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鼠科gliridae指的是哺乳动物纲,啮齿目的一科。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的睡鼠亚科glirinae和分布于非洲的笔尾睡鼠亚科graphiurinae。本科共辖8属,50余种。大多数鼠种分布于非洲,只有少数鼠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多牺息在阔叶林和灌丛内少数鼠种栖息于无林地带,营地栖生活。我国只在新疆境内发现1属1种1。
简介本科多为中、小型啮齿动物,体长一般不超过200毫米。大多数鼠种营树栖或半树栖生活方式,只有少数鼠种营地面生活。睡鼠科的外形界于鼠科鼠类与松鼠之间。尾较长,其长通常接近或超过体长。树粞鼠种全尾皆被以密而长的毛(如同松鼠),地栖鼠种尾毛较为稀短。前足4指,后足5趾;爪长,弯曲而锐利;掌垫及趾垫十分发达1。
外形特征啮齿目中只有睡鼠科动物无官肠
头骨的外观与鼠科相似。无眶上突起和眶后突起;眶间区平坦,或中间有不明显的凹沟。多数种门齿孔较短,其后缘远远达不到前臼齿前缘。腭骨后缘不超过第三上白齿后缘。听泡膨大,泡腔被骨板间磁成一些小室。颧骨宽大,但其前端不与泪骨接近。下颌骨角突基部向内侧折曲,其前方有一大孔。日齿式:前白齿1/1,日齿3/3齿冠低矮齿根十分发达,故在眶内可见有非常明显的齿槽突起;咀嚼面由一些釉质横脊构成1。
习性睡鼠科成员有蓬松多毛的尾巴,外形酷似肥胖的松鼠,体型多比较小,树栖性,食植物,偶尔吃动物性食物。温带地区的睡鼠夏天在树上筑巢,冬天主要在贴近地面的树洞中冬眠,也利用穴兔遗弃的洞穴,冬眠前将身体吃得很胖。睡鼠科基本上是夜行性动物,但是生活在比较阴暗的热带雨林中的笔尾睡鼠白天也出来活动。
种类共7属15种,分布较广,西起英国.东到日本,即北自瑞典,南到非洲南部和印度。中国有2属2种,即睡鼠和四川毛尾睡鼠。睡鼠别名林睡鼠,体长8.5~12厘米,体型与姬鼠类相近;耳壳略短圆.尾长7.5~11.7厘米,尾轴覆以鼠灰或深灰褐色密毛,尾侧毛较长,向两侧生长;头部两侧从耳基部经眼到鼻各有1条黑色毛斑,体背和头顶的毛从黄褐色、赤褐色至暗褐色,体侧毛色略灰,腹部毛色乳黄。分布很广,从意大利和瑞士向东一直分布到中国新疆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山地。
睡鼠科( Gliridae= Muscardinidae, Myoxidae)的种类,体小型到中型。体长不超过200mm。尾长,有的毛蓬松。在不同程度上适应树栖生活本科大部分种类分布在欧亚北部。共8属,我国2属2种2。
简介表物种名称 _ 睡鼠科
拉丁文名 _ gliridae
生存年代 _ 渐新世
生存地点 _ 欧洲 中国
物种种类 _ 哺乳纲 mammalia 鼠形亚目
睡鼠科(gliridae),欧洲化石多,中国已有化石发现。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