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裂头绦虫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裂头绦虫是裂头科假叶目的一种绦虫。成虫外形和结构均与曼氏迭宫绦虫相似,但虫体较长大,可长达10mm,最宽处20mm,具有3000-4000个节片。头节细小,呈匙形,长2-3mm,宽0.7-1.0mm,其背、腹侧各有一条较窄而深凹的吸槽,颈部细长。成节的宽度显著大于长度,为宽扁的矩形。睾丸数较多,为750-800个,雄性生殖孔和阴道外口共同开口于节片前部腹面的生殖腔。子宫蟠曲呈玫瑰花状,开口于生殖腔之后,孕节长2-4mm,宽10-12mm,最宽20mm,但末端孕节长宽相近。孕节的结构与成节基本相同。

简介裂头科绦虫总称裂头绦虫。裂头科隶属于假叶目。据 Wardle和 Mcleod,裂头科共包括18属,我国报告有6属,即双线属( Digamma)、舌头属(Lig-ula)、槽裂属( bothridium)、二叶槽属( Diphyllobothrium)、迭宫属( Spirometra)及裂头属( Dibothriocephalu)。其中仅迭宫属及裂头属中的虫种寄生人体致病1。

别名阔节裂头绦虫。

寄生成虫主要寄生于犬科食肉动物,也可寄生于人,裂头蚴寄生于各种鱼类。

形态虫卵近卵圆形,长55~76μm,宽41~56μm,呈浅灰褐色,卵壳较厚,一端有明显的卵盖,另一端有一小棘;虫卵排出时,卵内胚胎已开始发育。

生活史阔节裂头绦虫的生活史也与曼氏迭宫绦虫大致相同。不同点在于其第二中间宿主是鱼类,人是主要的终宿主。

成虫寄生在人,以及犬、猫、熊、狐、猪等动物的小肠内。虫卵随宿主粪便排出后,在15~25℃的水中,经过7~15天的发育,孵出钩球蚴。钩球蚴能在水中生存数日,并能耐受一定低温。当钩球蚴被剑水蚤吞食后,即在其血腔内经过2~3周的发育成为原尾蚴。当受感染的剑水蚤被小鱼或幼鱼吞食后,原尾蚴即可在鱼的肌肉、性腺、卵及肝等内脏发育为裂头蚴,裂头蚴并可随着鱼卵排出。当大的肉食鱼类吞食小鱼或鱼卵后,裂头蚴可侵入大鱼的肌肉和组织内继续生存。直到终宿主食入带裂头蚴的鱼时,裂头蚴方能在其肠内经5~6周发育,长为成虫。成虫在终宿主体内估计可活5~13年。

致病与诊断由于成虫在人体肠内寄生部位不引起特殊病理变化,多数感染者并无明显症状,仅间或有疲倦、乏力、四肢麻木、腹泻或便秘以及饥饿感、嗜食盐等较轻微症状。但有时虫体可扭结成团,导致肠道、胆道口阻塞,甚至出现肠穿孔等。另外,还有阔节裂头蚴在人肺部和腹膜外寄生的报告。约有2%的阔节裂头绦虫病人并发绦虫性贫血,这可能是由于与造血机能有关的维生素B12被绦虫大量吸收,或绦虫代谢产物损害了宿主的造血机能的缘故。患者除有一般恶性贫血的表现外,常出现感觉异常、运动失调、深部感觉缺失等神经紊乱现象,严重者甚至失去工作能力。与一般恶性贫血不同之处还在于患者胃分泌液中含有内因子和游离酸,而且一旦驱虫后贫血即很快好转。

实验诊断在于从患者粪便中检获虫卵。

预防措施人体感染都是由于误食了生的或未熟的含裂头蚴的鱼所致。不同国家和民族虽食鱼方式不同,但喜吃生鱼及
鱼片,或用少量盐腌、烟熏的鱼肉或鱼卵、果汁浸鱼以及在烹制鱼过程中尝味等都极易受感染。流行地区人类污染河湖等水源也是造成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防治关键在于宣传教育,改变不卫生的食鱼习惯,不吃生鱼或未熟的鱼。加强对犬、猫等动物的管理,避免其粪便污染河湖水。驱虫方法同其他绦虫,对并发贫血者还应补充维生素B12予以治疗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