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多棘蜈蚣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多棘蜈蚣是指一种蜈蚣科动物。呈扁平长条形,长16厘米余,宽1厘米许,全体22节,尖部红褐色,背黑棕色,腹部黄棕色,稍有腥气,并有特殊刺鼻臭气,味辛微咸。夏季捕捉,用沸水烫死,然后用两头削尖竹片插入尾两部,置阳光下晒干。多棘蜈蚣多栖息于自然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岩石间,或朽木及草丛中。分布于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多棘蜈蚣是我国第二大药用蜈蚣种,近年来有扩大开发的趋势。

外形特征

体长可达160 mm,触角18节,基部6节光滑无毛,齿板齿数6+6,第2~20背板具完整平行纵缝线;大部分背板无棱缘,第14(15或16)~20背板具不完整侧棱缘。第2~19腹板具不完整的平行纵缝线,基侧板突起末端具3小棘,无背棘和侧棘。第20、21对步足无跗刺。最末步足前股节腹面外侧2小棘,内侧2小棘,背面内侧2小棘,隅棘末端具3小棘。雄性成体前生殖节腹板两侧无生殖肢。

生活习性大多梄息于村落附近的山坡、田畔路旁多岩的地方,朽木杂草丛中,在井沿、柴堆、屋瓦缝隙间、厨房水缸旁或碗橱内。夜间出来觅食。以昆虫、蛋及肉类为食1。

分布广西、福建、云南、广东、湖北、浙江等地。多棘蜈蚣分布在广西地区的个体数量很多,在海南省、湖北省宜昌、浙江省丽水也有发现。

与少棘蜈蚣的区别与少棘蜈蚣在形态上大体相似,主要区别是:个体较大,尾足的前股节背面内侧棘数、腹面外侧棘数、腹面内侧棘数均较少棘巨蜈蚣为多,齿板的齿数亦多2。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食物从口腔进入消化道,经机械作用和化学分解过程,才能够被蜈蚣吸收和利用。 消化道简单,从口到肛门为一条纵贯身体中央的直管道,口后为膨大的咽,它的收缩有利于吸吮食物。咽后的消化道为前肠、中肠及后肠三部分。

前肠及后肠都很短,中肠却很长。前肠主要起着接受、运送及初步消化食物的作用。

中肠是食物消化及吸收的主要场所,后肠担任形成粪便及运送至尾节的肛门排出体外的任务。消化腺为一对葡萄状的唾液腺,通过唾液管开口于前肠,唾液腺能分泌含有消化酶的唾液,能够湿润及初步分解食物3。

化学成分全体甲醇提取物中含δ-羟基赖氨酸(8- hydroxylysine)。水及乙醇提取物中含组氨酸( histidine)、精氨酸( arginine)、鸟氨酸( orit五tne)、赖氨酸( lysine)甘氨酸( glycine)、丙氨酸( alanine)、缬氨酸( valine)、亮氨酸( leucine)、萃丙氨酸( phenylalanine)、丝氨酸( serine)、牛磺酸、( taurine)、谷氨酰胺( glutamine)等。外角皮含几丁质( chitin)、脱乙酰几丁质( chitosan)、葡萄糖胺( glucosamine)谷氨酸、酸性磷酸酶( acid phosphatase)本属多种动物橙色素中含β胡萝卜素(β- carotene类、虾青素酯( astaxanthin ester)。黄色素含蝶啶( pteridine)。淡蓝绿色素与细胞花青素( cytocyanin)相似。螯肢含5-羟色胺( trypta mine)。粪便中含大量嘌呤。神经链中含类乙酰胆碱样物质。全体尚含类蜂毒样及类组织胺样物质、溶血蛋白、酪氨酸( ty rosine)、蚁酸、脂肪3。

防治方法1.局部伤口用拔火罐拔出毒液,并立即选用3%氨水、5%10%碳酸氢钠溶液、肥皂水等清洗伤口,局部应用冷湿敷。咬伤处不要湿敷,以免发生水疱及坏死。

2.严重者可于咬伤处皮下注射3%依米丁溶液(1ml溶于4~9ml蒸馏水或生理盐水内)少许。注射后须卧床休息并注意检查心脏和血压。

3.伤口周围用湛江蛇药片溶化或用如意金黄散以水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也可用0.25%~0.5%普鲁卡因溶液局部封闭。

4.也可就地取材,采用大蒜汁或桑叶,拌白盐,香烟丝捣烂,拌菜油,鸡蛋清或雄鸡唾液,蜗牛或蚯蚓身上的黏液来搽抹蛰伤部位。

5.若心动过缓,可肌内注射阿托品或山莨菪碱针剂,若呼吸、循环衰竭,可加中枢神经兴奋剂、强心剂及升压药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