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西部拟眼镜蛇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名字由来

西部拟眼镜蛇(拉丁学名:Pseudonaja nuchalis),体长约1.5公尺,属中大型毒蛇。体色为黄褐色至深灰黑色,头部为椭圆形,当其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看似眼镜状花纹,因此而得名。1

分布范围分布于澳洲地带。

其实,除了西部拟眼镜蛇外,世界上的很多毒蛇也都分布于澳洲。澳洲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毒蛇种类。这是因为澳洲大陆并不与其他大陆连接,形成四面环海、长期“与世隔绝”的状态,又具有适合物种繁衍的气候,因而那里的生物种类也比较独特。澳洲地带的蛇由于隔绝进化,毒性极强。澳洲的蛇有一半以上是毒蛇。

科学分类名称:西部拟眼镜蛇(Pseudonaja Nuchalis) 界:动物界(Faun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纲:爬行纲(REPTILIA)

目:有鳞目(SQUAMATA)

亚目:蛇亚目(SERPENTES)

下目:新蛇下目(Caenophidia)

科:眼镜蛇科(Elapidae)

亚科:眼镜蛇亚科(Elapinae)

属:拟眼镜蛇属(Pseudonaja)3

外形特征西部拟眼镜蛇有着眼镜蛇科共有的主要特征:上颌骨较短,前端具有沟牙,沟牙之后往往有1至数枚细牙,系前沟牙类毒蛇,蛇毒液含神经毒为主;本科蛇类不爱活动,头部呈椭圆形,颈部扩张时呈扁平状,从外形看与无毒蛇不易区别;头背具有对称大鳞,无颊鳞;瞳孔圆形,尾圆柱状,整条脊柱均有椎体下突。另外,西部拟眼镜蛇的体色为黄褐色至深灰黑色,背鳞列数为21纵列。

毒性分析毒性成分毒素为:毒蛋白- Cobrotoxin(分子量为6949),心脏毒素(Cardiotoxin),磷酯酵素A 。

毒素危害毒蛋白- Cobrotoxin作用于运动神经支配的横纹肌,使其痉挛而麻痹,与箭毒素作用相同。心脏毒素(Cardiotoxin)为细胞毒性,动物实验上可以使平滑肌及心肌停止收缩,使血压下降,也会破坏局部组织引起细胞坏死及局部红肿痛。磷酯酵素A可分解磷酯质,而引起间接溶血作用。

中毒症状拟眼镜蛇是容易因被趋近、接触或受威胁而发动咬击的蛇类。不过拟眼镜蛇的咬击只有一半带有毒素,对于伤口而言威力较其它毒蛇稍为轻微。被咬后伤者可能会出现即时的突发性虚脱,而且此毒素最显著的效果是令伤者出现凝血异常,产生“蛇毒引致凝血功能损耗症(Venom-induced consumption coagulopathy)”,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在极少数例子中也可发现,拟眼镜蛇毒素亦可能引致肾功能损坏。除上述情况外,拟眼镜蛇毒素还可能引发其它征状,包括腹部疼痛、呼吸障碍、吞咽困难、痉挛、眼睑下垂、溶血反应、心肌紧缩与及肾功能衰竭等。不过,这种毒素并不会导致横纹肌溶解症。在各种拟眼镜蛇中,以东部拟眼镜蛇毒性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