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长一般为20~25厘米,呈长椭圆形,侧扁。头中大。吻短钝。吻褶分为2叶,吻缘孔5个。口亚前位。下颌稍短于上颌。两颌齿细小,上颌外行齿及下颌内侧齿较大。眼中大,侧上位;眼间隔宽凸,宽大于眼径。颏孔为似五孔型:中央为一下陷肉垫状浅孔,两侧颏孔各2个。体被栉鳞。背鳍1个,始于胸鳍起点稍后背上,末基位于臀鳍末基与尾鳍基之间近中央,具11鳍棘,28~30鳍条。臀鳍具2鳍棘,7鳍条,第二鳍棘粗长。鳔圆筒形,鳔侧具22对缨须状侧肢。耳石腹面蝌蚪状印迹的头区昂仰,伸达耳石前缘,尾区为丁形浅沟,尾柄较粗,长为高的2.4~3倍。1
体灰橙色,体侧有许多灰黑色波状条纹,斜向前下方,在侧线上下方不连续,腹面银白色。背鳍灰橙色,每鳍条基部有1黑色小点。胸鳍、腹鳍及臀鳍淡橙色,基部均带红色。尾鳍橙色。1
生活习性黄姑鱼为暖温性近海中下层鱼类。鳔具有发声能力。在6~30.5℃的水温范围内,能正常生活,最佳的水温为18~28℃。适宜盐度范围14~32‰。
黄姑鱼有洄游习性,冬季在济州岛西侧的黄海中部越冬,春季向鸭绿江口、黄河口、莱州湾、吕泗洋、海州湾一带移动。5~8月在鸭绿江口、黄河口、辽东湾、连云港、舟山群岛一带产卵洄游。秋季,水温下降,鱼群由渤海进入黄海中部,然后返回越冬场。1
浅色黄姑鱼属于温水性的鱼类,适温范围8~33℃,最适生长水温为24~29℃,产卵水温24~28℃,性成熟年龄为Ⅱ龄,3龄全部性成熟。生长适盐范围10~40。2
分布范围主要分布在中国沿海、朝鲜半岛及日本南部海域。1
生长繁殖黄姑鱼产卵期在每年5~6月,浮性卵。
主要种类黄姑鱼的近似种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有5种,常见的有;①箕作黄姑鱼(N. mitsukurii)。体背侧具许多斜向前下方的灰黑色波状条纹,口闭时上颌和下颌等长,分布于日本南部沿海,为该地区经济鱼类。偶见于东海,中国曾记录于旅顺。②半花黄姑鱼(N. semi-fasciata)。体侧仅在头后的侧线上方有浅色波状带纹多条,体之后半部条纹不明显。原产中国广东沿海,近年在泰国、新几内亚沿海均有发现。1
生长阶段黄姑鱼1龄鱼全长达150~170毫米,2龄鱼为230~240毫米,3龄鱼310毫米,4龄鱼350~360毫米。
1龄鱼开始性成熟,2龄鱼大部分性成熟。怀卵量约为51万~74万粒。卵球形,浮性,卵径0.76毫米,有透明油球1个。产卵常在午后3~7时进行,海水盐度在13.5‰以上时受精率高; 在5.48‰时受精率低。初孵仔鱼全长1.5毫米,体长4.3毫米时奇鳍鳍条开始出现,5.9毫米时背鳍和臀鳍分化完成。1
人工饲养人工育苗主要分为亲鱼采卵技术和鱼苗培育技术两部分。
亲鱼饲养及采卵
通常可在黄姑鱼的产卵前期收捕天然亲鱼,运回室内进行亲鱼饲养管理,采用流水、充气、每天投饵1~2次,亲鱼性腺发育至Ⅳ期末时,可以注射HCG和LRH—A催产,集中产卵,也可以任其自行产卵。将收集起来的卵放入一定的容器中,稍静片刻,分离出上浮、透明的正常卵,计数后下池,静水孵化。仔鱼孵化出来后,将仔鱼数除以全部上浮卵数获得孵化率。4
鱼苗培育
鱼卵孵化后,常温培养,用静水和充气、换水或微流水、不充气两种方法。鱼苗生长生态见表。从鱼苗孵化第3天开始投喂饵料,每天6次(每4小时投喂1次),定时检查鱼苗的摄食情况及池中饵料量,以此决定投喂增减,鱼苗的开口饵料,用80目和120目筛绢两次过滤后,再投喂给鱼苗。此后,逐渐交叉投喂卤虫幼体、卤虫成体或桡足类、糠虾等较大型的甲壳类,直至交叉投喂杂鱼肉糜等后期饵料。鱼苗培育的适宜水环境中,水温从22~28℃之间;每升水体溶解氧一般不低于3.1毫克;pH值8.0~9.6。一般每5天或10天测量鱼苗生长情况。鱼苗超过2厘米时,开始计数出池,下塘养殖或出售苗种。4
网箱养殖网箱的网目规格分别为15毫米、20毫米、35毫米和50毫米;网箱规格分别为3.5米×2.5米×1.5米、3.5米×2.5米×2.5米、3.5米×2.5米×3.5米和3.5米×2.5米×5米。15毫米网目是无结的机结网片加工而成;20毫米网目是有结的机结网片加工而成,网线为12丝;35毫米网目是有结人工编制网,网线为24丝;50毫米网目是有结人工编制网,网线为45丝。前三种网目规格适用于养殖4公斤以下的幼鱼,后一种规格适用于养殖4公斤以上的幼鱼和亲鱼。幼鱼从全长50毫米~70毫米养殖到90毫米~120毫米,使用15毫米网目的网箱;全长90毫米~1200毫米养殖到210毫米~230毫米,使用20毫米网目;全长达到210毫米以上时,可使用35毫米网目;长到460毫米以上时,则使用50毫米网目。
放养规格
黄姑鱼网箱养殖的放养规格和密度与养殖成活率的关系密切。放养全长20毫米~30毫米的成活率仅35%,而放养全长40毫米~50毫米的成活率仅75%,而放养全长70毫米~110毫米的成活率仅91%,放养全长90毫米~120毫米的成活率仅93.4%。放养密度与个体发育快慢有关。幼鱼全长40毫米~50毫米的放养密度为20尾/立方米~33尾/立方米,最佳密度为25尾/立方米~28尾/立方米。幼鱼全长90毫米~120毫米的放养密度为20尾/立方米~25尾/立方米。正常情况下,幼鱼每15天~20天调整一次放养密度并根据鱼体大小调换网箱网目规格,当全长达到210毫米以上时,根据鱼体不同大小分网养殖。4
投料方法黄姑鱼的饲料种类有幼鳗饲料、蓝圆鱼参、金色小沙丁鱼、狗母鱼类、条尾鲱鲤和竹筴鱼等。幼鱼全长20毫米~30毫米摄食饲料要求先去鳞及骨、刺,然后用孔径2毫米的绞肉机绞细,加幼鳗饲料拌匀,每2天投料1次,日投饵量为体重的16%~20%。幼鱼全长40毫米~50毫米时,饲料种类不变,但绞肉机孔径换为5毫米,每2天投料1次。幼鱼全长70毫米~120毫米时,饲料加工前不用去鳞及骨、刺等,仍用5毫米孔径绞肉机加工,投料次数改为早上6时、上午10时、下午3时及傍晚6时各1次,投料量为体重的16%~18%。鱼体全长达到170毫米时,用15毫米孔径绞肉机加工,投料次数改为早、晚各1次,投料量为体重的12%~16%。鱼体全长达到230毫米时,投喂块状或整条小鱼、小虾,早晚各投料1次,投料量为体重的7%~10%。4
分级养殖个体大小不同应分网养殖,尤其在幼鱼阶段全长40毫米~50毫米的个体不能与150毫米以上个体混养;全长100毫米的个体不能与200毫米以上个体混养。在饥饿的情况下,大鱼吃小鱼和咬尾现象时有发生。为提高养殖的成活率和养殖产量,必须采用分级养殖法。从幼鱼养到全长420毫米、体重1.15公斤,养殖时间189天,分三级养殖效果较好。第一级放养的全长40毫米~70毫米,第二级放养的全长150毫米~200毫米,第三级放养的全长大于230毫米。
日常管理细网目的网箱换网间隔时间在10天以内,粗网目的换网间隔在30天以内。4月~11月,污损生物如贝藻类、海鞘、腔肠动物和藤壶等容易附生在网片上,如不及时换网会导致网目堵塞和网底沉积物增多,使网箱负载过重而下沉,或绳断网破而逃鱼。6
病害防治烂腮病此病多发在5月~8月、水温25℃~30.5℃时,危害程度达到5%~10%。病鱼体色发黑,游动缓慢,外界刺激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鱼体消瘦。病鱼鳃盖内表皮充血发炎,腮上淡黄色黏液多,腮丝肿胀部分呈淡红色,并可见小出血点。
防治措施
用漂白粉先溶于水中,滤掉残渣,制成浸泡消毒水,浓度为10ppm。将网箱内的鱼全部浸泡3分钟~5分钟,然后移到10ppm~20ppm浓度的呋喃西林水溶液中浸泡3分钟~5分钟,隔天再消毒一次。严重者连续消毒3天。为防止缺氧,每消毒一批换水一次。
预防措施:盛料的饲料台用20ppm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或用40ppm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并定期曝晒。
竖鳞病在赤潮或污水污染后几天内,鱼体受伤时经皮肤感染易患此病。发病季节4月~12月,发病死亡率达60%,治疗不及时2天~3天内死亡。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当水质混浊时,病鱼在水面缓游,严重时呼吸困难。病鱼体发黑,受伤处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液体含血。当触及竖鳞处,鳞片脱落。病鱼的胸、腹和尾鳍基部出血,腹部膨大,腹腔内积腹水。病鱼皮肤、腮、肝、脾、肾和肠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
防治措施
用40ppm浓度的高锰酸钾擦洗患病处,然后把高锰酸钾液洗净,再用呋喃西林粉末涂在患处,每天1次~2次,3天~5天内治愈;用青霉素或链霉素15毫克/公斤~20毫克/公斤注射鱼体,一般一次可治愈。
预防方法:分网捕鱼时操作要小心,避免体表受伤。
肠炎病幼鱼受害时死亡率极高,水温18℃~30.5℃时流行,此病常与烂腮病并发。细菌性肠炎病的发生往往和水质恶化、饲料变质以及鱼类暴食有关。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体色黑,食欲差或不食。发病早期肠壁局部发炎,肠腔无食物,肠内黏液多。发病后期肠壁充血发炎呈红色,肠内只有淡黄色黏液,肛门红肿,有红色黏液从肛门流出。
防治措施
用呋喃噻唑3克/100公斤~5克/100公斤或氟哌酸5克/公斤~10克/100公斤与饲料拌匀,分上、下午2次投喂,连喂3天~6天,下料时投料量减半。
预防措施:饲料台用漂白粉或高锰酸钾消毒;变质饲料不投喂;定时、定量投喂,防止投料量不匀或暴食;改变养殖环境,换用新网箱,降低养殖密度。
气泡病5月~9月水温25℃~30.5℃时,幼鱼易发生气泡病。病鱼在水面作无定向的转动,12小时后体内有气泡鼓起,48小时后气泡增大到3倍以上。鼓起部分露出水面,太阳晒后体表变红,略有出血,不久即死亡。气泡病发病率低,一般发生在全长150毫米以下幼鱼,但病鱼死亡率高。
防治措施
在胸鳍末端处用5号针头斜插入体内3毫米~5毫米,排气治疗时将病鱼放入水中操作,可见气体从针孔排出,直至排完;饲料中加入酵母片10克/100公斤;饲料台洗净后曝晒或漂白粉消毒;不投变质饲料;防止鱼体运动时器官受伤。
湖蛭病在12月下旬至翌年5月上旬、水温6℃~22℃时易患此病,湖蛭寄生在鱼的胸鳍、腹鳍、眼、体侧和肛门等处引起病症。多数寄生在体表,少数虫体钻入体内。寄生率为100%,每尾鱼寄生3只以上,多者可达8只~10只。每10天捕捉一次,寄生虫再寄生率100%,但数量减少,每尾鱼寄生1只~3只。5月上旬仍有湖蛭寄生,寄生率仅10%,虫体数量1只/尾~2只/尾。5月中旬以后,没有湖蛭寄生。湖蛭寄生处的体表、肌肉、眼睛、肛门等组织器官受破坏,引起贫血和继发性感染,严重者鳞片脱落,伤口发炎。病鱼食量减少并在网底上摩擦引起受伤感染而呈红色,治疗不及时影响亲鱼性腺发育,严重者导致死亡。7
防治措施
定期捕捉湖蛭,鱼体表伤口用40ppm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后,再用呋喃西林粉末涂擦,轻者一次治愈,严重者2次;用漂白粉挂袋于网箱4个角落,水流在5厘米/秒以内时挂袋,每次连续3天,尤其是在小潮时要坚持挂袋;用淡水浸泡5分钟~10分钟;每100公斤海水加5克~6克盐,浸泡3分钟~4分钟。
主要价值食用每100克黄姑鱼能量137千卡蛋白质18.4克脂肪7克胆固醇166毫克硫胺素0.04毫克核黄素0.09毫克烟酸3.6毫克
维生素E1.09毫克钙94毫克磷196毫克钾282毫克钠101.9毫克镁29毫克铁0.9毫克锌0.61毫克硒63.6微克铜0.06毫克锰0.04毫克
以上数据参考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所著的《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以上数据仅供参考,不得用于其他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