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福建侧褶蛙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福建侧褶蛙(Pelophylax fukienensis Pope 1929 )属于金线蛙三大物种之一。在形态特征上与金线侧褶蛙(Pelophylax plancyi Lataste 1880 )、湖北侧褶蛙(Pelop勺lax hubeiensis Fei and Ye 1982 )极其相似。在传统分类上存在较大分歧,其分布分布范围还无明确的划分界定,有效性也值得考证。

蝌蚪全长38毫米,头体长14毫米左右;背面绿棕色杂有黑色圆斑,尾部有蓝紫色网状斑;唇齿式为Ⅰ/Ⅱ:1—1;下唇乳突1排。多栖息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池塘里、水库边,尤以荷花池、长有水生植物的池塘里较多。常蹲在荷叶上或伏于水草间,有时仅露出头部,受惊后潜入水底。1

形态特征雄蛙体长40~55 mm,雌蛙体长51~75 mm。头长略大于头宽; 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吻棱不显; 鼓膜与眼径几乎等大,紧接眼后; 犁骨齿两小团。皮肤光滑,仅体背后部有小疣粒; 背侧褶较窄,约为体长的0.5%,两者几乎近于平行; 腹面光滑,股后及肛部附近有扁平疣。前肢较短,指、趾端钝尖; 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左右跟部重叠或相遇,胫长约为体长之半; 外跗褶清晰,内跗褶略显,趾间几乎满蹼。背部绿色或绿棕色,背侧褶黄棕色; 从吻至肛有一 条浅绿色脊线,四肢背面有棕黑色横纹; 股后方有一条黄色纵纹,其下方有一条黑色纵纹,其上方为深浅色网状斑; 腹面浅黄色,咽、胸部及胯部金黄色,有的有灰色斑。雄蛙第一指有深灰色婚垫,其上密布细小颗粒; 具一对咽侧内声囊; 有雄性线。卵径1.4 mm左右,动物极棕黑色,植物极淡黄色。第31期蝌蚪,头体长16 mm,尾长27 mm左右; 背部绿棕色杂有深灰色细点,尾部有褐色网状斑; 多具一条浅绿色脊线,尾鳍中段甚高,尾末段细尖; 唇齿式为Ⅰ/1+1:Ⅱ; 口角及下唇具乳突一排,口角副突少或无。2

生物学特征该蛙生活于海拔1 200 m以下的水库和池塘里,尤以荷花池和长有水生植物的池塘里较多。成蛙经常蹲在荷叶上或潜伏于水草间,捕食昆虫、蜘蛛、蚯蚓、小螃蟹、锥实螺等。繁殖季节在4~6月,卵群成小片状,有卵十余粒至数十粒,黏附于水草上,一只雌蛙共产卵1 048粒左右。该蛙一年可能产卵2次。从受精卵至变成幼蛙需50~60天,人工饲养幼蛙,一年左右可达性成熟。 2

种群状态中国特有种。该蛙分布区虽然较宽,但栖息地质量下降,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受胁等级:近危NT。 2

分布江西(铅山、广丰、九江、庐山、南昌、萍乡)、福建(全省)、台湾(台北、台中、台南、嘉义、新竹、恒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