形态,刚接触青铜,技术原始,所以制作简单明了,也比较平面化。但是它非常朴实完整地表现了“扶桑树”的传说。而在后来的几形中,器形简化,但信息量更加丰富。2
相关植物特点灌木。叶卵形。花冠大型,有红、白等色。多栽于我国南方。全年开花,为著名的观赏植物。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扶桑》:“扶桑产南方,乃木槿别种。其枝柯柔弱,叶深绿,微涩如桑。其花有红黄白三色,红者尤贵,呼为朱槿。”明徐渭《闻里中有买得扶桑花者》诗之一:“忆别汤江五十霜,蛮花长忆烂扶桑。”清吴震方《岭南杂记》卷下:“扶桑花,粤中处处有之,叶似桑而略小,有大红、浅红、黄三色,大者开泛如芍药,朝开暮落,落已复开,自三月至十月不绝。”扶桑产我国福建、广东、云南、台湾、浙江南部和四川等省区,喜光,阴处也可生长,但少开花。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水分过多时叶易黄落。扶桑花色鲜艳,花大形美,品种繁多,四季开花不绝,也常用于道路两侧及延、庭院绿化。扶桑在马来西亚、苏丹、斐济作为国花。茎皮纤维可代麻制绳索、织麻袋;根、叶及花入药。有解毒、利尿和调经的功用。”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丹宁 - 教授 -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