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滇南臭蛙,所属动物界,体形较大的蛙类,雌雄在体形大小上差异显著,雄性体长5cm左右,雌性可达10cm以上。与其他臭蛙一样,捕捉时皮肤可分泌难闻的粘液。后肢发达,善跳跃。滇南臭蛙发现于云南南部,故得其名。
一种大型蛙类,雄蛙体长53ram,雌蛙达108mm,吻端尖圆,超出下颌;超出部分是鼻孔至上颌缘间距的50形;鼻间距大于眼间距而小于眼睑宽;雄性鼓膜较雌者大,分别为体长的10%、6%;颊面下凹;松果体明显;犁骨齿强,呈长卵圆形,斜列于内鼻孔间;舌梨形,宽而薄,后端缺刻深。雄性前肢较粗壮,前臂及手长为体长之半,雌者略短;指长顺序3、4、1、2,第一指略长于第二指,关节下瘤圆;指端均有吸盘和横沟,吸盘宽不及邻近指节宽的两倍。后肢长胫跗关节远超过吻端,左右跟部重叠甚多;胫长超过体长之半;足稍短于胫;趾吸盘略大于指吸盘;趾间全蹼,蹼缘平直,外侧踱间2/3蹼,关节下瘤圆;内踱突卵圆形,稍大于关节下瘤,无外踱突。背部皮肤粗糙,体侧疣粒较背部的大;两眼前缘正中有一米黄色疣。腹面皮肤光滑。1
生活时体背棕黄色,体背黑斑点不清晰;体侧之黑点众多。腹面乳黄色,无斑点及斑纹。液浸标本背部及体侧黑点较生活时更显著些,四肢亦显出横纹,雄性尤甚。 雄性体较小,第一指基部有乳黄色婚垫,有一对颈侧外声囊;无雄性线。1
生物学资料该蛙广泛生活于中国台湾各地海拔2500m以下的山区溪流附近。终年栖息于溪涧内或小瀑布等处水边,白天成蛙躲藏在石缝或溪边草丛里,偶尔发出如同小鸟“啾”的单一鸣声;晚上则单独蹲在水边草丛间或石头上,特别喜欢在瀑布附近活动,夜间呜叫声较多,常常1只领头开始呜叫,其他雄蛙随即共鸣。据杨懿女n(1998:57)记载,该蛙一次产卵40—50粒,常常形成小堆黏附在浅水区域的石头底下或石缝里;蝌蚪口部腹侧稍凹陷,可协助吸附在水内石头上。Kam等(1998b)记载,该蛙生活于亚热带阔叶林地区,环境阴暗潮湿,其海拔为300--1890m;繁殖季节在旱季(10月至翌年3月),繁殖高峰期在11月至翌年1月,该蛙在流溪内产卵;食性以陆生性动物比例较高。2
栖息环境栖息于海拔低于1200m的地区,常在稻田及水塘附近的草丛中,有的在溪流旁杂草间活动。雄蛙有时可爬到1m高的灌丛之上。
分布区域滇南臭蛙(学名:Rana tiannanensis)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海南、云南等地,多生活于阴暗的水流湍急的山涧中。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河口、屏边、勐腊)。3
生活习性与黑斑蛙相似,指趾纤细,指端尖。滇蛙的指、趾尖通常皮肤磨损,露出指骨。是稻田或池塘中最常见的蛙类之一,每年4~7月繁殖,在有些地区直至10月在池塘附近仍可见到。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贵州三省;在云南分布于滇中、滇西、滇西北、滇东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