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虎别名西伯利亚虎、阿穆尔虎、阿尔泰虎、乌苏里虎、满洲虎、北亚虎、远东虎、朝鲜虎。1起源于亚洲东北部,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有三百万年进化史。东北虎是现存体型最大的肉食性猫科动物,野生东北虎体长可达2.8米,尾长约1米,全长3.8米,最大体重350千克。强悍凶猛,与其它虎种相比,个体最大,体色最美,故有“百兽之王”之美称。
形态特征东北虎体色夏毛棕黄色,冬毛淡黄色,毛厚,不畏寒冷: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两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有数条黑色横纹,中间条纹串通,极似“王”字,故有“万兽之王”和“森林之王”等美称。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一块白斑。成年雄性东北虎的体重平均为300千克,而雌性体重平均为170千克。成年雄性东北虎身长3.3米,雌虎则约为2.5米,是现存最大的猫科动物。1
生活习性东北虎栖居于海拔500—1200米的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不善爬树,很少袭击人类。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在岩洞或草丛中休息。常以野猪、马鹿、梅花鹿、驼鹿、兔、狍子、青鼬、獾、狐狸等动物为食,偶尔捕食蛇类和鱼类,甚至连棕熊、黑熊、豹、狼、猞猁等食肉动物也可成为它的猎物,也吃松子、胡桃、榛子、覆盆子等野果。
繁殖东北虎雌虎孕期约3个月,多在春夏之交或夏季产仔,每胎产2—4仔,约两年产一次仔,4岁性成熟,寿命15—20年。人工养殖可以达到20年左右甚至30多年。
分布东北虎分布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朝鲜和中国东北等地,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对于所处地区的生态系统有着调控、调节生态平衡和物种平衡的作用。
现状资料显示,在二十世纪初,我国长白山地区的东北虎有百头之多,但由于后来大面积砍伐森林,大量捕杀食草动物,处于食物链顶端的东北虎的食物被剥夺,生活环境逐渐被破坏,数量开始减少;此外,人类为取虎骨、虎皮乱捕滥杀的行为,更是直接造成东北虎数量的急剧减少。野生东北虎在中国的分布已退至松花江南岸,集中在乌苏里江和图们江流域的中俄边境地带,数量仅十只左右。
野生东北虎的保护与研究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政府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公布了有关保护东北虎的规定,六十年代又再次重申,八十年代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东北虎被列为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因森林砍伐、猎捕虎皮以及虎骨药用造成数量减少,国家已规定严格保护办法,恢复野生东北虎栖息环境,在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确立9个野生东北虎保护优先区,目前人工饲养东北虎约有数千只。
2016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由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政府联合上报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7年8月19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在长春挂牌成立。2017年9月13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绥阳局、穆棱局、东京城局、东宁局挂牌成立。2
价值生态价值东北虎具有自己独特生态价值。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越高,物种越丰富,这个系统越稳定;反之,系统就变得越脆弱,越容易发生灾难性的变化。因此,不只是东北虎,处于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任何物种都具有各自调控、调节生态平衡和物种平衡的作用。
基因价值很多动物身上都具有某方面非常优秀的基因,如果这个物种消失了,它具有的优秀基因也就消失了,这对人类来讲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美学价值东北虎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在中国,文学、绘画等方面的艺术作品中有很多关于虎的描写。如果这种动物灭绝了,对中国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来讲是一个缺损。
另外东北虎是现存虎类中个体最大、体色最美的一种,具有很高观赏价值。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江松敏 - 副教授 -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