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茶色蟆口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茶色蟆口鸱是属于蟆口鸱科(Podargidae) 的一种夜鹰。分布于东南亚和大洋洲。它全身黄褐,头大嘴大,口角有须,嘴似蛤蟆,因而得名。茶色蟆口鸱体长有50厘米左右,在科属成员中算是大个子。善于伪装,通常一动不动地停息在树从中,乍一看活像块树皮,很难被发现。

基本简介茶色蟆口鸱有十几个不同的种类,全部生活在印度南部、东南亚和中国南部的热带森林,以及澳大利亚东部的温带森林与灌木地带。大部分体毛为棕灰色和黑色,以昆虫为食。它们嘴巴又宽又大,内膜颜色鲜亮,活像一个黄色口袋。它们以飞虫为食。拂晓和黄昏,茶色蟆口鸱像蝙蝠一样飞来飞去,在灌木和树叶中捕食。有些昆虫大如幼鼠,所以有张大嘴,省事不少。茶色蟆口鸱主要在夜间觅食,此时各种飞虫四处活动,到了白天,只管睡觉。但那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白天周围会有其他捕食者,正在四处觅食。所以茶色蟆口鸱栖息在树枝上,最喜欢选一棵老树,苔藓、细枝密布,与羽毛的颜色融为一体。它们就那样坐着,默不作声,纹丝不动。眼睛微闭,嘴尖向上,看起来就像一根树枝。但让人意外的是,它们不会快速入眠,眼睛也不会完全闭上1。

分布范围澳大利亚中部和西部。不迁徙。

属于蟆口鸱科(Podargidae) 蟆口鸱。口裂极大,如同蛙口,口边有须,分布于东南亚和大洋洲。蟆口鸱科有2属12~14种,其中蟆口鸱属有3种,分布于大洋洲,体型比较大;蛙嘴夜鹰属或称亚洲蟆口鸱属分布于亚洲南部。

茶色蟆口鸱是一种极为有趣的奇鸟,它不仅模样奇,习性奇,而且名字也奇,它遍布整个澳大利亚,以及塔斯马尼亚和南部新几内亚,它就是茶色蟆口鸱。

茶色蟆口鸱属于夜鹰目蟆口鸱科成员。蟆口鸱科共有两个属,共计12—14种,其中蟆口鸱属有3种,分布于大洋洲,体型较大;亚洲蟆口鸱属则分布于亚洲。

外形特征茶色蟆口鸱相貌古怪,很有个性,它全身黄褐,两眼发黄,头大嘴大,口角有须,嘴似蛤蟆,因而得名。茶色蟆口鸱体长有50厘米左右,在科属成员中算是大个子。头巨大,翅大而宽,头有羽冠,长腿、翅宽、长趾,捕食鱼、蛙、蛇产卵4枚,雌雄共育,雌雄羽色相似2。

生活习性茶色蟆口鸱喜欢栖息于开阔的林地中,既单独活动也成群活动。白天,它们通常一动不动地停息在树从中,乍一看活像块树皮,很难被发现,而在拂晓和黄昏则最为活跃。它的伪装如此完美白天,所以它可能是就在我们眼前,而我们却把它当作是树的一部分哩。

茶色蟆口鸱不仅像猫头鹰般昼伏夜出,而且停息在树枝上的样子乍一看也活像只猫头鹰,只不过这猫头鹰长了副蛤蟆嘴,一看就是个“冒牌货”。茶色蟆口鸱叫声响亮,当受挑衅时,它会张开双翅和大嘴,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样子,以恐吓对方。

茶色蟆口鸱胃口好,食性广,只要是能抓能吞,无论荤素,毫不客气,什么昆虫、蠕虫、蛞蝓、蜗牛、蛙类、小鸟、爬行类、小型哺乳类,及植物的嫩枝果实,一概来者不拒。

8月到12月是茶色蟆口鸱的繁殖季节,它们通常营巢于树上,巢显得极为松散而杂乱无章,并且每年都进行维修。雌鸟每窝产卵1—5枚,孵化期为28—32天。由雌雄鸟交替孵卵。孵卵期间,雄鸟经常释放“臭气弹”,为此也有人叫他们“空中臭鼬”。雏鸟经过亲鸟抚育25天后,就离开巢穴,开始独立的生活。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