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棘头梅童鱼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棘头梅童鱼(学名:Collichthys lucidus),为石首鱼科、梅童鱼属。尾柄细长,额部隆起,高低不平。体色背侧灰黄,腹侧金黄色。背鳍鳍部边缘及尾鳍末端黑色。体长一般9~14厘米,体重16~50克。我国近海均有分布,是近海性小型鱼类。棘头梅童主要分布在黄海和东海,以东海产量最大。每年的4~6月和9~10月为渔汛旺期。

形态特征背鳍Ⅷ,Ⅰ-24-26;臀鳍Ⅱ-11-12;腹鳍Ⅰ-5;胸鳍14-15;尾鳍17。鳃耙10-11+18-21。侧线鳞50-51[(9-10)/(9-10)]。脊椎骨28。

体长为体高3.1-3.7(平均3.3)倍,为头长2.9-3.4(3.2)倍。头长为吻长3.6-4.9(4.1)倍,为眼径4.0-4.9(4.5)倍,为眼间距2.5-3.1(2.7)倍,为尾柄长1.3-1.8(1.6)倍,为尾柄高3.8-4.7(4.2)倍。

体延长,侧扁,背部呈浅弧形,腹部平圆,尾柄细长。头大而钝短,额部隆起,头骨松软,粘液腔发达。吻短钝,吻长在体长90毫米以上的个体大于或等于眼径。眼小,例上位,接近吻端,无脂眼睑。眼间宽,高低不平,其宽大于眼径。口大,前位,口裂倾斜度大。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末端可达眼中部的后下方;下颌缝合处有一突起,与上颌中间凹陷相对。鼻孔2个,位于眼前方与吻端之间,前鼻孔圆形,比后鼻孔大,后鼻孔裂缝状,接近眼缘。鳃耙细长,最长鳃耙大于鳃丝之长。有假鳃,鳃孔大,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鳃盖条入上下颌齿为战状齿群,而前端齿稍大。腭骨、犁骨均无齿,舌大,颏孔2个,无须,前鳃盖骨薄,角上有数个尖棘;鳃盖骨后缘有一弱扁棘。具侧线,前段与背缘弯曲度相对,后段为侧中位。肛门位于臀鳍的前方。

背鳍2个互为连接,其间具一深凹刻;第一背鳍起点在胸鳍基部的上方,第一鳍棘最短;第二背鳍最长鳍条比最长鳍棘长,以第15-16鳍条最长。臀鳍起点约在背鳍第10-12鳍条的下方,鳍棘比背鳍鳍棘粗大。腹鳍胸位,约在胸鳍基部下方稍后,左右腹鳍相邻。胸鳍侧位,位低,尖长,其末端超过腹鳍末端。尾鳍尖矛状。

体被小圆鳞,容易脱落,头部、颊部及鳃盖均被小圆鳞。背鳍鳍条部及臀鳍,自基部起1/3-1/2处有小鳞。

腹腔白色。胃呈盲囊状。肠短。鳔大,前端弧形,后端尖长。

体背侧灰黄色,腹侧金黄色。背鳍绪棘部边缘及尾鳍末端黑色,各鳍淡黄色。

生活习性海水/淡水生。是近海性小型鱼类。每年的4~6月和9~10月为渔汛旺期。

分布地区黄渤海、东海和南海均有分布,亦见于黄河、长江、钱塘江、闽江和珠江水系。地理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菲律宾、日本等。

饵料其饵料生物种类、数量多,组成复杂,选择范围较广,水域差异较大,主要摄食糠虾类、磷虾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兼食鱼类和长尾类等游泳动物,属次级消费层的低级肉食性鱼类1。

经济价值肉质细嫩味美,是制罐头食品的良好原料。数量较多2。

习性棘头梅童鱼属近海暖温性近底层小型鱼类,栖息于水深20m左右、沙泥底质中下层水域,以小甲壳类等底栖动物为食。群聚性较弱,一般较少被大量捕获。产卵期较长,在冬春季2-6月,多次产卵3。

研究现状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贺舟挺等对东海北部近海棘头梅童鱼的食性从饵料组成、摄食强度、食性类型和营养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福建省高校水产科学技术与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利用2006—2007年4个季节的底拖网捕捞渔获调查数据,对闽江口及附近海域底拖网鱼类中的棘头梅童鱼的资源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生长较为迅速,但捕捞死亡率过髙,已岀现过度捕捞现象,应该加强保护以实现资源可持续再生与利用。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