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北方须鳅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北方须鳅Barbatula barbatula nuda (Bleeker, 1864)是鳅科须鳅属的一种鱼类。体细长。头稍扁平,头宽大于头高。吻钝,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口裂弧形,其弧度或浅或略深。唇较厚,上唇中部呈"V"形缺刻,下唇中间断裂,两侧各为两列乳突,中间的乳突上端相连,下端被皱褶相隔,外侧的乳突随口裂的弧度或延长,但不超过口角;极个别的标本,中侧的乳突后延与前鳃盖之褶缘相连至峡部。

形态特征体细长。头稍扁平,头宽大于头高。吻钝,吻长大于眼后头长。口下位,口裂弧形,其弧度或浅或略深。唇较厚,上唇中部呈“V”形缺刻,下唇中间断裂,两侧各为两列乳突,中间的乳突上端相连,下端被皱褶相隔,外侧的乳突随口裂的弧度或延长,但不超过口角;极个别的标本,中侧的乳突后延与前鳃盖之褶缘相连至峡部。上颌正常,下颌外露。须3对,端吻须后延至口角处,外吻须与口角须基本等长,口角须后延一般可达眼后缘的下方,少数只及眼下缘与后缘之间的下方。眼小,侧上位。前后鼻孔相邻或稍分开,前鼻孔在鼻瓣膜中。体被细鳞,一般前躯较少,胸部无鳞,侧线完全,平直。

体长为体高的7.1~10.1(8.2)倍,为头长的42~4.7(4.5);尾柄长为尾柄高的0,9~1,5(1,1)倍。背部绿灰色或灰黄色,体侧银白或浅黄色,背鳍和尾鳍与背部颜色相同,背鳍有4纵列色斑,尾鳍有6~7列色斑,体侧有11-15个暗色横斑。

鳅科特征鳅科,体细长,须较短。尾柄皮褶棱不发达。腹鳍基部起点与背鳍第2-4根分枝鳍条基部相对。底层鱼类。常栖息于河沟、湖泊及沼泽砂质泥底的静水或缓流水体,适应性较强。5-7月份产卵繁殖,卵略带粘性,产出后粘附于水草上。以昆虫及其幼虫、小型甲壳动物、植物碎屑及藻类为食。

前、后鼻孔略分开。唇厚,唇面光滑或有浅皱褶,上唇边缘中部常有一“V”字型缺刻,下唇近口角处有一后伸的唇叶。第1鳃弓内侧鳃耙9-12枚。鳔后室退化,仅残留一小膜质室。体被细鳞,至少在尾柄处有之。

生存习性小型鱼类,栖息于清冷水体,全长可达220毫米。以甲壳动物、昆虫及着生藻类为食。产卵期在5月初至6月中旬,数量较多,肉质细嫩味美,常被晒成鱼干后食用,有一定的渔业价值。喜生活于清冷的流水、砂砾的水域中,以底栖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世界分布分布于前苏联鄂毕河以东地区、朝鲜和日本北海道。

中国分布分布于新疆北部的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湖、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内蒙东部、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食物此鱼吃附着的硅藻、蓝藻及绿藻。亦摄食枝角类、轮虫、水生昆虫、摇蚊幼虫1。

繁殖产卵期在承德地区为6~7月。拒马河5-6月,怀卵量2400-4200粒1。

经济价值属小型鱼类,无经济价值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