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跳线技术是一种电脑主板功能配置术语,可以在电脑开机启动的BIOS界面里进行设置,以改变电脑的参数配置。相对于硬跳线而言,软跳线具有不需要拆开机箱就可以进行BIOS设置的优点。
简介软跳线技术:所谓跳线,就是一组通断开关,通过对通、断的不同组合,来达到调整CPU频率或者实现一些其他功能(如调整电压)的目的。以前的跳线一般是由一组金属针脚或拨指开关组成。自从升技公司的经典软跳线技术Softmenu出现以后,有不少的厂商也加入这项功能,即可以在BIOS中直接设定CPU频率和电压等。但由于前段时间CIH等病毒对BIOS破坏比较严重,所以一些公司还是保留了硬跳线(如DIP开关)等功能。
软跳线主板如:大众VB-601、Intel原装SE440BX主板都需要通过屏蔽300A 的B21脚来得到100M外频。原因很简单:Intel把Slot1主板设计成,如果B21脚电压为零那么外频为100M,AGP频率为CPU外频X2/3=66M。反之CPU外频为66M,AGP频率为CPU外频X1=66M。有些主板如大众VB-601,可直接在Bios中设置外频,这时如果21脚未被屏蔽,那么AGP的频率就变成了100X1=100M这时一些真 AGP的显卡(如:I740)就会花屏,而一些PCI卡和假AGP(如:9750)就没有问题。所以软跳线的主板若要超频100M,那么无论如何也要把B21 脚用胶带纸给贴上。
电脑主板跳线设置主板跳线设置也是主板维修所必须掌握的基础。
一、了解跳线的类型
迄今为止,跳线已经发展到了三代,分别是键帽式跳线、DIp式跳线、软跳线。
1.键帽式跳线
键帽式跳线是由两部分组成:底座部分和键帽部分。前者是向上直立的两根或三根不连通的针,相邻的两根针决定一种开关功能。对跳线的操作只有短接和断开两种。当使用某个跳线时,即短接某个跳线时,就将一个能让两根针连通的键帽给它俩带上,这样两根针就连通了,对应该跳线的功能就有了。否则,可以将键帽只带在一根针上,键帽的另一根管空着。这样,因为两根针没有连通,对应的功能就被禁止了,而且键帽就不会丢失。因为带键帽只表示接通,所以没有插反的问题。键帽式的跳线分两针的和三针的,两针的使用比较方便,应用更广泛,短接就表示具有某个功能,断开就表示禁止某个功能;三针的比较复杂些,比如有针1、2、3,那么短接针1、2表示一种功能,而短接2、3表示另外一种功能。
2.DIp式跳线
DIp式跳线也被称作DIp组合开关,DIp开关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一个按钮开关表示一种功能,更可以组合几个DIp开关来表示更多的状态,更多的功能。DIp开关的一个可以两边扳动的钮就决定了两种开关状态,一面表示开(ON),另外一面表示关(OFF)。而对于组合状态的使用,有多少DIp开关就能表示2的多少次幂的状态,就有多少个数值可以选择,因此,进入DIp开关时必须对照说明书中的表格设置数值,否则你根本搞不清楚这么多的状态。
3.软跳线
软跳线并没有实质的跳线,也就是对CpU相关的设置不再使用硬件跳线,而是通过CMOS Setup程序中进行设置,根本不需要再打开机箱,非常方便。
在电脑配件中,主板、硬盘、光驱、声卡都存在跳线,以主板跳线最为复杂,硬盘次之。
二、主板跳线设置
主板上的跳线一般包括CPU设置跳线、CMOS清除跳线、BIOS禁止写跳线等。其中,以CPU设置跳线最为复杂,如果主板比较老,就必须在主板上设置内核电压、外频、倍频跳线。根据主板说明书和CPU频率,设置上述对应跳线。通常情况下,主板上对应CPU电压的是一组跳线,每个跳线都对应着一个电压值,找到合适的电压值,插上一个键帽短接它,就选择了这个电压值。同理,找到外频跳线和倍频跳线,分别进行设置合适的外频和倍频。注意,每组跳线中只能选择一个跳线短接。
新的主板更为用户考虑的周全,几乎全部使用类似的软跳线,只剩下主板上的CMOS跳线开关还使用着最最原始的键帽跳线,它多是三针的跳线、、。通常,短接针1、2,表示正常使用主板CMOS,而短接2、3则表示清除CMOS内容。
禁止写BIOS的功能并不是每个主板都有的,一般为两针跳线,具体是短接才能写BIOS还是断开才能写BIOS,要看主板说明书。
有些主板会让用户自己选择软跳线还是DIP跳线,如华硕的P4T,若将主板上的10个DIP开关全设置为OFF,就表示使用BIOS中的软跳线设置,否则,就选择DIP跳线,其中开关6~10表示外频设置,主板说明书上有个大表格, 需要对照表格操作,选择合适的外频,DIP开关1~4表示倍频,它有2的4次幂种状态,即有16种状态,最多可以让使用者选择16种电压值。说明书上提供了14种倍频选择,剩余的两种状态,不是留着将来扩展功能,就是厂家没有公开的跳线或参数。1
使用了软跳线技术的主板-SE6和SL62款815/E主板,分别是使用815E芯片组的SE6和815芯片组的SL6。SE6由于内含强大ICH2芯片,提供了对于Ultra ATA/100和4个USB接口的支持,并且集成了网络功能。SE6和SL6在设计和结构上几乎一样,所不同的只是IDE和软驱接口的位置,SL6的3个IDE和软驱接口紧凑地排列在一起,而SE6的3个接口却分别排列,SE6的接口位置显得更为合理,使用起来更为方便。2款主板都使用了ATX结构,金黄色的板基上提供了6个PCI插槽、1个AGP插槽、1个CNR插槽和3个DIMM内存插槽,并且提供了3个风扇电源接口。这2款主板选用了优质的CPU插座和外部扩展接口,在CPU附近使用了16个1500mF的绿色电容。板上集成了Avance Logic ALC100 AC97芯片,用以实现音频功能。SE6和SL6主板的标识相当的清楚,即使不用说明书也能迅速完成主板的安装,此外,主板上还带有电源指示灯和PC喇叭。在AGP插槽和第一个PCI插槽之间,SE6和SL6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VL-bus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实现数字视频输出或是TV输出。
SE6和SL6使用了升技公司著名的软跳线技术SoftMenu Ⅱ,SoftMenu Ⅱ可以在BIOS中轻松完成对于CPU外频、内存频率和CPU电压的调整。遗憾的是SE6和SL6并没有使用最新的SoftMenu Ⅲ,SoftMenu Ⅲ可以1Hz为增量来调节CPU外频。除了BIOS中的软跳线设置,这2款主板也提供了DIP开关设置,用来满足特殊用户的需求。升技的手册编写相当详尽,从主板安装、BIOS设定到程序安装设置都面面俱到。
在开始的测试中,SE6和SL6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要稍稍落后于其他产品。不过在把SE6的BIOS更新到最新版本之后,SE6的性能有了相当的提升,在大多数测试中位列前茅,成绩优异。遗憾的是,在测试完成之前升技并没有发布SL6的最新BIOS升级,不过相信在更新BIOS之后,SL6的性能也会有所提升。Abit SE6拥有强劲的性能和丰富的超频特性,再加上低廉的价格,最终赢得了我们的最佳产品奖(PC WORLD CHINA Best Buy)。2
软跳线应用主板超频
超频不仅与CPU有关,与主板和内存也有密切的关系。BX 主板主要分为硬跳线、软跳线和软硬结合三种,他们的超频方式各有不同,如果用错了可能无法上到100M外频,或即使超上了也不稳定。
如果是硬跳线主板如:技嘉BXE、华硕P2B那么较为方便,只要照说明书把CPU外频设为100M即可。
软跳线主板如:大众VB-601、Intel原装SE440BX主板都需要通过屏蔽300A 的B21脚来得到100M外频。原因很简单:Intel把Slot1主板设计成,如果B21脚电压为零那么外频为100M,AGP频率为CPU外频X2/3=66M。反之CPU外频为66M,AGP频率为CPU外频X1=66M。有些主板如大众VB-601,可直接在Bios中设置外频,这时如果21脚未被屏蔽,那么AGP的频率就变成了100X1=100M这时一些真 AGP的显卡(如:I740)就会花屏,而一些PCI卡和假AGP(如:9750)就没有问题。所以软跳线的主板若要超频100M,那么无论如何也要把B21 脚用胶带纸给贴上。
还有一类软硬结合的主板,如:微星6119W和承启的BX主板。该类主板与软跳线主板一样,可在Bios中设置CPU外频,但是它比纯软跳线多了一个66/100的跳线,其实该跳线的作用就是起到屏蔽B21脚的作用。用该类主板超频,只要把这个66/100跳线设为100即可。
光纤软跳线光纤的传输是单方向的,也就是说一根光纤只能单向地传输数据,所以在两个计算机间如果连接光纤的话, 必须至少是两根光纤,一根发送数据,一根接收数据。一般的光纤又分为2芯光纤、4 芯光纤、6芯光纤、8芯光纤等,2芯光纤就是把两根光纤绑在一起做成一根,这是光纤传输介质的最低要求,4芯光纤、6芯光纤、8芯光纤 则把更多的光纤绑在一起做成一根,可以连接到多个计算机。一般来说,多芯的光纤并不直接连接到计算机的网卡上,而是连接到一种叫做光端器的设备上。还有一种光纤,就是光纤软跳线,其实光纤软跳线也是光纤,并不 是一般常识中的那种跳线,一根光纤软跳线中只含有一根光纤,只能进行单向的数据传输,其作用就是连接光端 器和计算机上的网卡,一般一个计算机需要两根光纤软跳线,一根发送数据,一根接收数据。这样,同时使用多芯光纤和光纤软跳线,就可以把 光纤和计算机连接起来,所以光纤软跳线是必须要使用的。当然,光纤软跳线还可以作为交 换机之间的连接线路,甚至可以不使用多芯光纤,而直接使用两根光纤软跳线代替2芯光纤,这样可以使网络的成本降低,但是网络线路出问题的可能性会变高。
双硬盘安装跳线设置IDE设备(例如硬盘、光驱等)上都会使用一组跳线来确定安装后的主盘(Master,MA)、从盘(Slave,SL)状态。如果在一根IDE数据线上接两个IDE设备的话,还必须分别将这两个IDE设备设置为一个为主盘,另一个为从盘状态。这样,安装后才能正常使用 。
小提示:如果一根IDE数据线上只接惟一的IDE设备,不管这个IDE设备原先是设置为主盘还是从盘状态,都不需要对这个惟一的IDE设备重新设置跳线。通常都是将性能较好的新硬盘接在第一条IDE数据线上,设为主盘,作为开机引导硬盘。至于旧硬盘,有几种接法:
1.两个硬盘接在同一根硬盘数据线上,则第二硬盘应设为从盘。笔者就以此方案为例。
2.第二硬盘接在第二个IDE接口上,如果该接口的数据线上只有一个硬盘,也没接光驱,那么第二硬盘就不用跳线;如果这根数据线上还挂有光驱,一般将第二硬盘和光驱的其中一个设为主盘,另一个设为从盘,这由你自己决定。
设置硬盘跳线
确定好硬盘的连接方案后,就要设置硬盘跳线了。一般我们可以在硬盘的IDE接口与电源接口之间找到由3~5列跳线。不管是什么硬盘,在跳线设置上,大致可分成主盘、从盘与电缆选择(Cable Select)三种。硬盘的出厂预设值都是设为主盘,所以如果你将硬盘设为主盘,一般就不用设置跳线了。
曾经看到一块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
曾经看到一块三星硬盘的跳线是设置在硬盘背面的电路板上。然后根据硬盘正面或数据线接口上方标示的跳线设置方法,如本例的希捷4.3GB硬盘正面就有跳线设置图。
将IDE数据线接到主板的IDE插槽中,同样也要将IDE数据线的红边对准IDE插槽的Pin1,如图所示。一般来说,主板上会有两个IDE插槽,将80针或40针的IDE数据线的另一端插入这个主板上第一个IDE插槽中。
小提示:如果你的主板和硬盘都支持ATA 66/100/133,那么务必要使用80针的IDE数据线。否则,如果使用40针的IDE数据线的话(即与光驱的数据线相同),将会影响硬盘传输速率。
设置CMOS参数
对于新的主板来说,一般都会自动检测硬盘参数。也就是说只要硬盘安装正确,就无须设置CMOS。对于一些老主板来说,可能就需要手动进行设置了。启动计算机后,按“Del”键进入CMOS Setup程序的主菜单。选择“IDE HDD Auto Detection(IDE硬盘驱动器自动检测)”并回车,可以看到第一、第二硬盘的所有参数,包括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工作模式等等。检测结果表明,双硬盘的安装和设置已经成功。按“Esc”键,退回到主菜单。最后按快捷键“F10”或选择“Save And Exit Setup(存盘退出)”。退出CMOS Setup程序后,将重新启动计算机,如果在开机自检时,能检测出硬盘参数就说明已安装成功。
不过在格式化硬盘时一定要注意“盘符交错”问题。例如你已将新硬盘分为三个区,格式化D盘时,千万不能输入“format D:”,而是要输入“format E:”,否则你只会格式化老硬盘的C盘。建议在格式化新硬盘之前不要挂接老硬盘,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了。
其实安装双硬盘的过程比较简单,只要你能细心一般就可以顺利完成。如果你的主板比较老,安装双硬盘之后,如果出现在通电自检时就可能死机、锁住,或者硬盘容量显示错误等现象。那么很可能是遇到了硬盘容量限制问题,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来实现容量利用。
综合布线中使用的软跳线综合布线中有软跳线和硬跳线之分。一般我们自己用双绞线制作的跳线称为硬跳线,因为普通的双绞线的芯线一般为单根的实线芯、线缆比较硬、不利于弯曲。相对的软跳线就是芯线都是有多股细铜丝组成,做成的双绞线比较软。软跳线制造工艺较好,好理线、不容易折断用起来方便。价格也比较高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徐恒山 - 讲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