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征
体全长46~62mm,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鼻孔近吻端,鼓膜不显,瞳孔纵置,上颌有齿突,无犁骨齿,皮肤粗糙,体背面有大疣粒,腹部中央有带小黑刺的圆疣,雄性胸部有两对大小不一的黑刺团。体背及四肢暗灰绿色,硒眼问有一倒置的i角形斑.背部疣粒黄绿色.四肢上有不明显的深色纵纹。1
成体
西藏齿突蟾是中国西藏特有动物。窄长而扁,蟾体长40----56毫米,雌蟾47—59毫米;
头较扁平,头宽略大于长;吻端圆,吻棱不显,颊部向外倾斜有一浅凹陷;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等于眼间距而小于上眼睑宽;瞳孔纵置;颞褶厚而隆起;无鼓膜;上突不显。无犁骨齿;第三者长犁形,后端游离多无缺刻,仅少数缺刻;咽鼓管口小。
前臀及手长略为体长之半。指端略呈球状;指细长,第一、二指几等长。略短于第四指;指关节下瘤不显著;掌突二,平扁。后肢短,胫跗亲节产达肩部,肥长约为体长的36%,但短于足长,左右跟部不相遇;趾端近球状,趾缘膜较宽;趾间蹼多为2/3蹼,雌蟾的蹼较雄蟾略逊;无关节下瘤;内躔突窄长,无外躔突。
皮肤粗糙。头部较光滑,雄蟾背部满布大小疣粒,背中部者一般较圆;头侧、上下唇缘、上眼睑、颞褶及其正文 均有分散小黑刺;四肢背面刺羞较背部的小;两侧一般各有一大疣。雌蟾各部的疣粒多无刺,仅少数有细小黑刺。雄蟾胸部有两对细密黑刺团,内者稍大;上部腹面具较小的黑刺团,腹部满布扁平圆疣,其上有黑刺。
雌蟾有一对腋腺,有的上面肯稀的细小黑刺,腹部扁平圆疣较蟾少得多。掌、躔腹面光滑。生活时体背面成灰色或棕褐色,两眼之间一般有一深褐色三角斑,达户部或背中部消失,雌蟾的此更显著;吻棱及颞褶下方有深色纹;体侧疣袜较背部的差粒色浅;四肢背面横纹不显或无。腹面米黄或灰黄色,瞳孔周围金黄 色,散有棕色小点。液浸标本各部略变暗。第二性征雄蟾前粗壮,第一、二指背面及第三指内侧有细密黑刺 ;胸部有两对黑色细密刺团;上部有一些小刺团;背部刺羞较多;腹部有扁圆刺疣。无声囊和雄性线。
蟾卵
卵粒直径3毫米左右,动物极浅灰色,植物极乳白色,其外包有胶质膜,彼此粘连成周围厚中央薄的盘背离猁群,每群一般有卵粒250—400枚。
蝌蚪
蝌蚪体背灰橄榄或黄褐色,尾部色浅,散有深色斑点,有的在后半段还有;产大的棕或棕红色圆点;腹面灰白或紫灰色。头长28毫米,尾长46毫米左右时,跗足长3.5—7.4毫米,尾肌较发达,尾末端较圆;吻端圆,眼位于头背侧,出水孔位于体左侧斜后上方,肛孔斜开口于尾基下方右侧;口周围均有圆而大的唇乳突,仅上唇中央缺1—2个乳突位置,口角副乳突亦多,有的具细齿;唇齿式一般为I:5—5/I:5—5或I:6—6/I:6—6,少粒而变异;角质颌较强;第一对味觉器单指状。
生活环境该蟾生活于海拔3 300~5 100 m高山或高原的小山溪、泉水石滩地或古冰川湖边。成蟾以陆栖为主,仅繁殖期进人流溪内,主要捕食鞘翅目、鳞翅目、双翅目等昆虫及其幼虫。繁殖期多在6~8月,配对时雄蟾前肢抱握在雌蟾的胯部,雌蟾产.卵380粒左右,卵群多见于小溪近源处石底面,呈团状或环状。蝌蚪多在大小流溪的缓流处石下,底栖,白天分散隐于石下,少数在水的中层游动。2
分布范围西藏齿突蟾在循化、尖化、同仁、泽库、河南、同德、久治、班玛、玉树、称多、囊谦、治多、曲麻莱等县均有分布。省外主要分布于甘肃南部、四川西北部和西藏东部及南部。
保护级别西藏齿突蟾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