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名,为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广东、广西、江西、江苏、安徽、四川、湖北、浙江、福建等省。寄主植物有茉莉花、柑桔、梨、桃、李等。特别是对茉莉花蕾危害更为严重,以幼虫蛀食茉莉花蕾,严重影响经济效益。茉莉花蕾被幼虫蛀食空后,粪便排在花蕾外,使花蕾不能正常伸展,逐渐萎缩、拈焦。
基本信息【别名】阿拉伯茉莉花螟。
【目科】鳞翅目,螟蛾科。
【学名】 Hendecasis duplifascialis
【分布】我国南方各省
【危害对象】主要危害茉莉花。
【危害征状】以幼虫蛀食茉莉花蕾,严重影响经济效益1。
形态特征成虫
白色微带灰褐色,翅展13~14毫米。前翅中央有白点,外缘有自绒纹,后翅近内缘黑褐色,前后翅共2条黄褐色横线纹;下唇须甚长而突出,腹部背面后方有暗褐色部分。
卵
扁平,半椭圆形,淡绿色,长0.5毫米。
幼虫
绿色,头暗褐色,体长13毫米左右。
蛹
红褐色,触角及翅痕伸达腹部第四节,腹末突出, 其端有数个钩状尾刺1。
生活习性以幼虫在茉莉花嫩枝、残花上越冬。二月底三月初春暖化蛹,羽化,成虫产卵于花蕾或嫩芽嫩叶上,幼虫孵化后钻入花内蛀食花朵,无花时则在叶片间为害叶片,可转移为害,幼虫亦能为害嫩枝,年发生十多代。据观察,在茉莉花的整个花期内均有此虫为害,世代重叠,6月~9月是其为害高峰期。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多代。幼虫蛀食花蕾,还会转移到附近花蕾不断危害;卵散产,有时有数粒在一花蕾上。在福建尚有一种茉莉花蕾螟(Trichophysetis cretacea),其世代多,危害期长,无花时危害嫩梢,现蕾后即蛀蕾;也有转移危害的习性,使受害花蕾凋萎,变紫红色,称“红花”或“紫花”;8~10月危害最烈,花蕾受害率可达50%以上,受害花蕾有虫率达36.55%。
防治方法人工防治及时摘除受害花蕾,集中烧毁。
生物防治利用和保护天敌昆虫。例如常寄生在茉莉花蕾螟的姬蜂、管氏肿腿蜂,还有捕食性的蜘蛛等。
化学防治可喷施20%杀灭菊酯1000倍液,或10%氯氰菊船1000倍液,或1%灭虫灵乳油2000~3000倍液,每隔7~1 0天喷1次,连续喷数次1。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头生 - 副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