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虫卵卵呈纺锤形,无卵盖,一端具有棘样小棘。从尿中排出的成熟卵,其内含有毛蚴。卵的大小变异很大,长80185um,大多数为100~153Hm;宽40-70μm,大多数为43-53μm。端刺长66-15um。在扫描电镜下,卵壳表面具有棘状的微棘,但不如曼氏血吸虫卵尖锐;在透射电镜下,卵壳呈双层结构,内外两层相互紧贴。内层薄,电子密度高度致密;外层厚,中等电子致密。在外层的表面有规则地分布着许多微棘,微棘平均大小为022m×0.05um。偶尔在卵壳上可见微孔结构。
成熟虫卵随宿主尿液或粪便排出体外,未排出的虫卵在宿主体内2-3周内死亡。自溶产物可在数日或数月内清除出体外,但钙化的卵壳可在宿主体内存在数月或数年。虫卵入水后,可在低渗透压、灯光和15-30℃温度条件下卿化出毛蚴。在>30℃灯光条件下,埃及血吸虫卵可在纯尿中孵化;将虫卵置于添加抗生素(防止细菌攻击)的普通盐水中于黑暗冰上保存,可抑制虫卵卿化一周以上。研究显示,多种因素均可影响虫卵孵化出毛蚴。2
发现在1970年初开始发现埃及血吸虫;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30年期间,该流行区血吸虫种群已发生显著变化,埃及血吸虫通过渐渗杂交已完全取代了间插血吸虫。实验室研究证明,埃及血吸虫与间插血吸虫之间可进行杂交,其杂交代均能以福氏小泡螺和截形小泡螺为中间宿主。杂交结果显示,雄性间插血吸虫与雌性埃及血吸虫的配对比率明显高于雌性间插血吸虫与雄性埃及血吸虫的配对比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同工酶分析可鉴别出埃及血吸虫、间插血吸虫及它们的杂交代间的差异。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Webster等采用G6PD等电点聚焦电泳对于喀麦隆西南部流行区血吸虫种群变化进行研究。
研究分别从Kumba(1990年)、Loum(1990年、1999年和2000年)、Barombi Mbo(1999年)地区患病儿童及Loum(1990年)和Barombi Kotto(1999年)地区感染螺采集8个血吸虫自然感染株及1个实验室传代埃及血吸虫纯种株、1个实验室传代间插血吸虫纯种株及其两者杂交一代和杂交二代虫株。取各株成虫进行G6PD等电点聚焦电泳,结果发现:埃及血吸虫和间插血吸虫及其杂交重组体间的电泳条带各不相同,杂交株呈现特异性电泳条带差异。结果提示在Kumba地区(1990年)血吸虫杂交重组体占100%;Loum地区1990年重组体占30%,1999年重组体占12.5%,2000年重组体占10%,其余为埃及血吸虫。
生活史埃及血吸虫生活史包括2个阶段,即在终宿主(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完成的有性生殖世代和在中间宿主螺体内完成的无性世代,经过成虫、虫卵、毛蚴、胞蚴、尾蚴及童虫6个阶段。埃及血吸虫生活史始于虫卵从感染的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排至淡水中,虫卵孵化出毛蚴,毛蚴在水中自由游动,遇到合适的中间宿主小泡螺时,即利用纤毛摆动、虫体伸缩及头腺分泌物和溶组织作用而钻入螺体内。毛蚴侵入小泡螺后,体表纤毛脱落,胚细胞分裂形成充满胚细胞的母胞蚴。母胞蚴体内的胚细胞经过分裂、增殖进而形成子胞蚴。子胞蚴具有运动性,发育成熟后自母胞蚴内逸出,并移行至螺体各组织,后继续发育为尾蚴。尾蚴分批从小泡螺体内逸出。尾蚴自螺体内逸出后,常在水体表层自由游动,当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与含有尾蚴的水(疫水)接触时,尾蚴利用其腹吸盘前后两组穿刺腺的分泌物及尾部的摆动和体部的伸缩,迅速钻入宿主皮肤并脱去尾部转为童虫。童虫侵人小静脉或淋巴管,随血流或淋巴液到右心、肺血管,最后到达肝脏。在肝内门静脉中发育成长,约经20d发育为性成熟成虫。成虫雌雄合抱逆血流移行至肠系膜下静脉、痔上静脉,有时停留在直肠静脉内,多数成虫通过痔静脉与会阴部静脉至膀胱静脉与盆腔静脉丛产卵,少数也可在直肠与肠系膜下静脉内产卵。所产虫卵主要沉积在膀胱壁、输尿管、睾丸鞘膜、附睾、阴囊、精索等泌尿和生殖器官内,还有少量会沉积于肝脏及结肠等组织。虫卵成熟后,膀胱黏膜内的虫卵落入膀胱腔内随宿主尿液排出体外,不能排出的虫卵沉积在局部组织中逐渐死亡。2
鉴别诊断埃及血吸虫病是非洲地区的常见病。其虫卵主要滞留于膀胱,常引起血尿(以排尿终期血尿为多)、脓尿、尿急、尿濒、排尿困难、腹痛等症状,易误诊为泌尿系感 染、尿路结石、血尿待查,急性兰尾炎、慢性兰尾炎、肠痉挛、胃肠功能紊乱等。3 埃及血吸虫病临床症状复杂,主要需与泌尿系统疾病,如肾结石、肾炎、肾结核、膀胱癌,膀胱炎等鉴别。与上述泌尿系统疾病作鉴别时,一方面可根据患者的发病史,如有无进入血吸虫流行区等。另一方面通过临床表现也可与部分疾病区别,如埃及血吸虫病与大多泌尿系统疾病都有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但肾结石患者常可出现绞痛或钝痛以及排尿时可有沙石排出。肾结核患者除了泌尿系统的症状之外,还有结核病的发热、食欲不振、乏力、盗汗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