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胰液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胰液一般是指人体由胰腺外分泌部分泌的一种无色无臭的碱性溶液。成年人每日分泌量为1~2升。胰液中的无机物主要是水和碳酸氢盐。碳酸氢盐是由胰腺小导管管壁细胞所分泌,其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碱性环境,并保护肠粘膜免受酸的侵蚀。胰液中的有机物是多种消化酶,可作用于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食物成分,因而是消化液中最重要的一种。胰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胰麦芽糖酶可将麦芽糖分解成葡萄糖。胰脂肪酶能将中性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定义胰腺既有内分泌功能,又有外分泌功能。内分泌功能主要与糖代谢有关。胰腺的外分泌物是胰液,在所有消化液中,其消化力是最强的,具有分解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1。

性质作用胰液是无色无味的碱性液体,pH为7.8~8.4,渗透压与血浆相等,成人每日分泌量为1~2 L。胰液的成分除了水外还包括无机物,如钠离子、氢离子、碳酸氢根离子等;有机物主要是各种消化酶1。

1.碳酸氢盐 由胰腺小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细胞内含有丰富的碳酸酐酶,可催化C02和H20结合形成碳酸,后者又解离出碳酸氢根离子,其浓度可达140mmo/L,比血浆浓度高5倍。碳酸氢盐主要生理作用是:①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②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性提供适宜的pH环境。
2.胰淀粉酶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是一种a-淀粉酶,不需要激活就具有活性,最适pH为6.7~7.0。其生理作用是水解淀粉、糖原及其他碳水化合物为糊精、麦芽糖、麦芽寡糖,但不能水解纤维素。胰淀粉酶水解速度快,效率高,在小肠内,淀粉与胰液接触约10分钟即可完全水解。
3.胰脂肪酶由胰腺腺泡细胞分泌,不需要激活就具有活性,最适pH为7.5~8.5。其生理作用是分解脂肪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及甘油。但胰脂肪酶对脂肪的分解需要胰腺分泌的辅酯酶的存在,后者对胆盐有较高的亲和力,使得胰脂肪酶、辅酯酶和胆盐形成复合物,有助于胰脂肪酶锚定在脂滴表面发挥作用,防止胆盐将胰脂肪酶从脂肪表面清除出去。此外,胰液中还含有胆固醇酯酶,水鳃胆固醇酯为胆固醇和脂肪酸;磷脂酶A2水解卵磷脂为溶血卵磷脂。溶血卵磷脂能破坏细胞膜结构,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磷脂酶A2水平增高。
4.蛋白水解酶由胰腺腺泡细胞以酶原形式分泌,主要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弹性蛋白酶、羧基肽酶。胰蛋白酶原可被肠致活酶(肠激酶)激活为胰蛋白酶,产生的胰蛋白酶本身也可激活胰蛋白酶原(自身激活);胰蛋白酶还可激活糜蛋白酶原、弹性蛋白酶原及羧基肽酶原,使它们分别转化为相对应的酶,具有活性。其生理作用: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都能分解蛋白质为脲和胨,二者协同作用则使蛋白质进一步分解为小分子多肽及氨基酸。多肽可被弹性蛋白酶或羧基肽酶分解为氨基酸。胰液中还有RNA酶和DNA酶,可水解核酸为单核苷酸。此外,糜蛋白酶还有较强的凝乳作用。

分泌的调节在非消化期胰液几乎不分泌或分泌很少,进食后胰液分泌增多,食物是胰液分泌的自然刺激物。胰液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因素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
1.神经调节食物的形状、气味及食物对口腔、咽、食道、胃肠等感受器的刺激,均可通过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反射传出神经主要是迷走神经,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主要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对胰腺导管细胞作用较弱。因此,当迷走神经兴奋时,水和碳酸氢盐分泌较少,而胰酶的含量较高。

2.体液调节
(1)促胰液素(secretin)由小肠上段黏膜S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其分泌最强的刺激物为盐酸,其次是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肪酸,糖类没有刺激作用。促胰液素经血液循环作用于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引起胰液大量分泌,其中水和碳酸氢盐含量多,而胰酶含量低。
(2)缩胆囊素(cholecystokinin,CCK)又称促胰酶素,由小肠黏膜I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蛋白质分解产物、脂肪酸、盐酸及脂肪都能刺激其分泌,糖类没有刺激作用。CCK生理作用:①作用于胰腺腺泡细胞,促进胰液中胰酶的分泌(故称促胰酶素)。②刺激胆囊收缩,排出胆汁。③促进胰腺组织蛋白质和核糖核酸的合成,对胰腺组织具有营养作用。
促胰液素和CCK对促进胰腺分泌具有协同作用。此外,促胃液素也可促进胰酶的分泌。血管活性肠肽可促进胰液中水和碳酸氢盐的分泌,而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均可抑制胰腺的分泌。
3.胰液分泌的反馈性调节近年研究表明,蛋白质分解产物和脂肪酸可刺激小肠黏膜分泌CCK释放肽(CCK-RP),CCK-RP介导I细胞分泌CCK,从而促进胰酶的分泌,而胰酶又促使CCK-RP失活,从而反馈性抑制CCK和胰酶的分泌。其意义是通过负反馈调节防止胰酶过多分泌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霞 - 博士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