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威胁海关的不光病毒:加拿大进口原木中连续检出林木害虫

科学辟谣
科学·解读;热点·解析;流言·解释。
收藏

疫情期间,出口国货物管理难以维持往常水准。严防国际间人员往来和进口商品带来的各类风险,小心从来不为过。

作者 | 刘强 日本名古屋大学
责编 | 高佩雯
北京疫情卷土重来,引发一波对进口食物的关注。其实除了食物,进出口风险一直存在,威胁海关的不光有病毒,还有各种害虫。比如,住在“家里”就被抬到中国的各种蛀木虫。
今年1到4月间,中国石家庄、南京、上海、大连、深圳等多个城市的海关,从进口加拿大原木中多次检出天牛、小蠹等活体检疫性林木害虫。
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事回应称:为防范这些害虫传入,按照中国相关检疫法律法规,中方对相关原木进行了除害处理。同时根据国际标准,中国主管部门及时向加方通报了不合格情况,要求加方调査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加拿大进口木材约占中国市场份额10%
虽然疫情流行,但国际贸易并未停止。进口原材料加工成产品或半成品出口(进料加工),是中国重要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木材加工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
因为涉及本国森林资源保护,原木出口受国家严格管控。中国森林面积占全球第五,以前没有外汇的时候也砍树出口,现在则完全禁止,鼓励进口。
在国际上,原木主要用于深加工,产业有木质家具、木质地板等。近年来,还有少量日本企业在推广木造都市(木质多层建筑),也有些东南亚和非洲特有的红木、梨花木等名贵硬木,用于古建筑修复等领域。
由于中国制造家具、胶合板等很有价格优势,所以很多地方形成了产业集群(珠三角一带),大型家具品牌商如宜家、无印良品等,都直接发设计图来华采购,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产业链。产品不仅供国人消费,也远销国外。
使用进口木材填补国内木材缺口,也让中国从那个砍树制作一次性筷子出口的“傻大憨”,摇身一变成为世界最大的木材进口国,也是最大的原木转化为高附加值商品的出口国。
加拿大地广人稀,森林资源极度丰富,林业产业发达,和我国的林业资源高度互补。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两国以原木为代表的林产品贸易蓬勃发展。
数据显示,从加拿大进口的未加工木材和锯材,约占我国木材市场份额的十分之一。疫情来袭也未能阻断两国贸易往来。

进口原木中检出活害虫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开消息,从加拿大进口原木中检出的林木害虫,包括天牛、小蠹等。其他来自北美的原木中,也连续检出生物虫害。
数月前,黄埔海关在一批从北美进口至沙田口岸的白冷杉原木中,截获有害生物皱翅白点墨天牛。这种天牛在国内尚未有分布。该虫主要取食树枝皮层,引起枝条死亡变红,主要分布于美国和加拿大,重点寄主包括赤松、云杉、香脂冷杉、松木等针叶树木。皱翅白点墨天牛危害性较大,一旦传入定殖,对我国林业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可能产生重大破坏性影响。

随后,南京海关隶属江阴海关在一批来自加拿大的进口原木中发现数十头白蜡窄吉丁活成虫。该虫主要危害木樨科梫属树木,幼虫会在树木的韧皮部、形成层和木质部浅层蛀食,切断树木的营养输导组织,导致树木衰弱甚至死亡。
紧接着,大窑湾海关在一批来自境外的货物的木质包装中检出松材线虫。该虫被称为“松树癌症”,可以危害70种针叶树,其病害可导致松属树种遭遇毁灭性灾害,具有易传播、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防治难等特点,是世界级别的森林病害。该虫原产北美洲,在美国、加拿大均有分布,北美很多松树种已对其病害进化出免疫或高抗病性,不至于对森林造成严重破坏,但对于北美以外的松种,则是致命的。
最近的一次是宁波海关所属北仑海关,工作人员在一批进境南方松原木中,截获15头南部松齿小蠹成虫。该小蠹科主要分布于美国、加拿大东部和澳大利亚,是一种重要的林木害虫,中国目前无分布报道。它们主要为害针叶林,成虫在入侵的同时会携带大量真菌,在木质部内蔓延危害,阻碍树液的流动,加速树木的死亡。与在北美洲情况不同的是,它不仅攻击衰弱的树木,也攻击健康树木,一旦传入,可对森林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海关部门已对所有“危险货物”进行检疫性除害处理,严防虫害传播扩散。
生物检疫,任何时候都不可放松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国人对优质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农林产品进口规模日增。活体生物防疫作为进境检测重要项目,关系到国家生物生态安全,是中国海关工作的重点。
在此次密集检出加拿大进口原木生物虫害之前,原产加拿大的油菜籽在数月前也出现过类似问题,对我国进口业务造成巨额损失。
眼下北美地区疫情形势严峻,又面临种族矛盾导致的严重社会动荡,其出口货物的消杀管理和检疫工作很难维持往常水准,客观上给我国入关检疫工作增加了难度。
一方面,我们期望加方与我们相向而行,切实完善检疫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要筑牢国门,加强检疫力度,保证我国生物安全不受新的冲击。
无论现在,还是将来,严防国际间人员往来和进口商品带来的各类风险,小心从来不为过。
-end-

文章由“科学辟谣平台”(ID:Science_Facts)公众号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容资源由项目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