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粘孢子虫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粘孢子虫(Myxosporea)是粘体动物(Myxozoa)的一个纲。下有近2500种生物,较为知名的如脑碘泡虫(Myxobolus cerebralis)与Alataspora solomoni、Ceratomyxa shasta等。粘孢子虫常引起鱼类发生种种严重的流行病。

简介粘孢子虫是寄生在冷血动物的一类寄生虫。它的寄生范围基本上是鱼类,包括淡水和海水鱼类。只有极少数种类寄生在两栖类(约5种)、爬虫类(约3种)、环节动物(约1种)和昆虫(约1种)。因此人们把粘孢子虫看作是鱼类专有的类寄生虫,是有一定根据的。1

在北美、欧洲和日本流行着一种鲑鳟鱼类打转病,这是由脑粘体虫引起的,使鲑鳟鱼大量死亡。在中国各养鱼地区,其中有与鲑鳟鱼打转病相类似的白鲢疯狂病,病鱼体瘦,尾巴上翘,上下打转,不久即死亡。饼形碘泡虫病常大量侵袭草鱼苗的内脏组织和鳃。常出现在鲤、鲫鱼皮肤上的鲮单极虫,往往使全身布满白色点状或块状孢囊,严重影响鱼的生长发育,甚至引起死亡。

科学分类(1)每一个孢子有2-7块几丁质壳片(多数为2片),两壳片连接处称为缝线,缝线由于粗厚或者突起呈脊柱结构,称缝脊,没有缝脊的一面称壳面。缝脊大多数种类是直的,少数种类呈“S”型;粘孢子孢子的共同特点:

(2)有些种类的壳上有条纹、褶皱或者尾状突起;

(3)孢子有1-7个球形、梨形或者花瓶型的不等的极囊(多数种类有2个极囊),通常位于孢子前端,有的种类位于孢子两端,有些种类的极囊之间还有“V”或者“U”型突起,称囊间突。极囊里有极丝,作螺旋状盘曲,受到刺激后,能通过极囊孔射出,极丝呈丝状或者带状。

粘孢子虫病粘孢子虫的种类很多,大多数种类寄生在鱼体上,鱼各种器官、组织都可被粘孢子虫寄生。2粘孢子虫病是由于粘孢子虫(Myxosporeans)引起的一类寄生性病害,近年来已发展成危害严重的水产动物病害之一。粘孢子虫属粘体动物门(Myxozoa),是一类产孢子的后生动物寄生虫而非原生动物,迄今国内外已报到2500余种,寄主范围涉及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所有门动物的广泛宿主,但水产动物,尤其是鱼类是其最主要寄主(Kent et al 2001; Jimenez-Guri et al 2007; Lom et al 2006),国内由于对其它宿主的研究缺乏,也往往认为其时鱼类专属寄生虫。大多数粘孢子虫在长期进化历程中与相应宿主形成了稳定的宿主-寄生虫相互关系,对宿主危害较小,但随着世界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环境、模式等的改变,新的养殖品种的引入等因素,粘孢子虫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Canning & Okamura 2003;Yokoyama 2003)。因养殖过程人为引种造成的爆发性粘孢子虫的最显著的例子如欧美鲑鳟鱼的脑旋转病(Whirling diseases,WD),其病原为Myxobolus cerebralis, 本起源于欧洲(德国),寄生于褐鳟(Brown trout,Salmo trutta),但对宿主并无实质性生理、病理影响,直到原产于北美的易感性宿主--虹鳟(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 mykiss)引入欧洲,而后随着国际渔业贸易,被感染的虹鳟又进入北美水体,从而导致了包括虹鳟在内的众多鲑鳟鱼类的爆发性WD, 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造成了北美地区野生虹鳟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的生态灾难,其后又转播至北亚、新西兰、摩洛哥、南非等地(Bartholomew & Wilson 2002)。其它国外报道的严重粘体动物病害还包括鲑鳟鱼肾肿大的Tetracapsuloides bryosalmonae (Gay et al 2001), 鲑鳟鱼等肌肉液化症Kudoa thyrsitis (Moran et al 1999), 鲑鳟鱼消化系统炎症的Ceratyxum shasta (Bartholomew 1998), 鲆鲽类或河豚肠炎的Enteromyxum spp.(Yanagida et al. 2004)等。另外,在其它胁迫因子存在的养殖水体中,不少粘孢子虫作为机会性病原体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粘孢子虫病,给渔业生产造成损失。遗憾的是在近200年的粘孢子虫即其病害的研究历史中,有效药物的缺乏(迄今尚未有一种商品化的粘孢子虫病治疗或预防药物)致使人们对粘孢子虫病捉襟见肘,甚至到了谈粘孢子虫色变的地步。学界普遍认为一旦粘孢子虫侵入鱼体进入孢子发育期(Sporogony)或发育成成熟粘孢子(Myxospore),由于粘孢子虫包囊壁的致密结构及粘孢子的坚硬几丁质壳等原因,先已尝试的药物大都因不可能渗透之原因而效果甚微,如辛酸(Caprylic acid)、盐霉素(Salinomycin)、托曲珠利(Toltrazuril)、盐酸氨丙啉(Amprolium)等(Yokoyama et al 2003; Athanassopoulou et al 2004)。烟曲霉素(Fumagillin)及其相似物(TNP-470)一度被认为对粘孢子虫病具有一定功效,但由于其潜在的致癌性及其抑制后的复发性而限制了其应用(Yokoyama et al 1990; Higgins & Kent 1998; Wang et al 2001)。因此,随之粘孢子虫病危害的加剧,开发药效高、价格低、生产实践可行的防治药物对减少养殖户损失,保障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刻不容缓。

预防方法(1)彻底清塘消毒,用漂白粉10pm或每亩用生石灰250斤清塘消毒,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2)用1%的敌百虫晶体(90%)溶液漫洗鱼种3-10分钟。

(3)用1ppm敢百虫或1ppm磷酸氮奎泼洒治疗。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