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住血线虫 (学名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 ),可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病 。
简介广州管圆线虫(广东住血线虫, 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本虫随鼠的粪便排出时为第一期幼虫。此期幼虫侵入其中间宿主——蛞蝓,蜗牛等体内,发育至第三期幼虫。此期幼虫随中间宿主被终宿主—鼠吞食后,在鼠体内幼虫移行致肺,于肺动脉内发育为成虫。此第三期幼虫亦可使人感染1。
形态1.成虫线状,两端略细,体表具微细环状横纹。头端钝圆,头顶中央有一小圆口,无口囊。雄虫体长(11~26)m×(0.21~0.53)mm,尾端略向腹面弯曲,交合伞对称,肾形。雌虫体长(17~45)mm×(0.3~0.66)mm,尾端呈斜锥形,阴门开口于肛孔之前子宫双管型,白色,与充满血液的肠管缠绕成红(或黑褐)白相间的结构,颇为醒目。
2.第三期幼虫无色透明,大小(449±40)μmx(28±3)μm,头部稍圆,尾部末端骤然变细,食管、肠管、排泄孔、生殖原基及肛孔均易看到。
生活史成虫一虫卵-一期幼虫一二期幼虫一三期幼虫-+四期幼虫一五期幼虫(成熟前期)。终宿主:主要为啮齿类;中间宿主:淡水螺类;转续宿主:蟾蜍、蛙、鱼等;感染阶段:三期幼虫;感染方式:经口。
致病广州管圆线虫幼虫在人体移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以脑脊液中嗜酸粒细胞显著升高为特征。病变集中在脑组织,除大脑及脑膜外,还包括小脑、脑干及脊髓等处。
实验诊断本病诊断的依据有:①病史;②症状与体征;③脑脊液压力升高,其中嗜酸性粒细胞超过10%,多数在20%~700'/0;④免疫诊断;⑤病原学检查。
流行广州管网线虫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已有13个省、市、自治区有本病群体暴发流行和散在发病的数百例报告。而且本病大有“南病北移”的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2。
生活历程第一期幼虫在 螺蛳 或 蛞蝓 肺动脉所产下的卵,于 微血管 中孵化成第一期幼虫,经气管食道在粪便排出体外。
第二、三期幼虫软体动物 (例如: 非洲大蜗牛 )可摄食入第一期幼虫,在体内发育成第三期幼虫,人或老鼠(尤其是大鼠)吃下软体动物或受污染的饮水或生菜而得病。 在啮齿类,幼虫穿过肠管进门脉循环后,移至宿主脑部经脱皮两次,回到宿主肺脏。 在人体中,幼虫进入脑部不再发育。
临床症状在动物的临床症状:轻度感染不显性,大鼠可见肢体无力,步伐障碍、呼吸促迫,发绀、流鼻血; 血样泪水。 严重时,会昏睡、脑僵直、麻痹、死亡。 在人临床症状常见有脑炎、脑膜炎、恶心、呕心、发烧、角膜炎、虹膜炎、视网膜水肿、严重会昏睡及死亡。
诊断与治疗MRI定位仪雷射可观察患部;腰椎穿刺抽取 脑脊髓液 、检测 嗜酸性球 增加数量亦可作为诊断,用血清以及脑脊髓液进行ELISA抗原-抗体测试。
预防除了 扑灭鼠类外,应该要移除其第一中间宿主,像是 螺狮 、 非洲大蜗牛 等,食物应该确实煮熟,及在-10℃下冷冻保存达24小时以上。
不食未熟之螺狮、 蛞蝓 、 淡水明虾 等中间宿主还有生菜;要注意非洲大蜗牛的接触史,以防其粪便或是黏液中带有虫卵,并且应全面清除;也需要注意储虫宿主的大鼠是否造成排泄物污染食物的可能。 此防治措施施实背景以台湾地区为主,其他地区应参考当地可能的野生动物,而修正公卫策略。
地区人类感染发生于整个大洋洲(特别是 夏威夷 、 萨摩亚群岛 、 索罗门群岛 、 巴布亚新几内亚 、 印尼 、 菲律宾 和 北澳洲 );东南亚(特别是 泰国 、 台湾 、 日本 ,以及 印度 );一些感染曾报告于 非洲 和 中南美洲 ,亦有报告存在 美国纽奥良 和 路易斯安那 。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头生 - 副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