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乌伦古中华鼠兔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乌伦古中华鼠兔(Sinolagomys ulungurensis sp.nov.)1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属通称为鼠兔,又名鸣声鼠、石兔。中华鼠兔特别是乌伦古种,与中新世亚洲跑兔(Bellatona)和非洲的肯尼亚鼠兔(Kenyalagomys)有较接近的牙齿形态。

外形特征兔形目,鼠兔科,鼠兔属通称为鼠兔,又名鸣声鼠、石兔。外形略似鼠类,耳短而圆,尾仅留残迹,隐于毛被内。因牙齿结构(如具两对上门齿)、摄食方式和行为等与兔子相像,故而得名2。

鼠兔的外形酷似兔子,身材和神态又很像鼠类,其体型小,体长10.2~30.2厘米,耳长1.62~3.81厘米;后肢比前肢略长或接近等长;头骨上面无眶上突;上颚每侧只有2枚臼齿。雄性无阴囊,雌兽有乳头2~3对;全身毛浓密柔软,底绒丰厚,与它们生活在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有关;毛呈沙黄、灰褐、茶褐、浅红、红棕和棕褐色2。

分布范围中华鼠兔属是步林 (Bohlin,1937) 在记述甘肃党河晚渐新世哺乳类时建立,后来在内蒙、宁夏、新疆、青海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中、晚渐新世和早中新世地层中也先后找到中华鼠兔化石但材料都不多1。

1982年,在新疆乌伦古河北岸的晚渐新世索索泉组中找到相当数量的上、下颌标本,绝大部分标本采自吃巴尔我义地点(野外地点编号为 82503) ,在木纳腊阿尕什(野外地点编号为82511)也找到少量标本。索索泉组中兔形类化石在数量上虽多,但仅代表一种鼠兔类,尚未发现其他类型的兔形类出现这一情况1。

鼠兔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附近和亚洲中部的高原或山地,也分布于亚洲东北部、北美洲西部和欧洲。鼠兔属北美洲有2种,即北美鼠兔和斑颈鼠兔;欧洲有1种,即高山鼠兔,其余全部集中于亚洲2。

鼠兔仅包括30个种类,其中有24个种别被发现存在于中国境内,10个种别只在中国才有,其中9种是西藏特有种。为现生鼠兔的分布大区与演化中心2。

鼠兔栖息于各种草原、山地林缘和裸崖。在亚洲,栖息于海拔1200~5150米间;在北美,栖息于海拔90~4200米间,一般挖洞或利用天然石隙群栖。白天活动,常发出尖叫声,以短距离跳跃的方式跑动2。

祖先化石新第三纪欧洲鼠兔化石最多,亚洲次之。中国内蒙古中新世的美兔(Bellatona),可能为鼠兔(Ochotona)的祖先,非洲仅发现两属中新世鼠兔,之后绝迹。鼠兔类从未到达南美。饶有兴趣的是1979年8月在北极地区的中新世地层中发现了最大的鼠兔,头骨长达72.2毫米2。

生活习性鼠兔的名字“pika”这个单词来自于西伯利亚的通古斯人所使用的试图模拟其叫声的一个方言词( peeka'-)。大多数的鼠兔只栖息于高而偏远的山上或者荒野地区,成为尚未开发的大自然的象征3。

鼠兔一般在白天活动,只有小鼠免主要在夜晚活动。它们并不冬眠,对它们所栖息的寒冷的高山环境适应良好;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美洲鼠兔能够整天都活动,而生活在低海拔(在那里它们的体温比较高)地区的仅在黎明或者黄昏从它们的藏身处出来活动;喜马拉雅诸种也表现出这种倾向。灰鼠兔在早晨和晚上活动,生活在较凉爽的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而火耳鼠则在正午的太阳下晒太阳3。

鼠兔或者生活在岩石间、或者在开阔的草地、大草原中挖掘洞穴。阿富汗鼠兔和中亚鼠兔处于使用洞穴和不使用洞穴之间,但是它们的生命历程与那些挖掘洞穴的鼠兔十分近似。几乎在生物学上的每一个方面都可以把鼠兔明确地划分为岩栖类和打洞类。岩栖鼠兔的繁殖率很低,每窝产崽少而每年又只产很少的348几窝。例如,大多数的美洲鼠兔每年大多有1窝的2只幼崽能够成功地活到断奶。相反,打洞鼠兔的雌性堪称产崽“机器”一些种每年可产多达5胎,每胎最高可达幼崽3。

种群分类藏鼠兔藏鼠兔分布于中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高山灌丛、草丛等地带,一般在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可达4000多米。它的体长为11~16厘米,体重为44~63克。耳壳背面黑褐色,内面棕黑色。体毛主要为棕黑色,腹面为灰白色。藏鼠兔以植物为食,昼夜均活动。它的洞系复杂,出口多达5~6个,一般开于草垛和树根处。洞口椭圆形,直径约4~4.5厘米。在落叶松林和高山灌丛,洞道多利用石块的缝隙,洞口和洞道很不规则,洞口入土一般是斜向的,因石块大小不同,形状、排列也不相同24。
洞穴
藏鼠兔的洞穴一般可分三类,每种洞穴均有不同的用途。第一类是复杂洞穴,常集群分布在灌丛处,洞系较为规则,洞口入土有垂直的、有斜向的,斜度大小不一;由洞口出土后洞道与地面平行,再分叉蜿蜒通至各个洞口,长度达350厘米,分叉长100厘米以上,洞道平均直径8~10米,距地表面约6~8厘米。第二类为简单洞穴,有2~3个洞口,洞道较短,约100~150厘米。距地表面5~7厘米,常有1~2个分支,每分支上盲道较少。这种洞穴常分布在复杂洞穴之间。第三类是临时洞穴,极简单,一般只有一个出口,一个盲端。洞道长度约70~110厘米,直径不规则,为临时避敌之用。这类洞穴数量极少。由于在高山永冻层不到1米的地带,藏鼠兔不可能把洞穴挖得很深,所以分散的洞穴系统使它们可以拥有广阔的觅食范围,而且在危险的时候能及时躲入最近的洞穴里24。
觅食
藏鼠兔很容易受到几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它们不会离开自己安全的洞穴太远。藏鼠兔的觅食行为受天敌的影响很大。首先,它宁可在洞穴附近过牧的草场觅食,也不远离洞穴到比较丰美的草场觅食。其次,最容易遭到攻击的年幼个体比成年个体的活动范围更加靠近自己的洞穴。怀孕的雌兽因需要更多的食物,才不得不扩大觅食范围,但离洞穴越远,遭到捕食的风险也越大。有趣的是,当科学家在藏鼠兔的栖息地摆上一排狭长的石块作为它们应对捕食的避难所时,它们就敢于到离洞穴更远的地方去觅食了。显然,藏鼠兔在觅食时必须防范被其他动物吃掉,有时为了安全就不得不牺牲一些能量收益。这种权衡可以借助多种方式实现。一种方式是尽可能减少觅食时间,由于觅食时很难同时监视捕食者,因此被捕食的风险将随着觅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另一种方式是选择到安全的地点觅食,哪怕那里的食物并不太丰富24。

高原鼠兔高原鼠兔(Ochotona Alpina Pallas),又称为黑唇鼠兔,体型较小,长约160毫米。耳小而圆,上下唇缘黑褐色,体毛暗沙黄色,以禾本科及豆科植物为食,易造成草场鼠害和草原退化和沙化24。
分布
高原鼠兔主要分布于西藏高原,青海、甘南、川西、南疆、滇北高原等地也有分布,它最喜欢栖居在气候比较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宽谷、滩地和坡麓地带的草甸草原中24。
高原鼠兔是草食性鼠类,最爱吃优良牧草的芽、叶、茎、花、种子及根,平均日食鲜草77.3克,它们是草原上一种既机灵、又狡猾的害鼠,当草场上的优良牧草被啃食殆尽,成为一片废地时,就迁居他地,重新开辟一块活动场所24。
洞穴
高原鼠兔为群栖穴居生活,大都成对居住。其洞穴比较复杂,大体上可分为复杂洞和简单洞两类:复杂洞为鼠兔栖居和繁殖的主要洞穴。有洞口3~5个,洞口前呈扇形土丘。各洞口间有交织成网状的跑道。洞口为椭圆形,洞深25~45厘米,洞道弯曲多枝,总长在六米以上,内有粪坑和巢室;简单洞,多为临时洞,是鼠兔临时停留隐蔽之所,一般洞口只有一个,洞道较短而无巢室。在鼠兔居住区内常有一些无鼠居住的废弃洞。在无鼠居住的废弃洞外面,土丘上无新土和脚印,洞口里多有陈粪、腐草、蛛丝等,冬季洞口壁上无冻霜和冰屑;有鼠居住的洞口外面有新土丘、脚印,洞口光滑、湿润,冬季洞口壁上有霜和冰屑24。
繁殖
高原鼠兔两年繁殖一次到两次,在气候较暖的地区当年生的幼鼠就能参与繁殖,每胎2~8只。它们常年昼夜活动,不冬眠,在寒冬腊月,地面温度降低到-20℃时,仍能照常出洞觅食。每当夏季来临,高原鼠兔活动更为频繁、猖撅,有的能跑到数百米远的地方去觅食24。

大耳鼠兔大耳鼠兔(Ochtona Macrotis Gunther),又称为大耳啼鼠、鸣声鼠、啼兔。
形态特征
大耳鼠兔是分布于中国鼠兔中最大的一种,体长150~200毫米,外形粗壮,耳圆大,无白色毛边,其长可达30毫米左右。吻侧须极长,后伸可达前肢后方。后肢稍长于前肢,足垫小。夏毛体背由吻端经颈、背部至臀部均为红棕色,毛基灰黑色,毛尖红棕色;背部灰棕黄色,背部中央毛尖黑色,致使背中央毛色较为深暗;颈背有一小块暗黄色毛;耳壳内外侧密被纯黄棕色短毛,前侧方有一小束淡色长毛;体腹面与四肢内侧白毛,毛基暗灰色,所以腹部常呈污白色;颈下与胸部中央,有时出现少许棕色毛;前、后足背灰色。头骨较粗短,颅全长不超过45毫米,从背面观其轮廓弧度很大;鼻骨前1/3处略膨大,鼻骨后部外缘平行;额骨前部宽平,有一对卵圆孔,孔上盖有一层透明黄膜;额后部隆起,为头骨最高处;顶骨前部隆起、后部低平,顶间骨前窄后宽,略成三角形,颧弓不十分外凸,两侧几乎平行。门齿孔与腭孔愈合为一个大孔,孔的边缘平滑无波折,黎骨露于外方。听泡很大14。
生态特征
栖息于河谷陡岸、裸岩峭壁上的裂隙。有时在芨芨草丛的根部挖洞筑穴。单体独居,不形成复杂的洞群。白天常在峭壁、裸岩、岩石上活动。性好动、活泼、行动十分敏捷、灵活。以禾本科、莎草科、藜科、蒿草及苔藓等植物为食。冬不蛰眠,夏秋常备干草准备冬用。天敌主要有艾鼬、狐、狼、鹰、雕等2。
分布范围
中国省内分布于河西走廊各县、甘南、夏河、碌曲、玛曲、临潭、卓尼和永登以及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国外分布于尼泊尔和苏联2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江松敏 - 副教授 -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