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指的是肿瘤相关抗原TA-4的亚型,是一种糖蛋白。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存在于子宫、子宫颈、肺、头颈等鳞状上皮细胞癌的细胞浆中,特别在非角化癌的细胞中,含量更丰富。

简介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是从子宫颈癌转移病灶中提取到的TA-4亚成分鳞状上皮癌抗原。TA-4抗原是1977年由 Katat和 Torigoe首次发现的,来自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分子量为48kDa的糖蛋白,至少含14个组成成分,等电点5.44~6.62不等,SCCA的等电点为6.62。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是最早用于诊断鳞癌的肿瘤标志物。可作为子宫颈癌、肺癌、头颈部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和预后监测指标,其浓度随病情的加重而增高,若治疗有效,即下降;若监测过程中再度升高,常提示复发和转移。1

生理性状鳞状细胞癌抗原( Squamous Cell Careinoma Antigen,SCCA)是一种特异性很好而且是最早用于诊断癌的肿瘤标志物。它最初从宫颈癌组织中分离获得,就生物活性而言属于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家族它包括两个基因SCCA1和SCCA2。SCCA广泛存在于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中(含量极微)和恶性病变的上皮细胞中。在血清中至少有4种形式的SCCA:游离 SCCAI、游离SCCA2以及与相对应的丝氨酸蛋白酶结合物。SCCA在正常的鳞状上皮细胞中抑制细胞満亡和参与状上皮层的分化,在肿瘤细胞中参与肿瘤的生长,它有助于所有鳞状上皮细胞起源癌的诊断和监测,例如:子宫颈癌、肺癌(非小细胞肺癌)、头颈部癌、食管癌以及外阴部状细胞癌等。

SCCA最初是1977年从宫颈鳞癌组织中分离获得,就生物活性而言属于丝氨酸蛋白抑制剂家族,其血清浓度水平的检测已经广泛用于多种鳞癌的诊断和管理,正常人血清小于2ng/mL。2

临床意义血清SCCA测定对各种鳞状上皮细胞癌的诊断均有很高的特异性,是外阴、阴道和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的有效和敏感的标记物。对外阴及阴道的原发癌,敏感性40%~50%;对原发性子宫颈鳞癌,诊断敏感性可达50%~70%;对复发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65%~85%。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浓度高低与临床期别呈正相关,SCCA水平的升降与疾病进展或好转相致。动态监测血清SCCA水平可作为宫颈癌病情监测的一个指标,宫颈癌患者治疗后血清SCCA水平再次上升,或治疗前血清SCCA阴性,治疗后SCCA反呈阳性反应时应考虑为癌瘤复发,且血清SCCA水平升高较临床出现复发迹象或影像学提示肿瘤复发为早。

值得注意的是,正常体液如汗液、唾液和其他体液内亦可有SCCA,若标本受到此类体液的污染,甚至喷嚏亦可能污染标本而导致假阳性,故SCCA升高的标本宜作重复测定。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江松敏 - 副教授 -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