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杏球坚蚧壳虫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杏球坚蚧壳虫是属于同翅目蚧壳虫科的一种昆虫。杏球坚蚧壳虫以雌成虫或若虫群集固定在枝干上吸食树液。雌成虫蚧壳半球形,长3-3.5毫米,初为黄褐色较柔软,后逐渐变硬呈赤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和小刻点。腹面与枝干接合处有白色蜡粉。

形态特征雌成虫具花椒粒状的半球形蚧壳,密集附着在枝条上,初期柔软、棕黄色,后变为硬壳、紫褐色,表面有光泽及小刻点,直径3毫米左右,雄成虫体长1.2毫米,翅展约2毫米,头部赤褐色,腹部淡黄褐色,末端有交尾器一根,蚧壳长椭圆形1。

卵期为椭圆形,白色半透明,近孵化时粉红色,长0.3毫米。

若虫期长椭圆形,背面浓褐色,有黄白色花纹,腹面淡褐色,触角、足完全,有尾毛两根。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一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背阴面裂缝处越冬,虫体上覆有白色腊质,数量大时结一层白霜,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若虫自白色腊壳中爬出,转移到小枝上,口器固定在枝条组织内吸食汁液,即不再活动,固着后雌雄开始分化,雌虫体上分泌出腊质,并逐渐膨大,形成球形介壳,初期体软,并分泌密质粘液,后期变硬,雄虫脱皮一次,然后分泌腊质,形成介壳,在其中化蛹,4月份羽化为成虫,与雌虫交尾后死亡,受精雌虫于5月上旬开始在介壳下产卵,每雌虫可产卵600-700粒,卵期一周,5月下旬6月上旬孵化的若虫由母体下爬出,四处蔓延到叶上(叶背比叶面多),将口器固定在叶肉组织中,吸食汁液为害,落叶前若虫转移到枝干上分泌白色腊质,脱一次皮后即在脱皮壳中越冬。

为害若虫和雌成虫附着在枝杆上吸食汁液,被害枝生长衰弱,严重时枯死。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害最重2。

防治方法(1)早春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小幼虫,河北省怀来县用3度石硫合剂,加200倍砒酸铅(现配现用),成本低,效果好。

(2)萌芽至花蕾露红时,越冬若虫自蜡质壳内爬出转移时喷3度石硫合剂或对硫磷乳剂2000倍液。

(3)若虫孵化盛期(5月下6月上)喷克蚧灵、蚧光、蚧达的混合液防治效果较好或喷2.5%溴氰菊脂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或0.3-0.5度石硫合剂。

(4)人工刷除介壳,应在雌虫尚未产卵或卵未孵化前刷除。

(5)树干涂药环:5月下旬-6月上旬,刮去15-20厘米树干老皮,涂40%氧化乐果3-5倍液;25%久效磷50倍液;40%甲胺磷5-10倍液,涂后用塑料布包扎。

(6)保护天敌:黑缘红瓢虫的成虫捕食蚧壳虫若虫,幼虫捕食蚧壳虫的雌成虫,应注意保护利用,一般秋末可人工设置瓢虫的越冬场所,生长季节避免喷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敦华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