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袋蛾,Clania vartegata Snellen,是鳞翅目蓑蛾科窠蓑蛾属的一种食性多样的害虫。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省。已记录的寄主植物有法桐、枫杨、柳树、榆树、柏树、槐树、银杏、油茶、茶树、栎树、梨树、枇杷及玉米、棉花等多种林木、果树和农作物。以蔷薇科、豆科、杨柳科、胡桃科及悬铃木科植物受害最重,幼虫取食树叶、嫩枝及幼果,大发生时可将全部树叶吃光,是灾害性害虫。
形态特征成虫
雌雄异形。雌成虫无翅,乳白色,肥胖呈蛆状,头小、黑色、圆形,触角退化为短刺状,棕褐色,口器退化,胸足短小,腹部8节均有黄色硬皮板,节间生黄色鳞状细毛。雄虫有翅,翅展26~33毫米,体黑褐色,触角羽状,前、后翅均有褐色鳞毛,前翅有4~5个透明斑。
卵
椭圆形,淡黄色。
幼虫
雌幼虫较肥大,黑褐色,胸足发达,胸背板角质,污白色,中部有两条明显的棕色斑纹,雄幼虫较瘦小,色较淡,呈黄褐色。
蛹
雌蛹黑褐色,体长22~33毫米,无触角及翅;雄蛹黄褐色,体细长,17~20毫米,前翅、触角、口器均很明显。 危害板栗的袋蛾类害虫除大袋蛾外,还有茶袋蛾、白袋蛾、小袋蛾等。
生物学特性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护囊内越冬。次年4月下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至6月羽化成虫,雄成虫羽化略早。交尾后,雌成虫将卵产于护囊内,产卵后雌成虫干缩死亡。卵于6月中旬开始孵化,孵化后的幼虫在护囊内停留1~2天,然后自囊口处爬出,随风扩散。幼虫取食后便缀取叶片及少量枝梗作护囊。幼虫迁移时均负囊而行,取食时只将头胸露出。幼虫有明显的向光性,多在树冠顶部及外围危害2。
发生规律在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等地1年发生1代,南京和南昌极少数发生2代,广州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中挂在树枝梢上越冬。在郑州地区,翌年4月中下旬幼虫恢复活动,但不取食。雄虫5月中旬开始化蛹,雌虫5月下旬开始化蛹,雄成虫和雌成虫分别于5月下旬及6月上旬羽化,并开始交尾产卵。6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孵化盛期,8月上中旬食害剧烈,9月上旬幼虫开始老熟越冬。成虫羽化一般在傍晚前后,雄蛾在黄昏时刻比较活跃,有趋光性,以夜间8~9点诱到的雄蛾最多,约占全夜诱获量的80%。雌虫终生栖息于袋囊中,雄成虫从雌虫袋囊下端孔口伸入交尾器进行交配。雌虫产卵于袋囊中,每1雌虫可产卵2000~3 000粒,最多可达5000余粒。初孵幼虫自袋囊中爬出,群集于周围叶片上,后吐丝下垂,顺风传布蔓延,4级风可顺风飘落500米以外。以丝撮叶或少量枝梗营造囊护体,幼虫隐匿囊中,袋囊随虫龄不断增大,取食迁移时均负囊活动,故有袋蛾和避债蛾之称。3龄后,食叶穿孔或仅留叶脉。幼虫昼夜取食,以夜晚食害最凶,严重时可听到沙沙的食叶声。在安徽合肥各虫。
卵期17~22天,幼虫期210~240天,雌蛹期12天,雄蛹期24~33天,雌成虫寿命12~19天,雄2~3天。在江西南昌,卵期平均21.5天,雌幼虫发育期320天,雄300天;雌蛹期17天,雄40.7天,雌成虫寿命14天,雄4.7天。 该虫一般在干旱年份最易猖獗成灾,6~8月总降水量在300毫米以下时,将会大量发生,在509毫米以上时发生少,不易成灾。主要是降水后空气湿度大,影响幼虫的孵化并易引起罹病死亡。在其喜食的二球悬铃木、泡桐等四旁林木及苗圃、栗园、茶园内常危害猖獗。
种群分布主要分布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省。
防治方法(1)人工摘除虫袋,杀死幼虫。
(2)加强预测预报,及时喷药防治。
(3)3龄以下幼虫喷80.0%的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0%的锌硫磷1000倍液,或50.0%的速灭杀丁3000倍液毒杀。
(4)幼虫3龄前打孔注药,在树干基部侧根上钻6.0cm深孔3~5个,注入40%的久效磷或50.0%的甲胺磷2.0~5.0mL,内吸后毒杀,也可在树干基部穴施呋喃丹毒杀。
(5)保护益鸟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