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沙漠角蜥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沙漠角蜥(学名:Phrynosoma platyrhinos)是原生北美洲的中小型蜥蜴,共有三个亚种。具附肢2对,具外耳孔,鼓膜位于表面或深陷。眼具活动的眼睑和瞬膜(第3眼睑)。舌发达,扁平而富肌肉。下颌骨左右两半靠骨缝牢固相联,口的张大有限。以昆虫或其他节肢动物为食,西方收获蚁占了食性的60-90%,也吃白蚁、甲虫、蟋蟀、草蜢及其他小昆虫。其中沙漠角蜥南部亚种(也称短角蜥)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II保育物种。

外形特征沙漠角蜥全长6.4-9.5cm,属于中型蜥蜴,头部具有冠状短角,腹部鳞片平滑,且腹背交界处覆有一排须状鳞列。宽椭圆形的身体,鳞片从上身分散扩大到尾巴尖。背部皮肤有小刺。吻端钝。尖角延伸出的后脑勺,中央的两个角最长。在身体的两侧边缘有一排鳞片,腹部为白色有黑色斑点。

颜色有红色,棕褐色,米色,棕色和黑色相杂,具拟态,通常与所处的当地的土壤和岩石相匹配。脖子处有大块黑色斑点,后面有波浪形暗斑点标记12。

角蜥有很好的保护色,它浑身上下呈沙色,与沙漠环境的色调一模一样。这样,不管是凶狠的大型爬行动物,还是鸟类或其他动物都很难发现它们。角蜥利用保护色,不仅可以对付敌害,还能迷惑猎物。它们常常待在一处按兵不动,一旦猎物将它们误认为是沙丘、岩石,向它们走来,角蜥就会张大嘴巴,一口将猎物吞下。角蜥身上还长有许多又尖又硬的鳞片,每个鳞片都像一把锋利的匕首,这是角蜥的重要防御武器3。

分布范围沙漠角蜥分布于北美洲气候非常干燥的半沙漠地区,北部大盆地沙漠,南部莫哈维沙漠及索诺南沙漠12。

生活习性栖息于多岩或草稀的砂地,沙漠角蜥有冬眠的习性,气温低时会将身体埋入砂中,晒太阳时会将身体摊成扁平状,以便吸收最大的热能,同时体色可以随温度及环境变化,伪装的技术高明,全身长满棘刺,对一般掠食者来说也有很强烈的吓阻作用,因此角蜥在野外可以说竞争力十足,不容易被淘汰,饲养时同样需要较强的光照。

沙漠角蜥主要生活在气候干燥的半沙漠之中,它们主要以蚂蚁为食,浑身覆盖着刺和脊突。沙漠角蜥利用多刺的、锋利的“铠甲”上的覆盖物收集露水。收集到的露水在甲穗上凝结起来,然后慢慢流入口中4。

生长繁殖沙漠角蜥的雌雄辩别,可以观察泄殖腔的凸起来决定雄性,在体型上雄性比较瘦小,雌性较肥大。通常在冬眠后进行交配,在五月间产卵,雌性每窝产7-13颗卵,孵化期约50-60天。在同一年当中雌性可以产两窝卵,以小型蜥蜴来说算是十分多产。

奇特招数角蜥最奇特的一招防身术就是喷血。在索诺拉沙漠地区,有许多角蜥的敌害,特别是一些狡猾的猛兽,它们似乎知道角蜥身上匕首的厉害,从不先用嘴去咬它,而是用爪去撕角蜥使其致死。每当这时候,角蜥看到来者不善,就会使出它的绝招,从眼睛里喷出一串血珠,吓退敌害。

角蜥喷出的的确是鲜血。它在喷血之前,有一束闭孔肌会压迫主血管,使脑血管的血压升高。这个压力对眼睛瞬膜里的那些娇嫩血管来说是非常之高,足以致使血管破裂,使鲜血喷出。当然对人类来说,这种现象就太可怕了, 因为血管破裂就将意味着脑溢血,会有生命危险。但角蜥头部血管中的局部高血压,不仅不会对它的生命构成威胁,反而可以用这种“危险的游戏”来吓跑敌害,从而拯救自己的生命5。

亚种分化(3种)

1.北美沙漠角蜥(学名:Phrynosoma platyrhinos platyrhinos)

2.沙漠角蜥南部亚种(学名:Phrynosoma platyrhinos calidiarum)

3.古德沙漠角蜥(学名:Phrynosoma platyrhinos goodei)12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ver 3.1 2007年——低危(LC)。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