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经济可采储量是指在现有井网、工艺技术条件下,能从油藏获得的最大经济产油量。经济可采储量是编制油田开发方案,科学部署油气生产并进行综合调整的重要依据。经济可采储量常用的计算方法是现金流法,该方法应用了经济评价中的投入产出盈亏平衡分析原理。从经济角度讲,经济可采储量是指油田的累积净现金值达到最大,而年净现金值为0时的累积产油量。对于已开发油田,其经济可采储量等于目前的累积产油量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之和。
计算方法油田的可采储量是油田开发的物质基础, 其中具有经济开采价值的可采储量称为经济可采储量, 即在现有井网、工艺技术和经济条件下, 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总油量。经济可采储量的计算和预测是一项综合工作, 涉及到油藏工程评价及开发指标预测、经济参数的选取及预测、经济指标计算等等, 对于不同类型油田、不同开发阶段所采用的方法和考虑的因素也不尽相同。
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CIt——为第t年的现金流入额,×104元;
COt——为第t年的现金流出额,×104元;
i0——为基准贴现率,%;
t——为年份序列,a;
n——为计算起始年到年净现金流等于0的年份数,a;
NPV——为经济可采储量的货币值,×104元。
评价的一般步骤计算经济可采储量的一般步骤如下:
(1)确定区块的油藏类型、开发方式及目前所处的开发阶段。
(2)预测产油量、开井数等开发指标和投资、成本等经济参数。区块的递减规律大致有3种情况:在区块的生产过程中有明显的递减规律段,直接用Arps递减进行产量预测;由于有新井的投入,区块无明显的递减规律段,需要借鉴老井的递减规律取递减率;一些新投入开发仅几年的单元,由于产量处于上升阶段,类比相邻相似区块的递减规律。
(3)计算经济可采储量、经济开采期等经济评价指标。
(4)对计算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
经济参数取值的合理性分析投资投资的构成包括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工程投资。投资的影响因素较多,油藏埋深(右图)、油藏类型、产能规模、地面条件、井型等都可影响到投资的取值。投资测算方法包括工作量定额预算法、水平推移法、模型预测法。
工作量定额预算法是指根据成本中各种实物消耗定额和工作量确定目标成本。其优点是确定的目标成本比较准确,缺点是测算工作量大。该方法常用于产能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评价。
水平推移法是根据油田自身历年投资水平,并考虑各种条件变化确定目标投资。其优点是简单方便;缺点是承认现有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历史成本中存在的不合理部分,但很少考虑条件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模型预测法是根据油田历史成本和相应地质开发技术参数建立数学模型,预测油田目标成本。其优点是综合考虑各油田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具体技术参数,较客观地反映油田平均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下的目标成本;缺点是对影响成本的因素不可能考虑得很全面,与实际有一定的误差。该方法常用于项目前期研究的投资估算。
投资对经济可采储量的影响与单元的开发状态有关。对已开发区块,可采储量是按照现有井网条件计算,因此不考虑投资;对未开发区块,一般要编制概念方案计算可采储量,因此要估算初期的开发投资,而开发投资发生在初期,与区块寿命无关,因而对具有开发价值的区块而言,开发投资的高低仅影响储量价值,并不影响经济可采储量计算结果。
开发投资选取过大,可能造成一个矛盾的结果,即在一个区块,计算出了可采储量,储量价值却为负值;而开发投资选取过小,可能造成单位储量实现的价值偏大。1
成本根据财务制度,油田完全成本包括21项。依据经济评价的需要,可进一步划分为经营成本和操作成本。计算经济可采储量时一般应用操作成本。成本构成又按随产量变化情况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二者占经营成本的比例可变成本在30%~50%,固定成本在50%~70%。此外,不同含水开发阶段对成本也存在一定影响。成本的大小和上升趋势,直接决定着单元的开采寿命,对单元可采储量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固定成本占总成本比例越高,成本的上涨趋势越快经济可采储量计算过程中对成本的取值常常出现一些问题。一是因为对成本的了解太少,在评价过程中,部分单元成本取值出现明显的错误,而开发人员却不能发现;二是错误地应用油田成本来确定单元成本,由于单元的开发状况和油田的开发状况经常会存在较大差异,甚至开发方式都不同,因而直接采用油田成本往往会造成计算结果的偏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