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蟹豆齿鳗鱼,学名:Pisodonophis cancrivorus (Richardson, 1848),为蛇鳗科、豆齿鳗属的一种鳗鱼。体延长成圆柱状,肛门位于体中部或后半部,吻尖而突出。口裂达眼后缘。眼小,前鼻孔近唇缘具短管,后鼻也位于眼前缘下方。齿颗粒状,多行成齿带,颌间骨齿丛与上颌及犁骨齿分离。具侧线。背臀鳍均较发达,不相连续,均止于尾端稍前方。背鳍起点在胸鳍上方或后方。胸鳍发达,无尾鳍,尾端光秃,背鳍起点在胸鳍中部上方。
地方名青骨(连江),鼓头钻(平潭),土龙(厦门、龙海、漳浦),硬骨篡、土龙(台湾)1。
简介食蟹豆齿鳗又称土龙。生活于温带及热带海域近岸浅水中。四季均可捕捞。捕后除去内脏,取肉洗净鲜用。分布于我国广西沿海、东海和南海等海域,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非洲东岸等海域亦有分布2。
形态特征肛门在身体中央或之后。尾端长于头与躯干的合长。体无鳞,全身光滑。侧线孔明显。身体无任何斑纹。齿小,颗粒状,排列不整齐,呈带状。胸鳍发育完整;背鳍起点在胸鳍中央部位上方。背鳍、臀鳍均止于尾端的稍前方,不相连续;背鳍、臀鳍鳍条在近尾端处较高。纵带鳍具有黑色边缘。脊椎骨数153~162。体长为体高之30.6倍;尾长为头与躯干之1.4倍;头长为吻长之6.8倍;吻长为眼径之2倍。脊椎骨155-159枚。体长可达100公分。
生长环境生活于热带地区,对淡水的忍受力强,常进入河口或潟湖区,偶尔上溯至淡水域。水深10-30米。会筑带状似围网的巢,具地域性。肉食性,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分布范围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包括红海、东非、南非、马达加斯加、模里西斯、留尼旺、马尔地夫、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越南、泰国、日本、中国大陆、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尼、澳洲、萨摩亚群岛。
习性食蟹豆齿鳗为沿岸暖水性底层鱼类,栖息于泥沙底低潮区,对淡水的忍受力强,常进入河口或潟湖区,偶尔上溯至淡水1域。善于用尾尖钻穴筑巢。肉食性,摄食甲壳类、贝类及其他无脊椎动物。性发育成熟的个体为200~500mm。
渔业常见于底拖网与底延钓渔获物中。肉质肥美,供食用,经济价值较高,闽南民众常作为滋补品,也可作钓鲨鱼的诱饵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