蟏蛸是一种身体细长,脚很长的动物。多在室内墙壁间结网。通称“喜蛛”或“蟏子”,民间认为是喜庆的预兆。全世界约100余种,寒、温、热带均有,在中国广泛分布。体多细长,尤其是腹部,多呈长圆筒形;步足也细长,多刺。8眼排成两列。螯肢长,前、后齿堤各有一行发达的齿。步足腿节上有1列听毛。
简介蟏蛸又称“喜蛛”或“喜母”。蛛形纲,螨蛸科。体细长,暗褐色,螯肢甚长。常栖于水边草际或树间,结网成车轮状,捕食昆虫1。广义的蟏蛸指蜘蛛目肖蛸科,狭义指肖蛸属。全世界约100余种,寒、温、热带均有,在中国广泛分布。体多细长,尤其是腹部,多呈长圆筒形;步足也细长,多刺。步足腿节上有1列听毛。除银鳞蛛外,一般无外雌器。结水平或垂直的圆网,生活在水田或苇塘的植株上,或在小水沟两岸的植株间拉网。肖蛸或停留在网中央,或在网旁的植株上。静止的姿势是前面2对足前伸,后面2对足后伸,与细长的身体形成一直线。
形态体躯一般细长。8眼排成2列,均为黑色。有中窝。螯肢细长,尤其雄蛛更为发达,前后齿堤各有一行长齿。颚叶长,有毛丛,下唇前缘特别增厚。雄性触肢稍弯曲,生殖球膨大,中部把持器无或不发达。外雌器外形简单,仅见生殖沟或雌孔,但外雌器的内部结构,种间仍有较大的差别。步足多为细长,腿节有1行听毛,与园蛛科 Araneidae不同。栖息在稻田、葶荠田,以及水边芦苇、杂草、灌木丛间,结车轮状圆网,在网上停息时,第1、2对步足伸向前,第3、4对步足伸向后,足与体平行,似直线状。全球100余种,分布于热带、温带和寒带,我国已记载近50种2。常栖于水边草际或树间,结网成车轮状,捕食昆虫。体小到大型,体长1.7~50.0mm。
科属特征蟏蛸背甲长大于宽,体黄褐色到暗褐色,轻微骨化或骨化较强烈。通颈沟中部具一大而浅的凹陷。8眼两列,通常均后凹。额高通常大于或等于前中眼的直径。螯肢变较大,通常短粗,前齿堤具3齿,后齿堤具4齿。胸板长大于宽。步足细长,具少量刺或多刺。跗节3爪,副爪具齿或无齿。腹部呈长筒形、球形或卵圆形。背面浅黄色到黄褐色。通常气管气门位于近纺器的前方。纺器3对。外雌器轻微骨化或骨化较强烈。雄蛛的插人器和引导器位于盾板的顶,无中突和根部,插入器常被引导器包裹,并具插入器-盾板膜;副跗舟变化较大,或为一分离可动的片,其基部外侧与跗舟之间形成关节(肖蛸属、粗螯蛛属和锯螯蛛属),或基部骨化并与跗舟连接,或面骨化程度弱并紧贴跗舟;副跗舟具侧叉或不具侧叉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