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五彩神仙鱼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五彩神仙鱼是生活在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的一种鱼,又名奶子鱼。原产地: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外形:外形与神仙鱼不同,主要没有延长如帆的鳍条, 背鳍、臀鳍沿着背、腹部生长,使体呈圆盘状。头至愿长10-15厘米,尾柄很短。背鳍从头后背部开始,臀鳍从相对的腹鳍后面开始直达尾鳍基部。尾鳍外缘弧形。

简介五彩神仙鱼生活在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清澈见底的河水中美丽的神仙鱼悠游其中。五彩神仙鱼在台湾又被称为“七彩神仙鱼”,又因为身体侧扁像盘又称为“盘鱼”。它身上的色彩耀眼多变,背上和臀部的鳍很发达,深蓝色的,有黑条的纹环绕,边缘又有鲜红色环绕。肚子上的鳍丝状,是红色和蓝色的。它们有14~15厘米那么长,头很小,嘴尖尖的,眼睛却很大,眼神柔亮可人,游动起来的样子更是高雅迷人,有“热带鱼之王”的美称。

五彩神仙鱼喜欢生活在热带水草很茂密的,流淌却很缓慢的河水中,在水的中层栖息,胆子非常的小,容易受到惊吓,水温在25℃~28℃,性情很温柔,它们只吃水虱、线虫、也吃小鱼。

五彩神仙鱼找伴侣非常有趣,是“自由恋爱”以后才在一起生活的,人工饲养时,饲养员要想让它们繁殖,就把岁数相同,但不是一个窝里长大的幼鱼养在一起,成熟后它们会自己寻找自己心中的“爱人”,找到后就永远不分开了。然后饲养员会把自然成对的捞出来再进行繁殖,产出鱼卵后2~3天,你就会看到鱼卵内有小黑点,那是小五彩神仙鱼在不停摇它的尾巴呢?最有趣的就是当小鱼从卵里钻出来以后,它们会争先恐后游到爸爸、妈妈身上吸食“乳汁”。

所谓的“乳汁”其实是鱼爸爸和鱼妈妈身上特殊的分泌物,这些“乳汁”就是小神仙开口的第一餐。这在所有鱼中可是独一无二的。想想好多好多的小鱼吸在鱼爸爸和鱼妈妈圆饼状的身体上,是多么亲切、有趣和可爱呀!

那么,谁最早发现可爱的神仙鱼呢?有最早记录的是1840年奥地利的约翰·雅各·黑格尔博士在尼格罗河流域黑水水域发现的,所以我们又把野生的神仙鱼称为黑格尔七彩神仙鱼。

我们身边其实有很多这样漂亮而美丽的小动物,它们虽然弱小但却异常的可爱,点缀着我们美丽的地球,我们人类可不能独自在地球上生活的,如果这些小动物都消失了,那么最终消失的可就是我们人类自己呀!爱护我们周围的小动物吧!你给了它们爱,它们也同样回报给你快乐与欢笑!

形态特征原产地:南美的亚马逊河流域。

外形:外形与神仙鱼不同,主要没有延长如帆的鳍条, 背鳍、臀鳍沿着背、腹部生长,使体呈圆盘状。头至愿长10-15厘米,尾柄很短。背鳍从头后背部开始,臀鳍从相对的腹鳍后面开始直达尾鳍基部。尾鳍外缘弧形。体色基调茶褐色,散布着8条间距均匀的蓝黑色垂直条纹。头背和背鳍、臀鳍、腹鳍上有天蓝色条纹,鳍外缘布满橙红色、白色斑点和细纹。这些色彩随光线的强弱而发生变化,光暗色彩也暗,经强光照射后,色彩明亮夺目,且颜色增多。

特征:体侧扁,口端位,尾扇形体呈圆盘状,体色多样,体长10-20cm,背鳍、臀鳍起于鳃后,终于尾柄基部,体侧分布着8条间距相等的蓝黑色条纹,有褐色五彩、蓝天五彩、朱红五彩、绿色五彩等1。

习性五彩神仙鱼最佳生长水温为25-28℃,水质清洁,氢离子浓度158.5-630.9nmol/L(pH6.2-6.8),弱酸性软水,水中有阔叶水草生长和光照。喜食水蚯蚓、孑孓、鱼虫等天然饵料。五彩神仙鱼性格孤僻,不爱群居,不认伙伴,繁殖需要时才找配偶。喜安静,伯惊扰。饲养水箱宜大,阔叶水草要多2。

雌雄鉴别神仙鱼的雌雄鉴别在幼鱼期比较困难,但是在经过8-10个月进入性成熟期的成鱼,雌雄特性却十分明显,特征是:雄鱼的额头较雌鱼发达,显得饱满而高昂,腹部则不似雌鱼那么膨胀,而且雄鱼的输精管细而尖,雌鱼的产卵管则是粗而圆。由于神仙鱼是属于喜欢自然配对的热带鱼类,配对成功的神仙鱼往往会脱离群体而成双入对的一起游动、一起摄食,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独立生活。这一特性是选购神仙鱼成鱼爱好者需要注意的,应该多花些时间观察鱼群,以确定完整的配对,可不要拆散它们哦:)而喜欢从幼鱼阶段开始饲养的爱好者则最好同时选购6-10尾,在其生长过程中即使发生意外,死亡几尾或者有几尾生长发育不良,那么,还有剩下的鱼体可以自行配对。

繁殖繁殖习性性成熟年龄为12个月,雄鱼体色鲜艳,雌鱼腹部膨大,亲鱼自择配偶,数10对一起饲养,待发现一对形影不离,就是相爱的一对情侣了,将其捞出放在繁殖缸中,繁殖缸要求90cm,缸内种阔叶水草,或倒置紫砂花盆做巢。在温度29-30度弱酸性软水中繁殖,亲鱼临产前输卵管下垂,亲鱼怀卵量300-400粒左右,受精卵孵化期一般2天左右,4-5天后仔鱼开始游动,并附着于双亲体上,吸食其体表乳白色液体,约一周后脱离亲鱼,期间能量消耗较大,应多补充活性饵料。繁殖特点:五彩神仙鱼12月龄性成熟。雄鱼个体较雌鱼大,花色鲜明。因平时都单个活动,遇有两尾鱼常在一起的情况,这是发情产卵的预兆,当腹部突出物(排卵管或输精管)较长时,可将这一对移人产箱,并放入阔叶水草。受精卵48小时后孵出鱼苗,4-5天后仔鱼能够自由游动时,都吸附到双亲体上,吸取父母体表粘液为食,故称奶子鱼。奶子时间约1周。此时亲鱼体质消耗很大,要强喂养,供给大型活饵料。神仙鱼是卵生鱼类,繁殖却比较简单。仔细观察配对成功的双鱼,如果肛门附近开始突起,即输精管、产卵管开始下垂,这是产卵前的征兆,它们会在产卵前选择一片认为安全的区域,共同保卫领土,驱赶无意间闯入的其他鱼类。这片领土可能是一片宽大的水草叶面,也可能是水族箱玻璃的一角……在确定了环境安全后,雌、雄鱼会将产卵区域啄食干净,而后雌鱼开始产卵,而雄鱼在雌鱼产卵的同时进行受精。

水质要求总硬度(gH):3-6dGH;神仙鱼体态高雅、游姿优美,虽然它没有艳丽的色彩,但是,受水族爱好者欢迎的程度是任何一种热带鱼无可比拟的,似乎还没有发现一个饲养热带鱼多年的爱好者没有饲养过神仙鱼的事例,神仙鱼几乎就是热带鱼的代名词,只要一提起热带鱼,人们往往第一联想就是这种在水草丛中悠然穿梭,美丽得清尘脱俗的鱼类。神仙鱼鱼体侧扁呈菱形,宛如在水中飞翔的燕子,故在我国北方地区又被称为“燕鱼”。神仙鱼性格十分温和,对水质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在弱酸性水质的环境中可以和绝大多数鱼类混合饲养,唯一注意的是鲤科的虎皮鱼,这些调皮而活泼的小鱼经常喜欢啃咬神仙鱼的臀鳍和尾鳍,虽然不是致命的攻击,但是为了保持神仙鱼美丽的外形,还是尽量避免将神仙鱼和它们一起混合饲养。经过多年的人工改良和杂交繁殖,神仙鱼有了许多新的种类,根据尾鳍的长短,分为:短尾、中长尾、长尾三大品系;而根据鱼体的斑纹、色彩变化又分成好多种类,在国内比较常见的有:白神仙鱼、黑神仙鱼、灰神仙鱼、云石神仙鱼、半黑神仙鱼、鸳鸯神仙鱼、三色神仙鱼、金头神仙鱼、玻璃神仙鱼、钻石神仙鱼、熊猫神仙鱼、红眼神仙鱼等等,而在国外比较风行的埃及神仙鱼在国内还不多见。 一般情况整个产卵过程将持续数小时,产卵数量视成鱼的大小,一般为400-1000不等。产卵结束后,雌、雄鱼会共同守护鱼卵,轮流用胸鳍扇动水流确保受精卵有充足的水溶氧,当某些鱼卵因为未受精或被水霉菌感染而发白、霉变时,它们会立即啄食,确保其他受精卵不受感染,整个维护过程是十分感人的。经过如此不吃不喝管理后的36小时,仔鱼开始孵化,却依然不会游动,依附于原地靠吸收自身的卵黄素渡过漫长的4-5天开始游离产卵点,摄食体形微小的水蚤为食。此间,雌、雄鱼依然胆战心惊、无微不至地呵护着它们。所以,为了给它们创造一个良好、安全的产卵环境,最好是在神仙鱼出现产卵前的征兆的时候就放入另一做为繁殖用的水族箱中单独饲养,同时用气泵辅助提供充足的水溶氧,期间不易过强的照明灯光,也不易使它们过度受惊,过度受惊将会导致它们吞食所有已经产出的鱼卵。更不用投喂饵料,以免污染水质;尤其是活饵尤为注意!混合在水蚤中的一种剑水蚤可以穿透受精卵的外壁使鱼卵孵化率大大降低!

疾病预防春季(阳历3-5月)气温逐渐回升,一般在10-20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比较适宜于各种病源体生长繁殖,尤其4-5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大麦黄"。早春鱼苗孵化时,鱼卵易患水霉病;鱼苗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口吸虫、鱼虱等 鱼病;春季成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打印病、鲢碘孢子虫病。夏季(阳历6-8月)气温一般在26-28摄氏度之间,鱼类发病比春季略少,此时鱼种逐渐长大,抗病力有所增强。因此纤毛虫、鞭毛虫鱼病逐渐减少。另外据调查夏季还持续存在春季的微生物鱼病,有烂鳃、出血、赤皮、肠炎、打印病等。此时,寄生虫有锚头鳋病较为普遍。盛夏时,高产塘往往容易发生泛塘。秋季(阳历9-10月)气温逐渐下降,气温一般在23-15摄氏度之间,水温环境基本和春季相似,尤其8-9月是鱼类发病的高峰季节---“百露心”,夏花鱼种主要患车轮虫、小瓜虫、指环虫、复品吸虫、鱼虱等鱼病,秋季大规格鱼易患微生物鱼病,如病毒性出血病、肠炎、烂鳃等病。冬季(阳历12-2月)气温较低,一般在3-6摄氏度之间,一般很少发生鱼病。冬季是鱼种放养时期,往往因拉网或运输擦伤鱼体,亦可发生水霉病;当水温较高时,有可能产生斜管虫病和小瓜虫病等;越冬鱼类在水温低于10摄氏度时,由于越冬房气温和水温的温差过大,鱼缺氧浮头时引起头顶部冻疮。 春夏秋冬随着气温的变化常见鱼病初步归纳起来有12种,其中寄生虫病主要有7种:车轮虫病、小瓜虫、指环虫、锚头鳋病, 鱼虱病、鲢碘孢子虫病,中华鳋病;微生物病主要有5种:出血病(赤皮病)、肠炎、烂鳃病,打印病、水霉病。俗话说:“养鱼不瘟,富得发昏”。在养鱼的生产中,一旦发生了鱼病,轻者会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重者会造成一部分鱼死亡,因此必须要重视鱼病的防治工作,积极贯彻“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方针锚头鳋雌虫头部钻入宿主肌肉中,造成组织的损伤、发炎、形成溃疡。病鱼焦躁不安,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游动缓慢。6-10厘米的鱼种可发生鱼体畸形弯曲,失去平衡。露在鱼体外面的虫体上常有累枝虫等原生动物、藻类和霉菌附生,当严重感染时,使鱼体上好似披着蓑衣样,从而增加了鱼体的负担,影响病鱼的活动能力。鱼口腔内有大量虫体寄生时,使病鱼口腔不能关闭,无法摄食而死。鲢、鳙等鳞片较小的鱼,由于锚头鳋的寄生引起周围组织红肿发炎,因而皮肤上形成石榴子样的红斑。锚头鳋寄生于草、鲤等鳞片较大的鱼时,则使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缺口,鳞片色泽较淡,寄生处亦出现充血的红斑,但一般肿胀不明显。

鱼放养前进行检查,发现有锚头鳋寄生时,先清除,后用高锰酸钾浸洗后再放养。治疗方法:肉眼可辨出,可用镊子来清除,然后局部用红药水涂抹伤口!鱼虱是一种寄生性的甲壳类动物,大部分时间寄生在金鱼身体上,只有幼虫和成虫产卵期才到水中流动。鱼虱腹面处有两个吸盘,用来吸附在金鱼身体上。口部呈针状,用来刺进鱼体,吸取血液,使患处出血变红,因而易受细菌感染。除非金鱼受大量的鱼虱侵袭,否则不易因此病而死亡。有机磷的杀虫齐是鱼虱的特效药,但对金鱼也有害处,最好的方法是用尖钳子把鱼虱逐一除去,或用敌百虫,Sera鱼池治生虫剂、美利坚治生虫剂、美利坚去吸虫特效锭、女王鲸治寄生虫剂、AZ00治外寄生虫剂治疗。鱼放养前进行检查:细菌性烂尾、烂鳍症:由细菌引起的烂尾、烂鳍症传染性极高,从鳍条开始,继而身体腐烂至死。这种烂鳍症有两种病征,第一种由鳍边开始腐烂,再向内伸展,第二种由鳍中央部分开始,向四面八方蔓延。患处变白色,最后脱落。鱼运送或产卵后身体抵抗力会减弱,此时最易感染此疾病。病鱼一经发现,必须立即隔离,施以抗生素或叮啶黄等药剂来治疗病鱼。烂鳍症的病征出现较慢时,治疗法是更换部分缸水,清洗过滤器和添加少许食盐入缸内,并停止喂食数天。食盐疗法的作用是增加水的比重,改变水中的渗透压,透过渗透作用的变化来杀死细菌和其他的病原体。水霉病又名白毛病。因操作不慎擦伤鱼体,且越冬鱼池放养密度过高,鱼类极易患水霉病。其病原体是水霉和绵霉,菌丝形态细长,且有分枝,它们一端像根状,着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内,其余则露出体外。菌丝长达3厘米,呈灰白色,柔软似棉絮。患病初期,病鱼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白翳。患病后期,菌丝深入体表皮肤,死亡率很高。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