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巨棘龙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巨棘龙(学名:Gigantspinosaurus)是属于中等大小的原始剑龙类,长5.4米,臀高1.7米(算上骨板的高度可达2米)体重约1.5吨。肩胛处长有一对巨大的肩棘,以保护躯体。巨棘龙意思是“长有巨大棘板的蜥蜴”。巨棘龙的模式种被命名为“四川巨棘龙”,代表化石发现地四川省,生存于距今1.6亿年前的晚侏罗纪。

简介巨棘龙生活在白垩纪晩期的非洲,属于一种兽脚类恐龙,身体全长约12米,头部较大,牙齿非常锐利,通常以两足行走,指端长有锋利的爪子。在巨棘龙的背部长有很粗壮的刺,每根长约2米,全都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帆,巨棘龙不仅可以用它来调节体温,还可以用它来当做武器来抵御敌人的侵袭。

巨棘龙看起来身体庞大笨重,但是行动起来却显得很灵活,时常游荡在宽阔的陆地上,捕获各种素食动物。1

生物学史巨棘龙在目前已知的 770 种恐龙中,体形排在第411位。

形态特征小型恐龙,体长4米。属于早期的剑龙下目的恐龙,在剑龙系统中甚至比华阳龙还要原始。

巨棘龙长了一个小脑袋,和其他后期剑龙下目有所不同的是他的头部比较短,眼眶开孔较大。巨棘龙四肢粗壮,后肢长于前肢,背上长有15对共30块骨板。

化石巨棘龙发现于四川自贡地区。它的化石标本保存比较完整,关联也较好。在它的肩部长有一对巨大的形似逗号并左右对称的骨棘――肩棘。在此之前,其他地方也曾有过类似的发现,但因其骨架不完整、关联差,所以一直不知其准确的解剖位置。四川巨棘龙的发现,无疑为复原这类恐龙,提供了可靠的化石佐证。2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发现的巨棘龙化石中,包含着一块保存在巨棘龙左侧“肩棘”部位积约400平方厘米的皮肤化石,它是目前世界上首例,也是唯一的一例剑龙皮肤化石,被四川省自贡恐龙博物馆当做了镇馆之宝。

古生物学家经过对这块皮肤化石的研究认为,巨棘龙皮肤上的鳞片非常粗糙,凹凸不平。当阳光照射它时,它的皮肤并不会反射出光线。这样,在一定的距离下,很多食肉动物很难看得清这个家伙,这也就大大增加了它的生存几率。3

2007年,在自贡恐龙博物馆恐龙复原项目的资助下,彭光照等人对巨棘龙进行精确复再工作并重新观察研究了这块皮肤印痕化石。至此,这块特殊的皮肤印痕化石才得以和大家见面。

剑龙下目皮肤化石最早由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马什描述于1881年,而这是中国发现的首例剑龙下目皮肤印痕化石。这块化石的保存相当难得,彭光照介绍说:“这头巨棘龙生前应该是一种离群或独居状态,当它正常或非正常死亡后就被迅速埋藏,身体仅仅经过了小小的移动,大部分骨骼部还关联在一起,其皮肤就保存于左肩棘背面,综合整体的鳞片大小、排列方式等要素,该皮肤印痕化石的身体位置可能为前肢的肘关节及其邻近的上臂、体侧皮肤。”而据舒纯康副主任介绍,剑龙曾经发现过喉甲,这有利于保护其喉部,而这次他们在巨棘龙的皮肤印痕化石上就发现它的鳞片形态非常接近剑龙的喉甲。而且,这些鳞片不是单调均匀地排列,而是在小鳞片之间散布有零星较大的鳞片,这种构造已经成为植食性恐龙(如蜥脚类、鸟脚类、角龙类)常见的皮肤样式,有利于防御。

分布范围生活于距今1.4亿年前的晚侏罗世,被发现于亚洲,中国-四川地区。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