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油层对比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对比资料的选择

由于油层对比的单元比较小,古生物、重矿物等在地层剖面上的小段内变化不显著,难以作为对比标志。因此,油层对比应是在地层界线及标准层的控制下,以岩性、电性所反映的岩性组合特征及厚度比例关系作为对比的依据。我国陆相湖盆沉积的砂岩油田,油层主要是碎屑岩和粘土岩互层,这两类岩层的电性差别大,曲线形态和岩性对应关系清楚,加之电测资料又具有速度快、易于获得连续剖面等优点,因此,电测曲线是油层对比时最为广泛采用的主要资料。

选用电测曲线进行油层对比,首先应研究岩性与电性的关系,研究各级次沉积旋回在电测曲线上的显示特征。研究岩性与电性关系是在取心井进行全套完井电测,然后将电测资料、岩心资料进行逐段、逐层对比,研究各种岩性、各级沉积旋回在电测曲线上的显示及其代表形态特征。通过大量资料的积累建立不同组合类型油层的典型曲线,在油田开发中应用于识别含油岩层的岩性及其组合规律,为正确进行油层对比创造了条件。

选用电测资料进行油层对比,必须选择适用的、多种的电测资料加以综合运用,才能比较全面地将油层的岩性、电性、物性、含油性反映出来。如大庆油田在油层对比时,一般选用1:200的2.5m底部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自然电位曲线、微电极曲线(图11—1)。2

油层对比单元的划分根据油层特性的一致性与垂向上的连通性,一般可将油层单元从大到小划分为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岩组、单油层四级。油层单元级次越小,油层特性一致越高,垂向连通性越好。

(1)单油层(小层):以非渗透岩层分隔开的油气层,相当于沉积韵律中的较粗粒部分。同一油田范围内的单油层具一定的厚度和分布范围,并具岩性和储油物性基本一致的特征。单油层间应有隔层分隔,其分隔面积应大于其连通面积。

(2)砂岩组(复油层):由若干相互邻近的单油层组合而成。同一砂岩组内的油层其岩性特征基本一致,砂岩组间上下均有较为稳定的隔层分隔。

(3)油层组: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岩组组合而成。以较厚的稳定分布的隔层分开,分布于同一岩相段之内,岩相段的分界面为其顶、底界线。

(4)含油层系:是若干油层组的组合,有厚层泥岩为盖层。同一含油层系内的油层,其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基本一致。含油层系的顶、底界面与地层时代分界线具一致性。例如:大庆油田某区将萨尔图、葡萄花含油层系逐级划分为5个油层组、15个砂岩组、45个单油层。

沉积旋回的分级与划分在地层剖面上成因有联系的岩性或岩石组合有规律地叠覆的现象称为沉积旋回。沉积旋回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构造运动、海平面升降、气候变化、沉积物来源等。最主要的因素是地壳的周期性升降运动。一般情况下,地壳下降,发生水进,导致水体由浅变深,在剖面上形成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水进序列,称为正旋回;地壳上升,发生水退,水体由深变浅,在剖面上形成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水退序列,称为反旋回;如果地壳下降后又上升,在剖面上形成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再变粗的水进水退序列,称为一个完整沉积旋回。

地壳的升降运动是区域性的,同一次升降运动所表现出的沉积旋回特征是相同或相似的,这就是利用沉积旋回划分、对比地层的理论依据。利用旋回对比油层时,可从大到小分级次进行对比,这就是“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在油田内,沉积旋回一般从大到小按四级划分,沉积旋回与油层划分的等级是对应一致的。

(1)一级沉积旋回:在沉积盆地区域性的升降运动控制下的一个复合沉积旋回,反映一个完整的水进一稳定一水退序列。旋回中岩性较粗的部分相当于一个含油层系,每套含油层系一般都有古生物或微体古生物标准层用来控制旋回界线。

(2)二级沉积旋回:在一级旋回内由不同沉积的岩相段组成的旋回性沉积,可以是水进序列的正旋回或水退序列的反旋回。一般都有标准层或辅助标准层用来控制旋回界线。它包含若干个油层组,上下有适当厚度(10m左右)的泥岩与相邻油层组完全分隔。油层分布状况、油层特性基本相近,是一套可以组成开发单元的油层组合。

(3)三级沉积旋回:同一岩相段内几种不同类型的单层或者小旋回组成的旋回性沉积。

它与砂岩组大体相当,集中发育的含油砂岩有一定的连通性,上下泥岩隔层分布比较稳定。根据岩性组合类型、演变规律、厚度变化及电测曲线的形态组合特征,可将上下泥岩层作为对比时确定旋回界线的依据。

(4)四级沉积旋回:不同粒度序列岩石组合的一个旋回。旋回中粒度较粗的部分相当于单油层,它的厚度、结构及层理随沉积相带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油层对比方法形成于陆相湖盆沉积环境的碎屑岩油气层,大多具有明显的多级次沉积旋回和清晰的多层标准层,岩性和厚度的变化均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国的这类油田均采用了在标准层控制下的旋回一厚度对比油层的方法:在标准层控制下,按照沉积旋回的级次及厚度比例关系,从大到小按步骤逐级对比,直到每个单层。

油层对比成果的精确程度取决于井网密度和标准层的质量和数量。油层对比中的标准层是分布广泛、岩性与电性特征明显、距目的层较近、厚度不大且易与上下岩层相区别的岩层。根据岩性和电性的明显程度以及稳定分布的范围,在油层对比时,可将其分为标准层与辅助标准层。标准层首先选择稳定沉积层,一般来说,稳定沉积层多形成于盆地均匀下沉、水域分布广阔的较深水沉积环境中。其次大套同类岩性地层中某些特殊岩性的薄层也是较好的标准层,如碎屑岩剖面中的石灰岩、油页岩、碳质页岩、火山碎屑岩等。

1.利用标准层对比油层组

利用标准层对比油层组,首先应研究标准层的分布规律及二级旋回的数量及性质。二级旋回的数量决定了油层组的多少,二级旋回的性质应参考一级旋回的性质而定,标准层用于确定对比区内油层组间的层位界限。

2.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岩组

根据油层组内的岩石组合性质、演变规律、旋回性质、电测曲线形态组合特征,将其进一步划分为若干个三级旋回。在二级旋回内划分三级旋回,一般均按水进型考虑,即以水退作为三级旋回的起点,水进结束作为终点。这样划分可使旋回内的粗粒部分的顶部均有一层分布相对稳定的泥岩层,这层泥岩既可作为划分与对比三级旋回的具体界线,又可作为砂岩组的分层界面。

3.利用岩性和厚度对比单油层

在油田范围内,同一沉积时期形成的单油层,不论是岩性还是厚度都具相似性。在划分和对比单油层时,首先应在三级旋回内进一步分析其单砂层的相对发育程度、泥岩层的稳定程度,将三级旋回细分为若干韵律。韵律内的较粗粒含油部分即为单油层。井间单油层按岩性和厚度相似的原则进行对比。韵律内的单油层的层数和厚度可能不尽相同,在连接对比线时,应视具体情况作层位上的合并、劈分或尖灭处理。

4.连接对比线

油层对比不仅需将油层的层位关系,而且还要将油层的厚度变化、连通状况表示在对比图上。这项工作通过连接对比线完成。由于砂层的连续性和厚度稳定性的变化很大,用简单方法很难将砂层的真实面貌表示出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