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棉小灰象甲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棉小灰象甲又名棉尖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分布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棉区的局部地区。成虫危害棉花幼苗,咬食叶柄,使棉叶萎蔫下垂;咬食嫩端,可造成断头;危害苞叶和幼蕾。严重时可使幼蕾脱落。棉小灰象甲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高梁、谷子、小麦、大豆、花生、山芋、大麻、牧草以及桃、杨、槐、椿等植物。

简介成虫危害棉花幼苗,咬食叶柄,使棉叶萎蔫下垂;咬食嫩端,可造成断头;危害苞叶和幼蕾,严重时可使幼蕾,脱落。棉小灰象甲除危害棉花外,还危害玉米、高粱、谷子、小麦、大豆、花生、山芋、大麻、牧草以及桃、杨、槐、椿等植物1。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4.1-5毫米,雄虫瘦小,雌虫较肥大。体淡黄褐色,两侧及腹面黄绿色,有金属光泽。头部吻状部长度为宽度的二倍,触角膝状,柄节细长。前胸背板略呈梯形,有3条褐色纵纹鞘翅上有明显的纵沟,行间散步直立的的毛,每个翅鞘上有4条褐色黄纹。后翅膜质。腿节膨大。

卵:椭圆形,长约0.7毫米,淡黄色,有光泽,近孵化时变淡红色。

幼虫:体长4-6毫米,黄白色。头部较大,黄褐色,上颚发达。前胸背板黄褐色。整个虫体向尾端渐细,末节略呈管状突出,围绕肛门后方有5个骨化瓣,中间一个较大,骨化瓣间各有1根刺毛。

蛹:裸蛹,长4-5毫米。两队翅芽向腹面扇出,后翅芽边缘外露与后足平齐,伸达近腹部末端,腹部各节向尾端渐细,尾端有2根较粗的尾刺。初化蛹时,乳白色,透明柔软,接近羽化时,头、足变黄,翅芽灰色,复眼变黑。

生活习性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寄主作物的根部土中过冬,入土深度15-40厘米,北部棉区入土较深。次年4、5月间上升到15-20厘米的耕作层内。5月中运化蛹,蛹期8-12天。成虫羽化10天后交尾,2-4天后产卵。每头雌虫产卵最多54粒,平均20粒。卵多产在玉米等禾本科作物气生根上和土块下,卵期4-6天。孵化后,幼虫在土中以作物嫩根为食,秋季潜入土下越冬。小灰象甲成虫在棉花开始现蕾时迁入棉田,现蕾盛期也是小灰象甲发生盛期。生长旺盛、现蕾多的棉株,虫口密度大,受害重。成虫有假死性,日出后至下午5时,多在棉株花蕾苞叶内啃食危害,傍晚爬到棉株上部叶片交尾,所以在傍晚用药防治,效果较好。成虫寿命平均35天。

防治方法人工捕捉:在成虫盛发期,利用它的假死性,用脸盆盛水,振动棉株,使成虫受惊掉落盆中,集中杀死。

药剂防治:在成虫大量出土时,及时撒施毒土。用40%乙酰甲胺磷1:150倍的毒土,或1.5甲基对硫磷1:30倍毒土,每亩每次施毒土309公斤。在成虫盛发期,当百株虫量达30-50头时,可喷40%乙酰甲胺磷800-1000倍,50%辛硫磷1500倍液,90%敌百虫1500倍液、或喷洒2.5%亚胺硫磷粉剂、5%西维因粉剂、2,。5%敌百虫粉剂等,每亩每次2.5-4公斤。应注意成虫在棉田危害盛期只有20天左右又迁出棉田,故不宜频繁施药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成玉林 - 副教授 - 重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