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开角龙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开角龙(学名:chasmosaurus)又名加斯莫龙、隙龙、裂头龙或裂角龙,是指一种晚白垩世的鸟臀目角龙科恐龙,开角龙拉丁文的意思为“开口的、裂开的爬行动物”。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地区。1开角龙属角龙科恐龙,它的学名意思是“空隙蜥蜴”,是从其头盾的大孔洞的。它最初被称为原牛角龙,但这个名字在之前已由其他动物所拥有。开角龙是属于中等体型的恐龙,有5~6米长及3.6吨重,就像所有角龙科一样,它是纯草食性动物2。

形态特征开角龙外观和三角龙极为相似,但体形较小,可是却拥有比三角龙更夸张华丽的颈部盾板,但是其盾板是中空的,因此科学家认为其盾板不够坚固,应该是用来威吓敌人或如孔雀尾部用来求偶用的。开角龙是具有很长褶叶结构的角龙,体重可达2吨,大约4.8米体长,仅及三角龙的一半。但是其褶叶包围在颈上的骨质构造较三角龙更长。它同时具有直径五厘米圆形的瘤状突起分布于背部。它与五角龙为亲戚,为另一种具长形褶叶的角龙类,它具有三个角状突起及两个看似角状的颊部突起3。

动物学史

斯腾伯格处理贝氏开角龙的头骨,1914年所摄在1898岩,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的劳伦斯·赖博(Lawrence M. Lambe)发现了一个部分颈盾,他将这个化石归类于独角龙的一种,贝氏独角龙(Monoclonius belli)。

在1913年,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Sternberg)及他的儿子们在加拿大艾伯塔省发现贝氏独角龙的几个完整头颅骨。最后于1914年,劳伦斯·赖博研究这些头颅骨,并建立为开角龙属。之后有更多的开角龙头颅骨与化石被发现,而彼此之间亦有些形态差别,尤其是颅骨。

于1989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发现的马里斯科尔开角龙,现已被各别建立为阿古哈角龙(Agujaceratops)。

考古发现贝氏开角龙的骨架,位于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角龙科分为两个亚科:有着短小头盾的尖角龙亚科(如尖角龙),及有着长头盾的开角龙亚科(如开角龙)。除了头盾较大及长外,开角龙亚科的面部及嘴部通常较长,有古生物学家指出它们进食时可以有较大的植物选择权。长头盾是恐龙演化的较后阶段才出现的特征,开角龙的头盾被形容呈心形的,因它的头盾结构中央包含两块大洞孔,外型有如“循环”4。

有些开角龙的头盾上有一些小型的颈盾缘骨突,自头盾边缘延伸出。头盾的颜色可能是很鲜艳的,用以吸引注意或作为求偶。但是,由于它的头盾很大且薄(因它主要是骨骼间的皮肤),故很难提供防卫的功能。它有可能是用作调节体温。当一群开角龙被捕猎时,如暴龙攻击时,雄性开角龙可能会组成一个环,并以头盾向外,形成了一度可怕的阵势。

如同很多的角龙科,开角龙有三只主要的角,一只在鼻端及两只在额,但不同的化石发现形成了不同的结果。一种命名为C. kaiseni的开角龙,有着长的额角;而贝氏开角龙(C. belli)却只有短的额角。虽然它们最初都被认为是不同的物种,但有可能长额角的是雄性,而短额角的是雌性1。

开角龙的想像图有趣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一些化石化的开角龙皮肤。这皮肤上有着很多骨质的结节(皮内成骨),在每边有5-6个。不过从这个标本中却没办法知道更多开角龙的资料,尤其是它的颜色。

物种开角龙已知有几个物种。除了模式种的贝氏开角龙(C. belli),同年还命名了加拿大开角龙(C. canadensis)。后者曾被改归类为加拿大始角龙(Eoceratops canadensis),但后来被重新归类于开角龙内。在1926年,一个短鼻端的头颅骨被命名为短喙开角龙(C. brevirostris)。在1940年,斯腾伯格将从艾伯塔省西南部发现的化石,命名为罗氏开角龙(C. russelli)。最近期描述的物种则是尔文开角龙(C. irvinensis),是发现于恐龙公园组的最上层4。

食性特点开角龙是一种植食性龙,其面部和嘴部较长,嘴詈呈喙状,可以咬断坚硬的物。古生物学家因此推测,角龙在采食植物的时候可能有更多选择的权利4。

持续的进食,据相关学者推测,开角龙的生活习惯可能同牛一样,会用一整天的时间吃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来满足它的需求3。

防御方式开角龙通常是集群活动的,当受到像霸王龙这样大理肉食性恐龙攻击的时候,成年雄性开角龙会围成一个圈头盾向外,将雌性的、未成年的以及年老的开角龙围起来形成一个强大而又可怕的阵势。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凶猛的霸王龙也不会贸然进攻5。

大众文化开角龙出现在电视节目《恐龙纪元》(When Dinosaurs Ruled the Earth)与《金刚战士:恐龙战队》(Power Rangers: Dino Thunder)之中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