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氏大熊猫(培根的熊猫),又译包氏大熊猫,又名大熊猫巴氏亚种,是指一种大熊猫已灭绝的亚种,不是独立物种。我国一直把这个亚种翻译为巴氏或者包氏,但它的亚种名其实是“培根”这个姓氏。分布于更新世的中国、缅甸及越南北部,史前人类最早的食物之一。巴氏大熊猫的头骨粗短,吻部不长躯干粗壮,四肢强健。大熊猫虽是外表憨态可掬的植食性动物,但仍保留了食肉祖先的尖利脚爪和凶猛习性。中国广西是南方动物群的主要化石产地之一,这里发现过不少巴氏大熊猫的化石。它们个体较大而粗壮,身长约2米,牙齿要比现代大熊猫大1/8左右1。
特征位于中国卧龙大熊猫博物馆演化厅内的巴氏大熊猫标本:
巴氏大熊猫较现今的大熊猫大及粗壮,长约2米。它们的头颅骨粗而且短,鼻端较短。它的四肢粗壮,趾上有爪。牙齿较现今的大熊猫大,咀嚼面则较为复杂。 巴氏大熊猫的头骨粗短,吻部不长,躯干粗壮,四肢强健。大熊猫虽是外表憨态可掬的植食性动物,但仍保留了食肉祖先的尖利脚爪和凶猛习性。因此比普通大熊猫体形更大的巴氏大熊猫可能也不是好惹的,当遇到食肉动物时会拼死一搏2。
演化巴氏大熊猫分布在更新世早期至中期的中国、缅甸及越南北部。巴氏大熊猫很可能是现今大熊猫的祖先,并由始熊猫演化成的小种大熊猫衍生而来。
巴氏大熊猫是大熊猫中最大的一个亚种。它们最早出现在早更新世晚期,到中更新世已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华南、华北和华中地区,并且到达了越南和缅甸北部。这个时期可以说是熊猫家族的鼎盛时期,大熊猫与牛羚、鬣羚、剑齿象等动物组成了南方更新世著名的“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到中更新世晚期,巴氏大熊猫逐渐进化成现代大熊猫,同时它们的分布范围和数量继续缩减,身体也逐渐变小,最后成为今天濒临灭绝的“活化石”。
与其他食肉动物类群相比,大熊猫的进化过程比较单一,没有太多分支。已发现的化石材料显示,早在800万年前的晚中新世,中国云南禄丰等地的热带潮湿森林的边缘,就生活着大熊猫的祖先——始熊猫,其体形犹如一只肥胖的狐狸。由始熊猫进化的一个旁支叫葛氏郊熊猫,分布于欧洲的匈牙利、法国等地的潮湿森林,在晚中新世灭绝。而始熊猫的主支则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继续进化,其中一种在大约300万年前的更新世最早期出现,体形只有现生大熊猫的一半大,像一只胖胖的狗。它们是小种大熊猫,牙齿已进化成适合吃竹子的类型。此后大熊猫进一步适应亚热带竹林生活,体形逐渐增大3。
分布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与剑齿虎、剑齿象以及北京猿人、南方猿人一起生活,盛极时。巴氏大熊猫生存环境:广泛分布于中国珠江、长江、黄河流域,越南,直到缅甸,中国台湾北缘。主要化石产地:中国,越南及缅甸北部2。
在重庆在100万-1万年前的这个时段里,正是在重庆盛产的巴氏大熊猫繁衍的鼎盛期,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高度发展期。在200万年前,那时熊猫不能用“大”做前缀,因为它们的体型,就跟如今的藏獒差不多。因此,科学家给那时的熊猫,起了个名字叫“小种熊猫”。而它们就是现代熊猫的直接祖先。科学家们甚至还在重庆境内找到了6000年前的熊猫骨骼。因气候的原因,导致熊猫的主要食物———箭竹灭绝,才让大熊猫逐渐迁移到了其它地区。
在广西中国广西是南方动物群的主要化石产地之一,这里发现过不少巴氏大熊猫的化石。它们个体较大,身长约2米,牙齿要比现代大熊猫大八分之一左右,咀嚼面的构造略微复杂些2。
生存大熊猫的远祖是凶猛的食肉兽,但后来选择吃竹子这样的生存方式。从生态区位来看,动物很少食用竹子,大熊猫选择吃竹子可以避免和其他动物的正面竞争;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大熊猫其实是一种已进入衰亡阶段的动物,人类的发展只是加快了它们衰亡的速度。
在100万-1万年前的这个时段里,正是在重庆盛产的巴氏熊猫繁衍的鼎盛期,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高度发展期。考古学家考察了许多人类遗址出土的熊猫标本,结果发现,在许多标本上都留有出自古人类之手的砍痕。这些信息显示,此时的熊猫已经成为了史前人类的餐桌佳肴1。
化石冠面近长条形,舌侧凸,颊侧较平。纵向连续排列3个齿尖,它们分别为下前附尖、下主尖、下后附尖。下前附尖最小,但发育清楚,其前缘较锋锐,下主尖居中,最为髙大,较其前后两尖稍向舌侧突出,其前缘较锋锐,后缘有点向后外侧挤向下后附尖的前缘,后面的下后附尖也很粗大,稍矮于下主尖,其前缘被下主尖挤向颊侧,而其较尖锐的后端则挺向舌侧,没有其他附尖和齿带发育两齿根,前后齿根皆较粗壮,前齿根较后齿根还要粗壮一些,都呈圆柱状3。
冠面近长方形,前窄后宽,前缘前内角梢向同前内突由,呈锐角状,颊侧和后侧较平,舌侧在下原尖处明显向内凹。下前尖较粗大,偏向舌侧,位于前内角,下原尖最高大,呈前后偏锥形,位于位于齿冠颊侧中部部,下后尖较小,位于齿冠舌侧中部,向前外紧挨着下原尖后内侧,前3个主尖所围成的下三角凹较深且向舌侧开放;下次也较粗大,连依附于其的齿瘤,几乎占据下跟座2/3;下内尖与下次尖处于同一水平位置,但明显比下次尖小;跟座凹较深。外侧齿带发育但是很弱。两齿根,后齿根大于前齿根,后齿根应该是由两个齿根愈合而成,因为在其前面明显有一条很深的凹槽。
冠面近圆形,前宽后窄,前侧与颊侧较平,舌侧呈圆弧状。冠面四周高,中间略低,布满各种形状的齿瘤突。下原尖、下后尖、下次尖都呈脊状构成齿冠的边缘3。
饮食习惯大熊猫虽然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它很少捕食动物或吃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骸供它食用。如果它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矩、依竹而生的动物。在野外,大熊猫的雄兽和雌兽平常都是过着独居的生活,每个个体的活动范围为4~7平方千米,所以它的种群通常也是由零散的个体组成的,每个个体均栖息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中,分享着同一地区的食物来源,彼此之间互相依赖和制约,自然地组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