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鸟纲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鸟纲是脊椎动物亚门的一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翼,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仅保留右体动脉弓,左体动脉弓退化。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我国的鸟类分为游禽、涉禽、攀禽、陆禽、猛禽、鸣禽六大类。此六类统称为鸟类的六大生态类群。全世界已发现有超过一万种;中国有1400多种。

发展历史较一致的看法是鸟类的直接祖先是一种小型恐龙的意见(奥斯特罗姆,1967),认为由假鳄类演化为恐龙中的虚骨龙类,然后再进一步演化为始祖鸟,而演变为新鸟类。

以前认为古鸟亚纲的始祖鸟是侏罗纪发现的鸟类,2004年时被认为是一种恐龙。从已发现的标本可以清楚地看到始祖鸟具有羽毛;后足对趾型;腕掌骨和跗跖骨愈合;骨盘结构、锁骨、喙部、下颌关节方式以及眼等许多特征与鸟类相似。始祖鸟具槽生齿,有具尾椎的长尾;脊椎双凹型;前翅掌指骨游离并具爪;脑、胸骨、肋骨及后肢等特征又与爬行类接近。所以始祖鸟被认为是爬行动物与鸟类之间的中间环节。

除始祖鸟外的其他鸟类全属于新鸟亚纲,其身体结构与的鸟类更为接近,其中白垩纪的一些口中具槽生齿的鸟类,构成齿颌超目,包括黄昏鸟目及鱼鸟目。新鸟亚纲其余成员的口中均不具有真正的牙齿。从白垩纪开始出现,在始新世开始繁荣,共34目。近年来在白垩纪地层中又发现一些已绝灭的不具牙齿的鸟类化石,但大都比较零散。这些新颌鸟类有4个目。近鸡鸟目发现于加拿大艾伯塔省晚白垩世地层,1940年被定名为近鸡鸟,1971年又报道了第二个种,这一目与鸡形目、雁形目关系较密切。戈壁鸟目发现于蒙古戈壁省的晚白垩世地层,1974年定名为戈壁鸟,推测可能是平胸类的早期代表。1981年根据在南美晚白垩世地层采集的部分鸟化石,建立了反鸟属,并认为它在进化及分类上应处于齿颌超目与古鸟亚纲之间,建立了反鸟目。1982年在蒙古又发现一个新的早白垩世鸟化石——傍鸟,并建立新的傍鸟目,指出它有可能是最早的突胸鸟类,和鸮形目较接近。198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玉门市附近早白垩世地层中发现了鸟类化石。

第三纪早期的化石记录较少,始新世和渐新世突胸类有较大发展,平胸鸟只有鸵鸟目和隆鸟目开始出现,已发现近40个已绝灭科的化石。第四纪是鸟类极繁盛的时期。大多数现生种都来源于这个时期。平胸类分布于南半球,但是隆鸟类和鸵鸟类的代表在始新世见于中东及欧洲。现生鸵鸟属的化石曾发现于摩尔达维亚的中新统和广泛发现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欧洲和非洲的上新统和更新统。现生种的化石则见于蒙古、阿拉伯和阿尔及利亚的更新统。不过自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00年后中国科学家季强在1997年发现了3块化石,其中尾羽鸟化石最具说服力,在1998年开美国会议,最终以压倒性得以说鸟是由恐龙进化来的,为鸟类起源得以最终结束。

外形特征鸟纲体均被羽,恒温,卵生,胚胎外有羊膜。前肢成翅,有时退化。多营飞翔生活。心脏是2心房2心室。骨多空隙,内充气体。呼吸器官除肺外,有辅助呼吸的气囊。其主要特征是全身披覆羽毛,前肢变为翼,能在空中飞翔;体温恒定且高,可达40℃。适应飞翔,骨骼变轻。家鸽的骨骼可代表现代鸟类骨骼的一般特征,但与原始的鸟类骨骼相比它又是很特化的了。胸部有龙骨突(carina);荐椎2个;腰椎2个,与最后一个胸椎愈合,向后还和部分的尾椎愈合,形成鸟类所特有的愈合荐椎;尾椎4~6个,最后尾椎向上翘起,称为尾综骨。1

生活习性食性

鸟类的食性可分为食肉、食鱼、食虫和食植物等类型,还有很多居间类型和杂食类型。有些种类的食性因季节变化、食物多寡、栖息地特点以及其他条件而异。

迁徙

鸟类在不同季节更换栖息地区,或是从营巢地移至越冬地,或是从越冬地返回营巢地,这种季节性现象称为迁徙。鸟类因迁徙习性的不同,可分为留鸟、夏候鸟、冬候鸟、旅鸟、迷鸟等几个类型。鸟类的迁徙通常在春秋两季进行。秋季迁徙为离开营巢地区,速度缓慢;春季迁徙由于急于繁殖,速度较快。1

生长繁殖鸟类性成熟期为1~5年。很多鸟类到性成熟表现为两性异型。繁殖期间绝大多数种类成对活动。有些种类多年结伴。有的种类一雄多雌。少数种类一雌多雄。成对生活的鸟类雌雄共同育雏,一雄多雌的鸟类大都由雌鸟育雏,一雌多雄的鸟类由雄鸟育雏。体内受精,卵生,具有营巢、孵卵和育雏等完善的繁殖行为,因而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

鸟类在繁殖初期有发情活动,雌雄相遇时,雄鸟(少数为雌鸟)表现出特种姿态和鸣声。有些种类,特别是一雄多雌的种类,雄鸟间常发生格斗。发情末期或发情结束时开始占据巢区。

2~13天(如小型鸟类)到21~28天(雉、鸭),但有些大型猛禽的孵卵期长达2个月。雏鸟有早成雏、晚成雏和居间类型。大多数鸟类每年换羽1次,也有1年2次,甚至多达4次的(如雷鸟)。1

物种分类雁形目Anseriformes

雨燕目Apodiformes

雨燕目鸟类头骨呈雀腭型或裂腭型;嘴形扁短,尖端稍曲,基部宽阔,无嘴须;翼形尖长,第5片飞羽存在或缺如;尾形多变,大多呈叉状,尾羽10枚;脚短,跗蹠大多被羽;四趾均向前,或则后趾能向前转动;唾液腺发达;尾脂腺裸出;体小,雌雄相似。雏鸟晚成性。

本目鸟常在空中飞行,飞翔力强,飞行速度快而敏捷,以空中飞捕昆虫或花蜜(蜂鸟)为食;巢营于岩壁、建筑物或树上。雨燕科的鸟多结群营巢于岩洞、悬崖峭壁的岩隙和楼、塔等建筑物的屋檐或顶部蔽风雨处。唾液腺发达,用唾液粘合巢材,巢多固着岩壁或建筑物上。每窝产卵两枚或3枚,卵壳多呈白色。

常结群飞翔,捕食飞虫。飞翔速度极快而敏捷,多在林区、耕作区和居民点上空飞行。

雨燕科鸟类中许多种类的巢,俗称“燕窝”,是传统的滋补品。雨燕对抑制蚊、蝇、蚋等卫生害虫及森林和农业害虫很有益处。

夜鹰目Caprimulgiformes

夜鹰目鸟类的头骨为索腭型或裂腭型,嘴短弱,嘴裂阔;嘴须甚长;鼻孔呈管状或狭隙状。翼长而尖,具10枚初级飞羽,第二枚通常最长;缺第五枚次级飞羽。尾呈凸尾状,尾羽10枚。脚和趾大小居中或稍弱,跗蹠短,被羽或裸出;外趾仅具4枚趾骨;中爪具栉缘。尾脂腺裸出或退化。眼形特大。体羽柔软,色呈斑杂状。雌雄无甚差别。

通常栖于山林间,为夜行性鸟类,白天大都蹲伏在多树山坡的草地或树枝上,有时至洞穴中,黄昏出动。食物以昆虫为主,有益于农林业。卵产在地面或岩石上,常仅2枚。雏属晚成性。

本目鸟类除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南部及某些大洋中的岛屿之外,几遍布全世界。但油鸱科鸟类仅分布于南美热带区,蟆口鸱科仅分布于东洋界和澳洲界,林鸱科仅分布于澳洲。

鸻形目Charadriiformes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鸽形目这一目包括一些为一般人非常熟悉的种类,如原鸽(Columba livia)、岩鸽(C.rupestris),斑鸠(Streptopelia spp.)等,另一些却相当罕见的种类,如绿鸠(Treron spp.)、皇鸠(Ducula spp.)等。它们的英文名为“pigeon”和“dove”;二者几乎是交互使用的;一般说来,“pigeon”指体形较大的鸠鸽,而“dove”却为较小的种类,可是例外的情况也很不少。

现在国内外驯养的家鸽,一般公认是源自原鸽,简直可视为一种家禽。由于它的体形优美,安祥从容,性好结群,又善与人相处,在中东地区早就把它与宗教上的一些传说联系起来,因而被推为和平的象征。目前多被驯养在广场上,供人观赏,并点缀大自然。经驯化的家鸽现已培育出不少品种,其中最驰名的,当推信鸽,以它具有突出的回归性,可供传递信息,又可用来放飞竞技,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

佛法僧目是非雀形目鸟类中较大的类群之一,有193种,除两极及某些海洋岛屿外遍布全世界;我国只有25种,约占世界的13%,少数种类广布全国,多数分布于南方。本目鸟类形态结构也是较多样性的,所以有9个科之多,各科特化程度高;生活环境亦多样化,水、陆、空甚至土中都有它们的踪迹,故与人的关系也较密切,一些种类还属我国珍稀鸟类。为国家保护对象。

体形为中大形至小形,大者和老鹰差不多,小者比麻雀大不了多少;羽色大都艳丽,以蓝、绿色占优势,部分为黑、白色,其他色则较少;羽毛结构着生紧密,副羽及盲囊有存有缺;尾脂腺裸露或被羽;雌雄同色或异色。

群栖或独栖性,生活环境多样,从高山至平原,江河湖泊周围;大森林至居民点附近的园林、田野;从水上、土穴中、陆地至空中都是它们赖以生活的环境。善久站;也善于飞翔,有像蝴蝶一样纷飞于高空(追逐飞虫),有突然急拍翅定位于空中一点(徘飞)(窥视水面饵物),然后又俯冲落水(捕猎物),空中飞行常是持久性的。取食除以上述飞行方式获得外,还有像鹟类一样从枝头突冲出空间攫食飞虫;有的于枝头啄食野果,有的在地面啄食落果或追逐虫、蚁。鸣声一般简单,缺乏婉转的歌声。

在洞穴中繁殖,在天然的树洞或在堤岸、山坡、坟墓、山路边的土壁等环境挖隧道为巢穴产卵;卵每产1—8枚,一般白色,无斑;雏属晚成性。孵卵,育雏大都由双亲分担(犀鸟例外),孵卵经18—24天(犀鸟类28—40天)出雏,雏鸟须双亲喂养3—4周(犀鸟4—8周)时间。大多数为留鸟,少数有迁徙。

本目鸟类共有193种,分属于9科。中国有5科26种。从整个目来说分布遍于界,但每个科的分布则不一样,他们分布的广、狭与种类的数量多、少无必然联系。
本目分布最广的是翠鸟科,最狭的是鹃鴗科,刚好是种数最多和最少的二个科,不过亦可见另一个种数最少的戴胜科,分布范围大大广于数量较多的犀鸟科及其他一些科的情况,可见分布广、狭与种类多少无大关系。从各地理区看:热带二个区包括了所有的科,其中又以旧热带区占优势,可见热带地区为本目鸟类的分布中心。

本目鸟类大都羽色艳丽、举止优雅,有它们装点大自然,美景会更怡人。其中一些种类被动物园饲养观赏(如犀鸟),另一些种类的羽毛可作饰物,其彩色羽毛或皮张作为出口商品(如翠鸟类)。本目绝大多数种类都吃虫,蜂虎类几乎纯吃虫,不少种类还特别喜吃白蚁,可见它们在抑制林木和农作物虫害方面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况且它们数量多、分布广,效果显而易见。
当然本目鸟类亦有对人不利的一面,如蜂虎类喜吃蜂,其中就包括吃蜜蜂,这对养蜂业不无影响,鱼狗类会到鱼塘啄食鱼苗损害养鱼业。不过这不是重要的方面,像蜂虎类多在山区生活,城镇附近所养的蜂就不会受害,况且从剖胃检验所见,蜂虎所吃的蜂大多是野蜂。至于翠鸟科鸟类的吃塘鱼量也是微乎其微的,渔民能碰到它们啄食到塘鱼的机会也是极其少的,其实翠鸟类取食鱼、虾的主要场所不在鱼塘,鱼类也不是它们惟一的食物。所以对于蜂虎的为害养蜂业、翠鸟类的为害渔业等问题都不应提得过重。

本目鸟类除犀鸟科仅限于热带至南亚热带地区外各科鸟类几乎都广布各气候区。

鹃形目Cuculiformes

这一目可分为2个亚目,即鹪鹃亚目(Musophagai)与鹃亚目(Cuculi);前者只分布于非洲,而后者则除高纬度地区及一些海洋岛屿以外,广布全世界。

鹃形目体形一般似鸽而瘦长,有的似鸦而短小。国内种类中,最大的褐翅鸦鹃(Centropus sinensis)全长约520毫米,体重约420克;最小的紫金鹃(Chalcites xanthorhynchus)全长不及180毫米;体重在19—28克之间。

嘴长度适中,嘴形一般细长而侧扁,有时较粗壮,如鸦鹃等,嘴峰稍向下曲,基部无蜡膜,先端通常无钩;翅形短圆或尖长,初级飞羽10枚;尾一般与翅等长或较翅长甚,多为凸形,尾羽8—10枚;跗蹠短弱,或稍粗长;足呈对趾型:外趾能反转。
头骨索腭型(desmogathous),缺基翼突,犁骨(vomer)退化或缺,腭骨(palatine)在中线处会合,因而把前蝶骨的吻状突(pre-sphenoidal rostrum)隐蔽着。
羽无副羽((aftershaft);尾脂腺裸露。雌雄两性羽色大都相同; 幼鸟羽色与成鸟不同。

此科在我国的种类,除了寥寥几种以外,都是树栖,而且是寄生性的。它们春季迁来时,常隐栖于山地或平原的密林间,不易察见。叫声宏亮,有的两声一度,有的四声一度,相当单调,经常久鸣不休,有时彻夜鸣叫。

嗜食昆虫,尤其是体质柔软的毛虫,更特殊的是,专吃其他食虫鸟类不常吃的大毛虫。
树栖性杜鹃不自营巢,而产卵于雀形目小鸟的巢中,让寄主孵育。卵的大小和色泽等,均随所选寄主种类的卵而变异,这是一种寄生的适应。但有时也见到杜鹃的卵与寄主种类所产的卵显然不同,这大概是由于没有能够找到适当寄主的巢,而偶置于此。杜鹃的模仿性很强,不但在卵方面,能仿似寄主所产的,而且杜鹃本身也能逐代演变,而摹拟寄主。最突出的例子,就是乌鹃(Surniculus lugubris)之仿效其寄主黑卷尾(Dicrurus macrocercus)这两种不但在体形和羽色等,彼此相似,而且乌鹃的尾竟然仿拟里卷尾形变叉状,与一般杜鹃不同。寄生性杜鹃,由于不自营巢孵卵育雏,雌雄两性亲鸟均较孤独,纵在繁殖期中也很少成对地过活,交配杂乱。
地栖性杜鹃都自营巢繁殖。国内种类常用干草、菖蒲、树叶、芦苇、细枝等构成球状巢,结构粗陋轻松,易于破散,均置于草丛、灌木丛、矮密竹丛中,离地面仅1米许处。雌雄亲鸟都参加孵育工作。
无论是寄生性或非寄生性种类,雏鸟均为晚成性。刚孵出的幼雏全身裸露。在羽毛形成之前,不经绒羽阶段。

鸡形目Galliformes

潜鸟目Gaviiformes

鹤形目Gruiformes

鸥形目Lariformes

雀形目Passeriformes

鹈形目Pelecaniformes

鴷形目Piciformes

本目包括鹟鴷亚目(Galbulae)和鴷亚目(Pici)两个亚目,有鹟鴷科(Galbuli-dae)、喷鴷科(Bucconidae)、须鴷科(Capitonidae)、响蜜鴷科(Indicatoridae)、鵎鵼科(Ramphastidae)和啄木鸟科(Picidae)等6个科,约400种(391—401种)。除澳洲外,遍布全球。分布于我国的只须鴷科和啄木鸟科两科,有37种,约占十分之一。

本目鸟类上颚骨主要为蜥腭型,偶或索腭或雀腭。嘴直强而呈锥形。翼的外形适中或短,第5枚次级飞羽存在。尾为平尾或楔尾,尾羽10—12枚。脚短而强,足呈对趾型,趾端具锐爪。雏鸟为晚成性。尾脂腺被(冉羽)。副羽形小或缺。舌长而能伸缩自如,舌尖具逆钩,善钩取树木枝干中蠹虫;巢营于树洞中。雌雄羽色相差不多。

栖息于森林或疏林中,在树上觅食,但有的种类完全或部分在地上觅食。食物为动物性,尤以昆虫为主,但有的种类以植物为主,响蜜鴷科鸟类的食物较特殊,觅食蜂腊。善攀树干。巢营于自然洞穴或挖掘洞穴中,响蜜鴷科一些种类有巢寄生性。卵一般白色。雏鸟为晚成性。

本目鸟类除马达加斯加、澳洲及一些高纬度岛屿外,全世界都有分布。但是除啄木鸟科广布于全世界外,其他各科仅分布于热带地区,须鴷科广布于新旧大陆热带地区,响蜜鴷科分布亚非大陆热带。

本目的鸟类大都以虫为食,尤其是啄木鸟类是众所周知的吃虫鸟,善啄取木材中的害虫为食,被称为“森林医生”。至于古书所记载的其身体可入药治病,缺乏科学依据,未可置信。

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s

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鹦形目Psittaciformes

这一目的鸟,通称为鹦鹉或鹦哥,是驰名古今中外的一类艳丽的观赏鸟;可是它们在国内的自然界,甚至在整个北半球却非常罕见。由于物稀为贵,人们对其尤感爱惜,大多从南半球输入国内,饲为笼鸟,或养在动物园或公园内,供人欣赏。
鸟类中没有一类像鹦鹉这样轮廓鲜明地与其他种类区别开,而独成一个单独的目。这一目的种类都具有特殊性状并高度特化。它们的体形大小,虽彼此差距很大,全长自约10厘米以至100厘米左右,但它们的结构和体态却非常近似,不易误认。

鹦鹉体形大小不一。我国所产最大的,当推大绯胸鹦鹉(Psittacula derbiana),全长达500毫米左右;最小者为短尾鹦鹉(Loriculus vernalis),全长不及150毫米。
头骨为索腭型(desmognathous)。腭骨发达,形成下垂的侧扁板;无基翼突。嘴很短厚;上嘴基部具蜡膜(cere),端部向下曲成钩状;嘴钩内具有锉状结造;这样的嘴端特征,不但适于辅助攀登树枝,而且也与啄食果实等行为相适应;上嘴与头骨的连接,犹如铰链一样,故能活动自如,这点是鹦鹉与其他各类的鸟显著不同的独特性状。舌多肉而柔软,并具一个角质匙状端。胸椎(dorsal vertebra)的椎体,为后凹型(opisthocoelous),这是与其他鸟类不同的特殊性状。翅羽稍长,或短而略圆;初级飞羽10枚,第五枚次级飞羽缺,飞行有力,但难于坚持长距离的飞翔。尾长短不一,呈凸尾或圆尾状,尾羽通常12枚。跗蹠短健,而被以细鳞;足呈对趾型:即2—3两趾向前,1—4两趾向后,适于攀树。尾脂腺被 ,但在几个属却完全退化。
羽毛稀疏而硬,具有副羽(aftershaft)。体羽常为绿色,或绿蓝或红色等,殊形艳丽,而闪光亮。雌雄羽色相差不多;幼鸟与雌性成鸟相似。

绝大部分的鹦鹉为树栖鸟类,皆具对趾足而适于攀树,并能利用其下曲而具钩的嘴端作为第三足,以助攀爬。多栖于林间;有些种类,特别是产于澳大利亚的,则主要栖于地面,并在地上觅食,但它们亦自由自在地停歇和攀登于树枝间,并在这里营巢繁殖。

鹦鹉是热带鸟类,向南广布于南半球,甚至到较冷地区,如南美的巴塔哥尼亚(Pata-gonia)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Tasmania);向北大多仅限于亚热带的个别地区。这一类的目前分布中心是在南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Amazon basin)及马来群岛和澳大利亚(Australasia)。

鸮形目Strigiformes

咬鹃目Trogoniformes

咬鹃目是1个较小的目,只有1个科,39种,我国仅有3种,还不及总数的十分之一,且个别种类分布范围甚狭、数量也稀少,可见作为这个类群来说,与人类利害关系并不重要。但它们毕竟是鸟类成员的一部分,与其他鸟类一道在自然界起作用,咬鹃类就是担当着果、虫兼吃鸟类这个集团成员之一的角色起着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也因有美丽的羽色更兼起美化大自然的作用。对人还是有益无害的。
咬鹃目体形相对于其他非雀形目的鸟类来说是属小型的,全长230—370mm,与八哥的大小差不多,只是尾形较长;羽色华丽,羽毛稠密、松软、副羽发达;尾脂腺裸露;背羽域明显,自颈至尾脂腺,但不分支;雌雄异色。嘴形宽、短,先端具钩和齿突,嘴基及鼻孔为羽须所掩;头大、颈短;翅短圆,具10片初级飞羽,无中覆羽;尾长而宽,形平或凸,尾羽12片;脚短弱,跗蹠被羽,趾呈异趾型,即第3、4趾向前且并连着大部分,第1、2趾向后而又于基部并连。

头骨属裂腭型,基翼突存在;胸骨后缘具4个缺刻,剑突长而末端各分叉;乌喙骨相接触。屈拇趾长肌下达第1、2趾;深屈趾肌达第3、4趾,两肌有韧带相连;栖肌缺如。盲囊存在,但短。

咬鹃目为树栖性、不喜结群的鸟类,善爬而不善走、跳;飞行力不强,虽快速但飞不远,飞行路线起伏不定,取食方式有在树枝头啄食野果,有在栖息点突然袭击飞过的昆虫,也有在空中追捕飞虫。叫声单调,平时不爱鸣叫。繁殖于林间枯朽树木的天然洞穴或蚁巢、蜂巢中,不作巢。卵一窝2—4枚。雏鸟属晚成性。孵卵、育雏由双亲共同负担。

咬鹃目常年栖居同一区域而不迁徙。咬鹃类属热带型鸟类,分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包括东洋界(华南、南亚至东南亚),热带界(非洲)和新热带界(中、南美洲)。全世界共有1科8属39种,其分布情况概述如表3和表4。
咬鹃在我国为一群数量不多的鸟类,单从这个类群看对人利益关系不显著,但对鸟类整体来说,它们是兼吃野果、虫、鸟类成员的一部分,一道起着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作用;既作为二级能量消费者起消灭森林害虫的作用;也作为一级消费者消耗植物的果实,但在后一方面并不是消极的能量消费者,而是起着散布植物种子、扩大植物分布区、促进森林更新的作用,有助于能量的扩大再生产。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江松敏 - 副教授 - 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