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献
Proc. Zool. Soc. London, 1881:224
分布国内分布: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模式产地:中国
生境山区树林及竹林内, 或田边。
资料来源中国珍稀及经济两栖动物1
形态特征体细长而扁,后肢长,吸盘大,指、趾间有发达的蹼。末端两指(趾)骨节间有介间软骨(科征),与树栖生活相适应。栖息在潮湿的阔叶林区及其边缘地带。体背多为绿色或随环境而异。繁殖习性反映了树栖的生活方式,多数种类在伸向水塘上空的枝叶上产卵。雄雌拥抱着爬到树上,选择垂向水池的枝叶产卵,雌性产卵时先排出液体,借左右胫跗关节相互搅拌,形成泡沫状,卵即产于泡沫内;雄性排出精液,使卵受精。如此反复,历时2~3小时。产卵后,雄性随即离开,雌性以后肢将卵泡用叶片包卷起来之后才离去。卵泡乳白色。孵化前后泡沫液化。小蝌蚪通过运动或被雨水冲刷,到达树下水池,在此继续生长发育、完成变态。
体形大。头宽大于头长;吻端突出,吻棱明显;鼓膜大而圆。指、趾末端具有吸盘及横沟,指趾间具全蹼;胫跗关节前达眼前部。皮肤稍粗糙,颞褶短而平直。生活时体背绿色,侧面及背面具少数分散的不规则的黄褐色斑点,咽喉部前方呈紫罗兰色,胸、腹部灰白色,股后无网状纹。雌蛙大者可达115mm左右,雄蛙略小。2
饲养环境环境不要太复杂,复杂的环境不好管理。食盘加水盘就行了,连底材都不用,它会自己去泡水。饿了会去食盘吃,要保证饲养箱内干燥不要潮湿,潮湿的环境气味大,细菌多,直接危害它的健康。
生活习性栖于山区树林、竹林或山脚下水田、水塘及其附近。白天栖息树上,晚上出来觅食螽蟖、蝗虫及其他林间昆虫。4—5月间产卵于包卷的叶片内,卵径2mm。蝌蚪背部及体侧绿棕色,尾部浅绿、腹部白色,唇齿式Ⅰ: 4—4/ Ⅲ : 1—1。国内分布于贵州、四川、安徽、浙江、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省。2
食物蟋蟀,油葫芦,黄粉虫,蚯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