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介幼虫是双壳类软体动物(如河蚌)的幼虫。受精卵由于母体鳃瓣分泌的粘液粘着,不会随着水流排到体外去,在体内逐渐发育而成小幼虫。幼虫具双壳,壳的游离端(侧缘)有钩与齿,两壳之间有发达的闭壳肌。因为它的贝壳上长着钩,所以叫钩介幼虫。腹部中央生有一条有粘性的细丝,称足丝。壳侧缘生刚毛,有感觉作用。幼虫有口无肛门。幼虫可借助双壳的开闭而游泳。
幼虫介绍钩介幼虫不需要用母体分泌的粘液给粘在鳃瓣上,而是用自己的长鞭毛绦缠绕在鳃绦上。钩介幼虫成熟后便通过蚌的排水孔排出体外,落在水底或在水流中悬浮,遇到鱼类时就用它贝壳侧缘的钩钩在鱼类的鳃或鳍上,这时鱼类因受到钩介幼虫的刺激,很快地形成一个被囊,把幼虫包起来,于是这个幼虫便开始了它的寄生生活。一只大的蚌可以产300万个钩介幼虫,一个鱼体可以有3000个钩介幼虫寄生。一般钩介幼虫寄生对成体的鱼无显著的影响,而对幼鱼则常可以致死。有些种蚌的钩介幼虫需要寄生在某种特定的鱼类体上,有些种蚌的钩介幼虫则可以在很多种鱼类体上寄生。
病症幼虫就用钩和足丝固着在鱼的鳃和鳍上。遭到钩介幼虫寄生的鱼,寄生部位组织增生,将幼虫包在内面发 育,并使微血管阻塞。如寄生在嘴角、口唇或口腔内,则使鱼夹失摄食能力,从而萎瘪致死。病鱼头部往往充血,出现红头白嘴现象,因此,群众称它为“红头白嘴病”。
疾病流行情况本病对饲养5~6天的鱼苗或全长在3厘米以上的夏花产生较大影响。流行于春末夏初,每年在鱼苗和夏花饲养期间正是钩介幼虫离开母蚌,悬浮于水中的时候,故在此时常出现此病钩介幼虫对各种鱼都能寄生,其中主要危害草鱼、青鱼等生活在较下层的鱼类1。
诊断要点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则可取包囊用显微镜检查虫体1。
防治方法1、应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每667m2用40~50千克茶籽饼也能杀灭蚌类,以杜绝蚌类繁殖此幼虫。
2、鱼苗和夏花培育池内不能混养蚌,进水须经过滤(特别注意附近河蚌育珠池塘),以免钩介幼虫随水带入鱼池而危害鱼类。
3、发病早期,将病鱼移到没有蚌和钩介幼虫池中,可使病情不致恶化而逐渐恢复健康。
4、发病初期,用1毫克/升敌百虫全池泼洒;或用40%~50%敌敌畏,用量为水深1米每667m2水面用药20毫升,把药水放在塑料盆、桶内加清水稀释后,全池均匀泼洒,经6~10小时以后,虫体死亡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