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鲁西牛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要介绍

鲁西牛是我国中原黄牛四大品种之一。产区地处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大而土质粘重,耕作费力,加之当地交通闭塞,其他役畜饲养甚少,耕作和运输基本都依靠役牛承担,且本地农具和车辆都极笨重,促进了群众饲养大型牛的积极性。2

鲁西牛性情温驯,体躯结构匀称,细致紧凑,前身比较宽深,背腰平直,骨骼较细,肌肉发达,毛细而光泽,皮薄,毛色分为檫红、黄、淡黄三种。鲁西牛1周岁公母牛平体重238公斤,两周岁平均体重328公斤。据调查统计,18月龄鲁西牛平均屠宰率56.9%,净肉率45.2%。产肉性能良好,肌纤维细,脂肪分布均匀,呈明显的大理石状花纹,深受欢迎。以优质育肥性能著,饲养历史悠久。2

外形特征该牛体躯高大,身稍短,骨骼细,肌肉发达,背腰宽平,侧望为长方形。被毛淡黄或棕红色,眼圈、口轮和腹下,四肢内侧为粉色。毛细、皮薄有弹性,角多为“龙门角”或“八字角”。

鲁西牛体躯结构匀称,细致紧凑,具有较好的役肉兼用体型。公牛多平角或龙门角;母牛角形多样,以龙门角较多。垂皮较发达。公牛肩峰高而宽厚。胸深而宽,而后躯发育较差,尻部肌肉不够丰满,体躯呈明显前高后低的前胜体型。2

母牛鬐甲较低平,后躯发育较好,背腰较短而平直,尻部稍倾斜,关节干燥,筋腱明显,前肢多呈正肢势,或少有外向,后肢弯曲度小,飞节间距离小,蹄质致密但硬度较差,不适于山地使役。尾细而长,尾毛有弯曲,常扭生一起呈纺锤状。被毛从浅黄到棕红色都有,而以黄色为最多,约占70%以上,一般牛前躯毛色较后躯为深,公牛较母牛深3。

鲁西牛成年公牛体高、体长、胸围和体重分别为:146.3±6.9厘米,160.9±6.9厘米,206.4±13.2厘米,644.4±108.5公斤,成年母牛分别为:123.6±5.6厘米,138.2±8.9厘米,168.0±10.2厘米,365.7±62.2公斤。多数牛有完全或不完全的“三粉”特征(指眼圈、口轮、腹下与四肢内侧色淡),鼻镜与皮肤多为淡肉红色,部分牛鼻镜有黑点或黑斑。角色蜡黄或琥珀色,角形多为平角和龙门角。多数牛尾帚毛色与体毛一致,少数牛在尾帚长毛中混生白毛或黑毛。2

不同类型鲁西牛的外貌主要特点为:高辕牛个体高大,体躯较短,四肢长,侧视呈近正方形,角形多为龙门角和倒八字角,毛色较浅,黄色较多,“三粉”特征明显;行走步幅大,速度快,适于挽车运输,但持久力略差。2

分布范围主要产于山东省西南部的菏泽、济宁内,即北至黄河,南至黄河故道,东至运河两岸的三角地带。分布于菏泽地区的郓城、鄄城、菏泽、巨野、梁山和济宁地区的嘉祥、金乡、济宁、汶上等县、市。聊城、泰安以及山东的东北部也有分布。其中以菏泽地区的郓城、鄄城、菏泽、巨野、梁山和济宁地区的嘉祥、金乡、济宁、汶上等县为中心产区。

生活环境主要生活在地势平坦的中原地区,不适于生活在山区。

生活习性鲁西牛是在产区细致管理和全年舍饲条件下所育成的地方良种。它虽然表现有耐粗饲的特点(单喂麦秸也能维持生命),但一般说来要求细致的饲养管理条件,故对鲁西牛的饲养管理极为精细,草料要求铡碎磨细,冬季多喂“花草”,甚至有用豆沫子、高粱粥喂牛的习惯。鲁西牛对高温适应能力较强,而对低温适应能力则较差。一般在30℃~35℃高温下,基本能正常使役。鲁西牛在冬季-5℃~-10℃以下的条件下,要求有严密保暖的厩舍,否则严冬易发生死牛现象。鲁西牛的抗病力较强。另外,鲁西牛有较强的抗焦虫病能力。

生长繁殖鲁西牛繁殖能力较强。母牛性成熟早,有的牛8月龄即能受配怀胎,一般10-12月龄开始发情,发情周期平均为22(16~35)天,发情持续期2~3天,发情开始后21~30小时配种,受胎率较高,母牛初配年龄多在1.5~2周岁,终生可产犊7~8头,最高可达15头,妊娠期285(270~310)天,产后第一次发情平均为35(22~79)天。公牛性成熟较母牛稍晚,一般一岁左右可产生成熟精子,2~2.5岁开始配种,利用年限5~7年,如利用得当,10岁后仍有较好配种能力;性机能最旺盛年龄在5岁以前;射精量一般5~10ml,精子耐冻性随个体而有较大差异。3

役用性能鲁西牛性情温驯,易管理,便于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一般中等个体和中等膘情的公牛和阉牛,日耕砂质土地5~6亩,母牛3~1亩。

产肉性能鲁西牛产肉性能良好。皮薄骨细,产肉率较高,肌纤维细,脂肪分布均匀,呈明显的大理石状花纹。据试验,在以青草为主、掺入少量麦秸、每天补喂混合饲料2kg(豆饼40%、麦麸60%)的条件下,对1~1.5岁牛进行肥育,平均日增重610g。据屠宰测定的结果,18月龄的阉牛平均屠宰率57.2%,净肉率49.0%,骨肉比1:6.0,脂肉比1:4.23,眼肌面积89.1平方厘米。成年牛平均屠宰率58.1%,净肉率为50.7%,骨肉比1:6.9,脂肉比1:37,眼肥面积94.2平方厘米。 肌纤维细,肉质良好,脂肪分布均匀,大理石状花纹明显。23

养殖管理对于鲁西牛的养殖要做好基础的管理,一要补充精盐,夏季高温,保持牛群有充足的清洁的饮水,同时每只牛补充5-9克食盐,调节牛只体内酸碱平衡,防止牛只吃塑料袋、丝袜等含盐物品。二要细心看管牛群。要在清早、放牧、夜间仔细观察牛群动态,要“一听三观”即听呼吸是否有咳嗽,观牛只精神状态是否正常、是否有体外寄生虫、牛采食和粪尿是否异常,如有异常及时进行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三要高地放牧,忌在低洼潮湿地带放牧,放牧应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牧草生产旺盛地带。如果圈养喂牛需要配合种植牧草来饲养,如如hn-mc黑麦草、hn-mc高丹草、hn-mc杂交狼尾草等,每亩耕地种草可载牛5头。牛圈要保持干燥、卫生、通风。牛舍、运动场要每日一清扫,每周一消毒。消毒剂要交替使用。对于鲁西牛的育肥,养殖户需要在育肥前要驱除体内的寄生虫,在发生传染病的地区要及时注射疫苗,做好疫病的防治工作,确保牛健康。

市场前景鲁西牛原产山东西部地区。成年公牛体重400-650kg,母牛350-450kg,育肥牛屠宰率达50%-55%。肉质细嫩良好,受到外商好评。2

鲁西牛个体较矮,体躯粗而长,四肢粗短,胸广深,肌肉丰满,侧视成长方形。公牛多平角或倒八字角,母牛多不正角;行速慢但挽力大,持久力好,宜于农田耕作;屠宰率高。中间型体态与外貌介于高辕牛和抓地虎之间。

鲁西牛性情温驯,易管理,便于发挥最大的工作能力。远销香港与其他国家,很受欢迎。鲁西牛还有耐粗饲,但还存在体成熟较晚、日增重不高、后躯欠丰满等缺陷。

鲁西牛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品种,以体大力强、外貌一致、品种特征明显、肉质良好而著称,但尚存在体成熟较晚、日增重不高、后躯欠丰满等缺陷。今后应加强选育,以本品种选育为主,使其以役用为主、役肉兼用逐步转向为肉役兼用或乳用,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2

山东西部地区积极扶持当地农民依托优良的品种资源和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将传统鲁西黄牛产业做大做强,全力促进鲁西黄牛产业由粗放型饲养向科学化、产业化发展,支持农民建设鲁西黄牛养殖基地,组建鲁西黄牛加工出口企业,建立鲁西黄牛饲养基地,形成鲁西黄牛交易市场,鲁西牛远销北京、天津、河南、内蒙古、云南等全国10余个省市。为提高鲁西牛的档次,该地区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生物技术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等科研单位的"联姻",积极承担了国家"863"计划课题"优质鲁西黄牛新品系选育技术研究",利用鲁西黄牛肉质好、适应性强、耐粗饲等优良性能,尽快培育出肉用性能达到国内名牌肉牛标准的鲁西黄牛肉用新品系,同时以鲁西黄牛为受体,开展"体细胞克隆牛与转基因体细胞克隆牛生产技术体系"项目,繁育克隆奶牛,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4

相关资料郓城县隶属山东省菏泽市,东临济宁市的梁山县和嘉祥县,南与巨野县、牡丹区相连,西与鄄城县为邻,北隔黄河与河南省范县、台前县相望。全县共辖郓城、武安、黄安、郭屯、随官屯、丁里长、张营、杨庄集、程屯、潘渡、侯咽集、玉皇庙12个镇,双桥、唐庙、南赵楼、黄堆集、黄集、李集、张鲁集、水堡、陈坡9个乡以及1个经省政府批准的经济技术开发区。2

郓城地处黄河中下游,全县属黄河冲积平原,耕地面积157万亩,95%为优质耕地。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43米,过去有“自西向东渐倾斜,东走十里低三尺”之说。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外,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1条,地下水量约1.28亿立方米。全年无霜期约200天左右,平均年日照约2497小时,常年平均气温13.5摄食度,具有显著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

历史上郓城的名称和归属变化较大,考证其原因,一是郓城地处平原,又是中原地区,朝代变化,兵连祸结,往往首当其冲。二是地理环境所致,郓城北临黄河,历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水灾频繁,县城地址常常变换。据记载:唐贞观八年,郓州治(今张营)地下湿,徙治须昌县(今东平);又《金史。地理志》载:“金大定六年五月,徙治盘沟村(今城址),以避河决”。印证历史,郓城始建于春秋,历经朝代变换,多为县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当之无愧的千年古县。2

黄河自鄄城县流入郓城西北边境,经李集、黄集流入梁山县,流经郓城28公里,奔腾的黄河水哺育了郓城人民,黄河的泛滥又是郓城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建国前黄河多次决口,自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南兰封铜瓦厢决口至清末的57年间,黄河就有38年发生决溢,平均三年二决,民国时期,堤防失修,河决仍频,郓城人民深受其害。新中国建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采取一系列治黄措施,根除了决口之患,并建立苏阁引黄闸,黄河已由害河变为利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