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变色树蜥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外形特征

头体长80—90mm,尾长为头体长的3倍。头较大,吻钝圆,吻棱明显;无肩褶;体表鳞片均具棱,覆瓦状排列;背上部鳞尖向后,背正中有一行鬣鳞;环体中段鳞35—52行;四肢发达,后肢贴体前伸达鼓膜或眼;指、趾均具爪。一般为浅棕或浅棕灰色,背具5—6条黑棕色横斑;尾部具深浅相间的环纹;体色易变,生殖季节雄性头部、甚至背面全为鲜红色。4月下旬至9月为产卵期,每产6—9枚,卵椭圆形,黄白或浅黄色。2

生活习性

变色树蜥多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以及常见于林下、山坡草丛、坟地、河边、路旁、住宅附近的草丛或树干上,适应力强,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80至2000米。主要以昆虫和小型脊椎动物,包括啮齿动物和其他蜥蜴。它们没有牙齿,会把猎物整个吐下去。雄性繁殖季节变得具有领地意识。

生长繁殖

雌性变色树蜥,每次产卵10-20颗,埋在潮湿的土壤中,孵化期6-7周。1岁性成熟。

分布范围

变色树蜥分布于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印度(包括安达曼群岛,特别是在印度大陆)、斯里兰卡(锡兰)、缅甸、泰国、西马来西亚、马尔代夫、越南、南中国(云南,广东,广西,香港,海南岛)、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毛里求斯(留尼旺岛,罗德里格斯岛)。后引进到阿曼、新加坡和美国。3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4。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