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龙(属名:Lotosaurus)是已灭绝爬行动物的一种,化石发现于中国湖南省桑植县。它们身长2.5米,高度约1米,尾巴长,四肢短而粗,是体积庞大的四足动物。芙蓉龙是草食性动物,以喙状嘴部切割树叶。如同梳棘龙科(Ctenosauriscidae)的其他物种,芙蓉龙的背上有帆状物。这些帆状物外表类似二叠纪盘龙目异齿龙与基龙的帆状物,但并没那么高。这些帆状物可能用来调节体温。
基本信息
时期:三叠纪
家族:蜥臀目蜥脚类
身长:3米
食性:草食性1。
发现1970年,张家界桑植县芙蓉桥村村民挖地时随便挖下就出现一些碎的骨头状石头。这些古怪的石头就是后来的大明星——芙蓉龙。如今,在芙蓉龙化石发掘现场,约80平方米的区域内,布满了大量化石,这些化石90%以上是芙蓉龙化石,还有少量其他生物化石。芙蓉龙是一种大型的植食性的四足动物,没有牙齿的颌部和背上的帆状物是它最明显的特征2。
探索芙蓉龙是一类奇特的带背帆、无牙的假鳄类主龙类。1970年,古脊椎所张法奎、邱铸鼎等在湖南桑植发掘出相对完整的芙蓉龙头骨及头后骨骼。1975年,张法奎研究报道,并初步命名,认为化石时代是中三叠世拉丁期,化石层位(巴东组)为泻湖相沉积。有关巴东组的地质年龄争议颇大,后有学者研究认为其为安尼期3。
近年,在原产地继续发掘,发现所有化石埋藏于约30厘米厚的岩层中,出露面积约90平方米。这批原地保存的骨骼数量超过1000块,其中约1/4是相互关连的。骨骼保存较好,表面没有啃咬、踩踏及虫蚀痕迹,骨骼埋藏前基本没有风化。古脊椎所刘俊研究员团队在该地点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在埋藏环境方面取得了新进展3。
化石层是如何形成的?地层分析指示该地区时为温暖半干旱地区泛滥平原上的池塘。化石层位上下发育泥裂、保存叶肢介化石和含钙质结核的古土壤指示了周期性的干旱与湿润交替的环境。据此推测芙蓉龙可能因干旱大量死亡,随后被雨季的洪水短距离搬运至池塘中并被迅速掩埋3。
通过对沉积物中的碎屑锆石进行U-Pb测年,表明化石层位可能是拉丁期甚至卡尼期,比之前认为的更晚;通过古水流分析、碎屑锆石年龄以及Lu-Hf同位素分析表明沉积物部分来自华北克拉通和秦岭-大别山构造带,说明当时华北与华南已经连接3。
化石依据这是一种大型的肥行动物,必须吃大量的植物来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芙蓉龙没有牙齿,但是能够用它的喙来摘食蕨类和木贼类植物的茎叶和嫩芽。这种主龙类动物身上最为显著的特点是背上的脊帆。背帆或许是用来吸收太阳光线,从而提高血液温度来获取能量。而背帆转向迎风的方向就能够降温。背帆也可能有作为展示物的功能。人们普遍认为芙蓉龙是鳄鱼的远亲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