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在铸件最后凝固处或冒口表面鼓出或起泡、重皮的现象。截面检查和金相检验可发现密集气孔、夹杂和密度小的新相集聚。2
菜花头的特征是钢锭顶部不规则地菜花头,形似菜花,所以又称为“菜花头”。菜花头的头部往往集中了气囊,其中充满着CO,N2,H2等气体,周围还聚集着偏析元素和硫化物等非金属夹杂。由钢锭头部冒出的钢液和凝固的钢锭头部不能焊合,会在轧制时出现掉头现象,因此菜花头部分必须切除,菜花头越多,切头率越高。
检验与鉴别外观检查、断面检查和金相检验。
形成过程造成菜花头的主要原因是凝固后期产生的气体不能排出,钢水的氧化性弱,模内钢液沸腾微弱,排气不足(形成的CO气泡没有足够的排出力量),封顶后钢锭中保留了过多的气体,当压力超过顶部凝固壳张力时,钢锭头部便会菜花头。在生产中,造成菜花头的具体原因是:沸腾钢过氧化,注温过高、注速过快、封顶不良;化学封顶的封顶剂加入量不足;低温钢封顶晚,渣量多,加封顶剂后未充分搅拌;瓶口模浇高不足、压塞后打水量不足;钢水面浮渣多未挑出,封顶后钢水从浮渣(凝固层薄弱)处冒出。3
原因分析1.金属液吸气严重,在浇注厚大铸件时气体析出上浮,集聚在铸件冒口或厚藏面上部。
2.金属液氧化严重,含有大量密度低的非金属夹杂物和易形成低熔点相的元素,在铸件凝固过程中随上浮气泡集聚在铸件厚大截面的上部或冒口中。
3.浇注速度的影响: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注速慢的钢锭坚壳带较厚,因为慢速浇注时,模内钢液静压力增加得慢,气泡容易生成和排出,所以注速越慢,坚壳带愈厚。相反,采用较大的注速会使气泡跑不出去,使蜂窝气泡带发展,钢锭上涨,坚壳带厚度下降,所以必须控制一个适当的注速。
4.注温影响:注温过高,氧发不出,沸腾微弱,使蜂窝气泡接近表面而成皮下气泡;注温过低,钢液粘稠,沸腾不良,翻大泡,也得不到理想的钢锭结构,而且注温过低易成短锭和菜花头。
所以必须控制一个合适的浇注温度,这个温度随钢种和车间条件(如炉子吨位、车间调度等等)的不同而不同。
防止措施1.采取防止产生析出性气孔和反应性气孔的措施。
2.采取防止夹渣,渣气孔、内渗物和外渗物的措施。
3.合理设计浇冒口系统,使缺陷上浮集聚在冒口中。
4.钢锭模要经过充分的清理、除锈、除潮。
5.控制好注温注速,避免沸腾、喷溅或结皮翻折。
6.充分注意浇注及冶炼系统的清洁干燥。
7.选择适当的固体渣(应保证干燥)或液体渣料进行保护
补救措施出现这种缺陷,表明金属液严重氧化,吸气,含有大量夹杂物和气孔,且合金成分有可能不合格,一般应判废。若缺陷产生在冒口中,经探伤表明铸件内无气孔和夹杂物类缺陷,且化学分析表明铸件成分合格,则应视为合格。但一般情况下,选种情况是很少有的。因此,凡发现这种缺陷,一般都判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