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生草本。全属3种,分布丁我国、缅甸和菲律宾。我国仅1种,产于台湾。茎直立,粗壮,具多数二列的叶。叶厚革质或肉质,扁平,狭长,先端不等2裂。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侧生丁摹,疏牛多数花;花小车中等大,开展。1
形态特征附生草本。茎直立,粗壮,伸长,具多数二列的叶。叶厚革质或肉质,扁平,狭长,先端不等侧的2裂,基部无柄,具关节和鞘。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侧生于茎,疏生多数花;花小至中等大,开展;萼片相似,离生,中萼片近直立,侧萼片和花瓣稍反折,花瓣较小;唇瓣贴生于蕊柱基部,3裂;侧裂片直立;中裂片下弯,上面具明显的皱纹;距圆筒形,下垂,无隔膜,在距口处具2枚胼胝体;蕊柱小,无蕊柱足;药床小,柱头大而圆;蕊喙短,2裂;花粉团蜡质,4个,近球形,几乎等大,彼此离生;粘盘柄线形,粘盘小。2
模式分布3种,分布于我国、缅甸和菲律宾。我国仅有1种,产于台湾为肉兰S.taiwanianum(Hayata)Garay2
肉兰肉兰S.taiwanianum(Hayata)Garay,茎长25-100厘米。叶二列互生,皮带状,革质,外伸而下弯,长20-35厘米,宽3-4.5厘米,先端不等侧2圆裂,基部具1个关节,关节之下具紧抱的鞘。总状花序从叶腋长出,直立或斜举,常数个,比叶短;花序轴多少肉质,具多数花;花序柄较长,几与花序轴等长;花苞片很小,近三角形,长4-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1.5厘米;花稍肉质,向上,不甚向外伸展,稍具香气,黄绿色,在内面具紫褐色的横纹或斑点;中萼片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形,通常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先端钝;侧萼片与中萼片相似而等大,但基部稍歪斜;花瓣多少镰状椭圆形,与萼片等长,但较狭,先端圆钝;唇瓣基部具短距,稍3裂;侧裂片短耳状,直立;中裂片近半圆形,反卷;距长约3毫米,距口处具2枚胼胝体;蕊柱短;花粉团蜡质,4个,近球形,彼此分离而几乎相等;粘盘柄线形,粘盘小。花期4月。
产台湾(台东地区)。常见于海拔200-8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河谷岩壁上。3
栽培中温或高温温室栽培。用排水好的较大颗粒状基质栽种在木筐或多孔的花盆中;亦可绑缚栽种十树蕨干或带皮的木段。喜较强的阳光,阳光不足生长不良。旺盛生长季节遮阳30%左右,冬季可以不遮。春、夏、秋三季保持有充足水分和较高的空气湿度;2周左右施一次液体复合肥料;冬季若温室温度低停止施肥。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建林 - 教授 -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