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背条跳树蛙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

背面和咽喉部皮肤光滑,腹部及股部腹面满布扁平疣;腋胸部多有横肤褶。前肢较细,前臂及手长小于体长之半,指、趾端有吸盘和边缘沟,吸盘背面无“Y”形迹,第一、二指与第三、四指相对形成握物状,指侧有缘膜,基部相连成蹼迹;后肢细,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部,左右跟部重叠甚多,胫长略大于体长之半,外侧3趾间近半蹼,外侧跖问无蹼,内跖突小,无外跖突。背面颜色有深浅变异,多为浅黄色或棕黄色,其上有5条棕色或棕黑色纵纹,有的或断或续;四肢背面浅紫色,其上有不规则黑横纹或不明显。咽喉部及股基部腹面黄白色,仅下唇缘有深色细点,四肢腹面肉红色。雄蛙第一指有婚垫;有单咽下外声囊;雄性线红色。卵粒乳黄色,卵径1.4 mm左右。第38-39期蝌蚪,全长平均22 mm,头体长8 lnm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70%;体扁尾弱,尾末端细尖;眼位于头侧,眼间距较宽;从吻端到眼至体侧有一条深色纹;尾的前半段色浅有细斑纹,后半段黑色;下唇乳突在中央不连续,口角无副突。2

生物学资料该蛙生活于海拔80-1 650 m山区的稻田、水坑或水沟边灌木和杂草丛中以及芭蕉叶下。繁殖期在5-6月,在雨后的夜晚产卵者居多。雄蛙前肢抱握在雌蛙腋胸部位,卵群在浅黄色卵泡内,呈团状或随叶片形状而定,多产在近水边的灌木叶片及杂草叶片上,有卵180粒左右。每年可产卵2次以上。2

种群状态该蛙分布区较宽,其种群数量多。受胁等级:无危LC。2

分布云南(景东、景洪、孟连、陇川、盈江、河口)、海南(文昌、三亚、儋州、琼中、陵水、白沙、澄迈);国外分布于印度、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