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上猿(Propliopithecus)是现在所知较早的古猿,仅次于发现于中国的中华曙猿(4500万年前)和世纪曙猿(4000万年前)。1908年R.马克格拉夫于埃及法雍发现一件右下颌骨化石,带犬卤、2枚前臼齿及3枚臼齿,时代为早渐新世。1910年施洛塞尔将它命名为原上猿海克尔种(Propliopithecus haeckeli)。这类化石以后又在肯尼亚及欧洲等地发现。
简介原上猿是已知的最早的古狼。生存时代为距今3000万年前。1911年于埃及法雍发现下颌和牙齿化石。其体形较小,身长约50cm,有32颗牙齿。生活在树上1。
原上猿(Propliopithecus)是一属已灭绝的猿。原上猿长40厘米,像今天的长臂猿。它的眼睛向前,有立体视觉。原上猿最有可能是杂食性的。原上猿有可能其实与埃及猿是同一种生物。若真的是这样,原上猿的学名则会较埃及猿的优先。
种类现共分3个种:P.hceckeli;P.markgrafi和P.chiroba tes,很多学者主张将原上猿归入上猿科(Pliopithecidae)。
特征原上猿的齿系特化较少。门齿垂直着生;上第一前臼齿缺乏猿类的扇形;上第一和第二前白齿大小相等以及臼齿相似于晚期猿类,齿冠较低,下臼齿为5个低的齿尖等。有原始狭鼻猴的性状,形体小如家猫;面颊长而低,与脑量比显得很大,吻部前突;有的种还有尾巴等。以往人们一般都认为它是长臂猿的祖先;认为它接近猴类和猿类的共同祖先2。
古猿古猿泛指除人属以外的各种化石猿类。自1856年第一次发现森林古猿化石起,已记载了约50多个属100多个种主要分布在非洲、印巴次大陆、西欧及中国云南、湖北、广西等地,其地质年代属渐新世至更新世。所发现的化石多为牙齿和颌骨碎片。猿类牙齿的特点是,有巨大的犬齿,并高出于其他牙齿,口闭合时,上、下犬齿互相交错,上颌的门齿与犬齿间和下颌的犬齿及前臼齿间具齿隙,用以容纳相对的上下犬齿。门齿粗大、凿状。前臼齿的外齿尖明显大于内齿尖。下颌第一前日齿由于外齿尖明显增大,内齿尖缺失或很小,呈扇形。整个齿列呈“U”字形排列,两侧大体平行。其主要代表有埃及渐新世的埃及猿)、原上猿;东非中新世的原康修尔猿和旧大陆的森林古猿、西瓦古猿腊玛古猿意大利上新世的山猿,以及中国和印度的上新世中期至更新世早期的巨猿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