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介绍
人们对黄金的赞美中常常也在无形中体现了黄金的特殊工艺,如:“金枝玉叶”、“金碧辉煌”,所描述的就是黄金工艺的一个重要品种——金箔。
黄金性质稳定,永久不变色、抗氧化、防潮湿、耐腐蚀、防变霉、防虫咬、防辐射,用黄金制成的金箔具有广泛的用途。古法制金箔是先将金提纯,再经千锤百炼的敲打,成为面积2.5平方厘米的金叶,然后夹在用煤油熏炼成的乌金纸里,再经6-8小时的手工锤打,使金叶成箔,面积相当于金叶的四十倍左右,再裁成方形即成。色泽纯正、厚薄均匀、经久不变色的特点,是富贵华丽的象征。
传统工艺制作金箔,是以含金量为99.99%的金条为主要原料,经化涤、锤打、切箔等十多道工序的特殊加工,使其呈现色泽金黄,光亮柔软,轻如鸿毛,薄如蝉翼,厚度不足0.12微米。
世界文明古国都有制造金箔的高超技艺。古埃及法老陵墓发掘出来的文物证明,埃及很早就掌握了金箔加工技术。在非洲撒哈拉的一座3500年前(公元前1500年)的墓葬中发现过金箔制品,公元前1450年的埃及墓葬发掘物上有打金箔的形象。在欧洲,中世纪时汉堡、维也纳等地已有金箔加工业。亚洲各国中,日本金箔制造技艺精湛,产品优良,主要产地是石川县的金沢市。捶金作还可以生产锡箔、铜箔等,加工方法同金箔。
最早发现制作金箔的是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在中国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南京是中国金箔的发源地,南京金箔相传至今已有近1700年历史,如今南京是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2006年5月,南京金箔锻制技艺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类别金箔有“红金”、“黄金”之别,晚清以来,又有“库金箔”、“苏大赤”、“田赤金”诸多称谓。“库金箔”颜色发红,金的成色最好,张子也最大,约三寸见方。“苏大赤”颜色正黄,成色较差,张子约二寸八分见方。颜色浅而发白的叫“田 赤金”,颜色如金而实际上是用银来熏成的叫“选金箔”。四川三星堆、金沙出土的商代金箔工艺品极具代表性,如金箔老虎、金箔凤凰、金箔蛙饰、金箔鱼形饰等。
工艺金箔的制作工艺一般要经过十二个程序。分别是:黄金配比、化金条、拍叶、做捻子、落金开子、沾金捻子、打金开子、装开子、炕坑、打了细、出具、切金箔。
黄金配比**:**从金库中取出原料黄金,根据产品品种特殊要求进行配比,并加入定量比例的银、铜元素,使其符合需要的含金量。
**化金条:**将配比好的黄金放入坩埚通过高温熔化成金水1,使掺入的微量银, 铜元素均匀进入其中,渣滓析出,将金水倒入度量铁槽内冷却, 使其成为金条。
**拍叶:**将厚金条通过人工捶打成薄金带后,裁剪成薄如纸张的金叶子。
**做捻子:**将金叶子用竹制小条刀裁剪成1厘米见方的小金叶子,这种大小的金叶称为金捻子。
**落金开子:**将10公分见方乌金纸放入恒温箱进行加热,为下一道工序装上金捻子后能使黄金快速延伸。
**沾金捻子:**将金捻子分别用指尖沾着放入10公分见方的乌金纸包内,两张乌金纸夹一枚金捻子,总共2048层,要求所有的金捻子放入乌金纸中心。
**打金开子:**将包有金捻子的乌金纸包放置打箔机上旋转捶打,使已薄如纸样的金捻子打得更薄更开。
**装开子:**已在10公分见方的乌金纸包内被打开的金捻子叫“金开子”,需要继续捶打成箔,将“金开子”小心翼翼地用鹅毛趁口风挑起放入20公分见方的乌金纸包内(俗称家生),此道工序叫装开子。
**切金箔:**将金箔用竹刀切割成规则的形状称为切箔。
**包装:**根据用途对生产的金箔进行符合要求的包装。
区分一般我们可以通过肉眼观察,真金箔对光照会呈现绿色,仿金箔对光照是不会呈现绿色的;还有真金箔比仿金箔要薄的多,真金箔手触即碎,而仿金箔比真金箔要厚的多,手触不会碎,还有真金不怕火炼,用火烧下也能辨别真假,仿金箔主要原料是铜,铜通过燃烧会生成氧化铜而变黑,而真金不会。
如果我们要测量金箔的纯金含量,我们就要通过专门的仪器了,不过我们通过人眼也可以区分个大概,有9赤8黄7青。即含金量超过90的为偏红色,含量80的为偏黄色,含量为70的为偏青色。现在的金箔制作,已融入了现代科技,使用的辅材(如乌金纸)和设备都已大大革新,产量和质量均大幅提高。现代科技将传统金箔工艺发扬光大,开发了新的金箔品种,如采用高科技激光浅雕的手法在纯度99%的金箔上雕刻、烫金而成的工艺精品,具有保值、收藏、纪念及鉴赏价值。
命名规则金箔通过光谱分析、王水进行检验,ICP-AES法测定金箔的含金量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进行金膜命名,并表述含金量百分比,如金膜99%,金膜99.9%等等,而非K命名。
发展历史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私访时,曾专程探访金箔的秘密,拜谒当地设立的金箔工艺的祖师爷葛仙翁(东晋时的炼丹家葛洪)的金箔祠堂。东晋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十余年前,轰动世界的老山汉墓挖掘中,竟然发现了大量贴有金箔的陪葬品,这就将1700年的我国金箔工艺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神秘的金箔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丹阳记》等文献中,已有生产金银箔和设锦署的记载。唐代秦韬玉在《贫女》诗中写道:“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封建统治阶级为显耀他们的荣华富贵,帝王将相的龙袍朝服,皇后贵妃的凤冠霞帔都用金银线绣饰织造;金箔则用于宫殿装潢、寺庙佛像装金。明代和清代都设立了云锦织造府,这时的金箔、金线随着云锦的发展而盛极一时,从事这个行业的手工艺人近万人。到了清末民国初年,由于战乱和封建统治的无能,金箔、金线行业的生产经营也受到严重摧残。
据金箔老艺人的家谱和口传证实,生产金箔和金线至少在120年以前,即清代。清初城区还有金箔、金线生产业户30多家,工人200多。在太平天国前后,因建造天王府等工程需要大量金箔作装饰,曾专设金箔司,辖有三、四百工人。
金箔生产工艺独特,技术要求高,从古至今。一直为手工制作。其主要生产过程是:化条将金块熔化成细小条块;拍叶将金条捶拍,裁减成数毫米见方的小薄片;装占做捻子将小薄金片夹在用煤油熏黑的乌金纸内,此种乌金纸产于浙江上虞、富阳一带,以当年生嫩竹为料,并经5个伏季的浸泡、沤烂后才最后制成,故亦称“五伏纸”,用2016张20厘米见方的乌金纸叠成一方块,俗称“家生”,共可夹2014片小金片,外层再包以牛皮纸后,即可进行打箔;打箔须一人手持数公斤的铁锤敲打,另一人持锤配合捶打称上、下捶,如此捶打数小时之久,方能将“家生”内的小金片打成极薄的金箔;出起、切箔用羽毛从家生中挑出金箔置于另一纸基上,并按规格标准用竹刀切成各种尺寸的金箔成品。70年代后期,人工捶打改用机器打箔,使打箔工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特质金有极好的延展性能,加工成很薄的片材,称为金箔。一直沿用的古代手工打制的方法,称作捶金箔,从事这种手工业的作坊称为捶金作。先将金锭打成薄片,逐层夹入乌金纸中。每迭达二千余张,外裹绷纸。在青石砧上用铁锤锤击约三万多次,即成金箔。为防止粘结,在纸上涂滑石粉。金箔厚度约为0.0003毫米。金箔用于建筑物的装饰、佛像贴金、印刷制墨、印泥,还可入药。由金箔制成的金线可织造“云锦”,用于服饰、工艺美术。现代电子工业中,混响器、验电器、录象磁头的隙缝等也用金箔。
应用金箔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佛教、古典园林、高级建筑、医药保健以及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其中佛像贴金、雕梁画栋贴金、牌匾楹联、装饰用贴金,是金箔最为广泛的用途。
规格为9.33*9.33的98金箔是用途最广泛的装饰用金箔,适用于任何装饰贴金。
如:宾馆酒店、寺院佛像、金字牌匾、瓷砖马赛克、工艺品等;也可用于制作金箔画、金箔书、金箔邮票等。从洁净车间生产出来的规格为2.75*2.75的高纯度千足金箔,即“食用金箔”,可用于药品、酒类、糕点、化妆品等添加成分,既可提高商品档次,又益健康美容。
食用近几年,日本、东南亚一带食用金箔盛行,金箔大餐、金箔酒、金箔水、金箔糖果、金箔糕点相继问世。在食用酒中加上少量的金箔,具有解毒、养颜等保健功能。1983年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正式将黄金列入食品添加剂范畴,编为A表第310号,中国国家卫生部发布的作为食品新资源使用的物质,共分为九类,其中第八类矿物质与微量元素明确载有“金箔“。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企业生产“金箔酒“。
医用金箔医用价值由来已久。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食金,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服之神仙。尤以箔入丸散服,破冷气,除风”。梁﹒陶弘景《名药列录》:金箔可以“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邪气”。唐﹒甄权《药性本草》:金箔可以“疗小儿惊伤,五脏惊病失志、镇心安魂魄”。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箔可以“疗惊痫风热肝胆之病”。清.黄宫肃《本草求真》:“金箔可以除邪杀毒、解热驱烦、安魂定魄、养心和血”。 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金箔仍作为入药的配方,成为海内外抢手的“金丹神药”,如我国著名的中成药同仁堂的“牛黄安宫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降压丸”、“乌鸡白凤丸”、“大活络丹”等名贵中成药等均采用金箔入药配方或用金箔包裹。在我国民间,也有用金箔为小儿压惊的偏方。在现代外科手术上,金箔用于烧伤皮肤的冶疗及外科缝合手术。
工艺用金箔贴面的工艺礼品,具有相对纯金制品低廉的成本,既体现了黄金的华贵,又保持了艺术的精髓;既能像黄金那样辉煌永存,更能超越黄金使其升华为集装饰点缀、艺术欣赏、珍品收藏于一体,成为当今最新潮流。目前,金箔工艺品领域可谓异彩纷呈,如金箔画、金像卡、纯金名片、纯金箔照片、水晶金箔摆件、金箔摆件、锁匙圈、金字招牌等。当前市场上,金箔工艺品更是推陈出新,将图画制成透明的胶片复合在贴好金箔的底片上,制成高档仿真金箔画,以及工艺更为复杂的金箔画和陶釉金箔画等。
美容用金箔美容,古已有之,《木兰辞》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花黄即是金箔。在现代社会,用金箔研制开发化妆品,已开始在国内外成为一种时尚。
建筑少量的黄金能起到用黄金制作本体的效应。贴金技术广泛用于仿古建筑、现代建筑、金字牌匾等,如佛像贴金、雕梁画栋贴金、装饰用贴金等。最著名的贴金建筑有: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明珠、西藏布达拉宫等。此外,金箔还是制作高档画墨的原料。
随着黄金市场的放开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金箔的应用范围必将更为广泛。
总之,金箔的用途十分广泛,涉及到佛教、古典园林、高级建筑、医药保健以及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其中佛像贴金、雕梁画栋贴金、牌匾楹联、装饰用贴金,是金箔最为广泛的用途。各种箔类产品如今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欧洲的议会、歌剧院、教堂、清真寺圆顶以及众多的博物馆和宫殿等均大量采用了金箔、铜箔、铝箔,近至中国的天安门、颐和园、北京故宫、少林寺、山东孔庙、布达拉宫、南京栖霞寺、苏州寒山寺,远至莫斯科中国大酒店、泰国皇宫、日本大阪牌楼、扎伊尔总统官邸、圣彼得堡等世界著名建筑物上闪闪发亮的都是金箔。美国费城华人牌楼、扎伊尔总统官邸、莫斯科北京饭店、北京天安门、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中央电视台、上海东方明珠、香港永远盛开的紫荆花、澳门盛世莲花、香港屿山观音寺、西藏布达拉宫、河南白马寺、少林寺、南京栖霞寺等都贴上了金陵金文金箔
医药【来 源】为用黄金锤成的纸状薄片。
【功 效】镇心,安神,解毒。
【主 治】治惊痫,癫狂,心悸,疮毒。
【性味归经】
辛苦,平。①《本草汇言》:“味辛,气寒,有毒。”②《本经逢原》:“无毒。”③《本草求真》:“辛,平。”
入心、肝经。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心、肺二经。”②《本草汇言》:“入手少阴、足厥阴经。”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一般多作丸药挂衣。外用:研末撒。
【用药忌宜】阳虚气陷、下利清冷者忌服。
【别 名】金薄(《药性论》)。自然金又名:生金(陶弘景)。
【处方名】赤金箔
【拉丁名】自然金 Native gold
【考 证】出自《本草蒙筌》
制酒国家卫计委官网近日刊登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函件称,经审核,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现已开始征求各相关单位意见并向社会征求意见,时间截止到2月20日。
该函件中显示,允许金箔作为食品添加剂的产品仅为白酒,最大使用量为每公斤0.02克。在生产工艺上,函件中提到,将纯度为99.99%纯金以物理方式将其汽化,使其均匀分散成小分子,再将这些小金分子重新堆栈排列以精准控制分子磊晶堆栈的方式形成食品添加剂金箔3。
产地国际产地金箔在国际上,主要有五大生产基地,分别是中国、日本、意大利、德国、泰国,日本的金箔工艺是鉴真东渡时传过去的,主要集中在日本金泽市生产,金泽最大的金箔厂现已全部委托南京金箔集团加工。而目前意大利,德国等金箔厂都全部关闭,所以,现在中国的南京是世界最大的金箔生产中心。金箔虽是中国传统工艺品,已有1700多年历史,具有薄如蝉翼、色泽纯正、厚薄均匀、经久不变色的特点,是富贵华丽的象征,但最早发现金箔却是在埃及尼罗河流域。
金箔生产是把含金量为99.99%的金条,经过十几道工序的特殊加工,也就是不停的捶打,便成为金箔,真金箔轻如鸿毛,软如绸缎,薄如蝉翼,厚度不足0.12微米,比一张纸烧成灰还要薄。金箔可食用(金箔大餐、金箔酒、金箔糖果)、可用于化妆品(美容、防衰老)、做金箔线、还用于高档画墨的配方,目前,还有医院在研究把金箔用于外科缝合手术。
中国产地中国的金箔故乡和集中地位于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江宁区也有很多金箔厂。1955年,64名金箔老艺人(徐宏志、徐立旺等)在花园联合成立了金箔金线合作社,1983年长江发大水时,金箔金线厂搬迁到了江宁县城东山镇(现南京市江宁区金箔路28号),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世界最大、年耗黄金1吨多的金箔生产基地“南京金箔集团”,并被国务院命名为“中国金箔城”。而今,金箔锻制技艺,已经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