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紫灵芝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灵芝作为药物已具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作为扶正固本的药物,在中国具有广泛的保健作用和悠久的使用历史。早在《神农本草经》时,就把灵芝列为上品,因而获得“仙草”、“还魂草”和“瑞草”的称谓,并根据灵芝类的形态和颜色将其分为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紫芝6种。1

紫芝是灵芝的特有种类,又名“中国灵芝”,是中国分布的90多种灵芝中被中国药典(2005年)收录的两种药用灵芝之一,分析其重要性可与灵芝相提并论。据《本草纲目》中记载:紫芝一名木芝,气味甘、温,无毒;主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目前,国内、外对灵芝的研究较多的是赤芝,而对紫芝的研究较少,一个重要原因是紫芝的资源贫乏,现代医学通过研究证实,紫芝醇提物具有保肝解毒、抗炎镇痛和救治毒菇中毒作用。杨国红等研究发现,紫芝发酵液的胞内水提醇沉物中可溶于水的部分具有最佳的抗肿瘤效果。郑林用将18种灵芝菌株子实体水煎液对小鼠进行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性比较分析,得出紫芝具有明显的增强机体运动耐力的效应。1

形态特征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菌柄长17~23cm。2

生长环境生于热带木林中阔叶树倒木土或朽板根上。3

分布范围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 贵州等省区;以及日本。3

药理作用灵芝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如三萜类化合物、灵芝多糖、生物碱、核苷等有效成分,其中三萜类化合物为灵芝主要的有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灵芝酸A、B、C和D能抑制小鼠肌肉细胞组胺的释放,灵芝酸F有很强的抑制血管紧张素酶的活性,赤芝孢子酸A则对四氯化碳和半乳糖胺及丙酸杆菌造成的小鼠转氨酶升高有降低作用。4

紫芝多糖是其中最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之一,它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耐氧能力、消除自由基和抑制肿瘤等。5

《中国药典》:灵芝
【拼音名】 Línɡ Zhī2

【英文名】 GANODERMA
【别名】 灵芝草、菌灵芝、木灵芝
【来源】 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Karst.或紫芝Ganoderma sinense Zhao,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全年采收,除去杂质,剪除附有朽木、泥沙或培养基质的下端菌柄,阴干或在40~50℃烘干。
【性状】 赤芝: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直径10~18cm,厚1~2cm。皮壳坚硬,黄褐色至红褐色,有光泽,具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薄而平截,常稍内卷。菌肉白色至淡棕色。菌柄圆柱形,侧生,少偏生,长7~15cm,直径1~3.5cm,红褐色至紫褐色,光亮。孢子细小,黄褐色。气微香,味苦涩。
紫芝:皮壳紫黑色,有漆样光泽。菌肉锈褐色。菌柄长17~23cm。
栽培灵芝:子实体较粗壮、肥厚,直径12~22cm,厚1.5~4cm。皮壳外常被有大量粉尘样的黄褐色孢子。
【鉴别】 (1)本品粉末浅棕色、棕褐色至紫褐色。菌丝散在或粘结成团,无色或淡棕色,细长,稍弯曲,有分枝,直径2.5~6.5μm。孢子褐色,卵形,顶端平截,外壁无色,内壁有疣状突起,长8~12μm,宽5~8μm。

(2)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灵芝对照药材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性味】 甘,平。
【归经】 归心、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 补气安神,止咳平喘。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虚劳咳喘。
【用法用量】 6~12g。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2

食用方法煮水每次取紫灵芝片15-30克,加入不锈钢锅内(不可用铝锅或铁锅煮),加水,像煎中药一样地熬水服(水烧开后煮15分钟左右即可),一般煎服2-3次;也可以连续水煎3次,装入温水瓶慢慢喝,每天喝多少都无限制。

泡酒取紫灵芝片30克放入白酒瓶中密封浸泡,三天后,白酒变成红棕色时即可喝,还可加入一定的冰糖或蜂糖。

炖肉无论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都可以加入紫灵芝片炖(每次用量5-10片即可),按各自的饮食习惯加入调料喝汤吃肉。

做粥灵芝 10 克,糯米 50克,小麦 60g,白糖30克。将灵芝切片,用纱布裹好。糯米、 小麦淘净,一起放入沙锅内,加 3大碗水,用文火煮熟后捞出纱布包,加入白糖后服用。每日一次,晚饭后服用。能治疗心神不宁、 失眠、 乏力等症。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谢皓 - 教授 - 北京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