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水鸡是秧鸡科、紫水鸡属的一种鸟类动物,巨水鸡身材壮硕行动笨拙,红腿,黄嘴的根部有鲜红的瘤,翅膀蓝紫色。夏季栖息在高山草甸上,冬季在山毛榉森林和灌木丛中。自然分布于新西兰南岛,重引入新西兰离岸4个无捕食动物的岛屿上。
形态特征巨水鸡是秧鸡科中最大的鸟,不会飞行。栖息在靠近树林的草原上,以草叶、种子等为食1。
身长为63厘米左右,重约为3公斤,很强壮,有着坚硬的鸟喙和强壮的腿。鼻沟浅而宽,鼻孔小而圆,在鼻沟前部下方,额甲宽大,后缘呈截形。翅圆形,第2枚、第3枚和第4枚初级飞羽最长,并几乎等长;第1枚和第6枚或第7枚初级飞羽等长。跗蹠和趾都长而有力;能用脚趾抓住和操纵食物,两性同型,体羽为紫色或蓝色,尾下覆羽白色。巨水鸡(Takahe)是新西兰濒危不会飞行的步行鸟类,曾被认定业已灭绝,却于上世纪中叶重又现身。
历史新西兰的巨水鸡不会,曾经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然而1948年在新西兰寒冷、潮湿而偏僻的南岛峡湾山里再次被发现。从那以后,巨水鸡数量一直在100~300羽之间波动,但最近的持续增长让人看到了希望2。
分布范围分布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塔斯马尼亚及其附近的岛屿)。
1948年11月20日,由杰弗里·奥贝尔率领的一支团队在默奇森山附近重新发现了南秧鸡。2013年,据估计有260只左右的南秧鸡处在官方的保护之下。
生活习性看似模样古怪的南秧鸡可是新西兰本土的濒危保护鸟类物种。因南秧鸡体型大,而且也较重,所以其并没有飞行能力。南秧鸡栖息于新西兰南岛的高山草地环境中,它们吃各种植物的根茎及果实。
食性:夏天吃营养丰富的草根茎,冬天吃草籽和蕨类植物的根茎、昆虫和小蜥蜴2。
繁殖方式一般是独栖的,每到繁殖季节,雌雄才会成双成对共同建立领域,由雄鸟造巢。雌鸟在巢造好后便可产下5-10枚卵,夫妻双方轮流孵化3周后,雏鸡就会出壳,再过两个月雏鸟就会飞翔。
保护级别Birdlife International(国际鸟类联盟) 2004年
IUCN( 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 2006年
科属秧鸡科
秧鸡为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除南极大陆之外的世界各大洲和绝大部分海岛上,几乎所有雪线以下各种类型的栖息地(沙漠除外)都有它们的身影。然而,它们却钟情于茂密的植被,这也就意味着对于其大部分种类我们知之甚少。它们行踪神秘,因而有大量的新种类有待于进一步发现。然而,它们易于遭到外来食肉类动物的攻击,这使得大量种类正接近灭绝的边缘,或者业已灭绝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