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大榆小蠹,Scolytus multistriatus (Marsham),小蠹科小蠹属的一种昆虫,是一种边材小蠢虫,是我国对外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它主要危害树干和粗枝的韧皮部,破坏形成层,对树木的生理机能和木材的工艺价值都有较大影响,同时它又是荷兰榆病的重要传播者。
基本资料学名:Scolytus multistriatus (Marsham)异名:Ips multistriatus Marsham;Eccoptogaster orientalis Eggers;Scolytus nodifer Reitter;Eccoptogaster affinis Eggers。英文名:Smaller european elm barkbeetle,Small elm bark beetle
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optera,小蠹科Scolytidae
分布:1909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首次发现该虫,以分布于伊朗、丹麦、瑞典、前苏联、前捷克、波兰、匈牙利、德国、瑞士、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英国、爱尔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埃及、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地。
寄主植物:主要危害榆树,偶尔也危害杨树、李树、栎树等。
荷兰榆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对各种榆树的危害很木,能引起大片榆树死亡。所以对它界取严格的检疫,也是控制荷兰榆病扩展蔓延的一种积极措施。
简介成虫红褐色有光泽。前胸背板黑色,上面刻点较小,近侧缘和顶部的刻点较密。鞘翅基缘较深,末端光滑无齿。鞘翅上刻点沟明显沟间部宽而平滑,上面刻点较刻点沟内的小。两性腹部第三和第四节后缘中央各有一个尖突。腹板侧缘无尖刺。雄虫第五腹板端部有1排长的刚毛,由于腹板中央凹陷,从背面看鞘翅末端有2簇毛穗。腹部的突起及雄虫鞘翅末端的毛穗,是此虫的主要鉴定特征1。
危害情况该虫是一种边材小蠹,主要危害树干和粗枝的韧皮部,破坏形成层。此虫是荷兰榆病病菌的传播者。荷兰榆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能引起榆树大批死亡,由于此疫病造成的损失仅美国就达10亿美元,而在欧洲用于美化街道和公园的榆树的大批死亡,造成的损失无法估量,被人们称为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由于此病的危害,欧洲许多地方的榆树几乎遭致毁灭性的打击。故引起许多国家的高度警惕,将此病的病菌和其传播者列为检疫对象2。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1.9—3.8mm,长约宽的2.3倍。体红褐色,鞘翅常有光泽。雄虫额稍凹,表面有粗糙的斜皱纹,刻点不清晰,额毛细长稠密,环聚在额周缘。雌虫额明显突起,额毛较稀、较短。触角锤状部有明显的角状缝,呈铲状,不分节,触角鞭节7节。眼椭圆形,无缺刻。前胸背板方形,表面光亮,刻点较粗、深陷,相距很近,相距约刻点直径的2倍,光滑无毛。鞘翅长为宽的1.3倍,刻点沟凹陷中等,沟间部略凹陷,刻点沟和沟间部的刻点单行排列,很小,中等凹陷,较近,沟间部的刻点常较刻点沟中的刻点稍小。表面光滑。鞘翅后方不构成斜面。第2腹板前半部中央有向后突起的圆柱形的粗直大瘤。雄虫从第2腹节起,腹部向鞘翅末端水平延伸。第2-4腹节的侧缘有1列齿瘤,两性腹部形态基本相同,但雌虫2-4腹板后缘的刺瘤突较小,第3、4腹板后缘中间光平无瘤。
卵:白色,近球形。
幼虫:成熟幼虫长5-6mm,体型拱曲,多褶折。额心脏形,具6对额刚毛和前后2对额感觉孔。第2、3和6额刚毛不排列在一横线上;第2、4额刚毛前后几乎排列成一直线。前额感觉孔位于第2、4额刚毛之间或位于第2、3、4额刚毛所组成的三角形边的两侧,触角区凸起,大部分由微刺覆盖;触角刚毛7根,4根位于侧面,1根在后,2根在中。唇基宽约为长的2.5倍,具2对唇基毛,唇基孔1对,左有两孔各位于唇基毛之间。上唇的宽为长的1.5倍,具5对上唇毛,侧方的3对排列成三角形,前方具中毛2对,上唇感觉孔3个。中央的常较左右的两个靠后。在内唇的3对前侧刚毛排成行,与缘平行,中间前后排列3对刚毛,披针状,第2与第3对之间有2对内唇感觉孔,排列成一个四方形。
蛹:短壮的翅芽弯曲着包在腹部之外,体的颜色由白色至黑色,随蛹龄的增加而颜色加深。
生活史以幼虫越冬,少数以成虫或蛹越冬;成虫约5月份羽化,第1代成虫飞行期可持续40—50天,最多能飞行5km;每次可产卵35—140粒;在相对湿度为75%和27℃的恒温条件下,卵孵化需6天,幼虫期为27一29天,蛹期为7天。该虫有滞育特性,在前南斯拉夫的研究表明,20%的第1代种群和85%的第2代种群滞育。成虫对受伤的树和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subtilis的分泌物敏感。越冬后第1代成虫在健康的树于和枝条上取食,构筑坑道,将病菌孢子传入韧皮部。幼虫取食形成的子坑道从母坑道出发,呈辐射状。幼虫在树皮中化蛹。
生物学该虫是荷兰榆枯萎病菌Ceraticystis ulmi的主要媒体,主要危害榆树。以幼虫越冬,少数以成虫或蛹越冬;成虫约5月份羽化,第1代成虫飞行期可持续40-50天,最多能飞行5km,每雌可产卵35-140粒;在相对湿度为75%和27℃的恒温条件下,卵孵化需6天,幼虫期为27-29天,蛹期为7天。该虫有滞育特性,在前南斯拉夫的研究表明,20%的第1代种群和85%的第2代种群滞育。成虫对受伤的树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分泌物敏感,越冬后第l代成虫在健康的树干和枝条上取食,构筑坑道,将病菌孢子传入韧皮部。幼虫取食形成的子坑道从母坑道出发,呈辐射状。幼虫在树皮中化蛹,成虫在蜂室内羽化后稍停一段时间后咬穿树皮,留下约2mm的圆形羽化孔。每年1-3代不等2。
传播途径马铃薯甲虫主要通过贸易的途径及风、气流和水流进行传播。来自疫区的薯块、水果、蔬菜、原木及包装材料和运输工具均有可能携带此虫。另外,风对该虫的传播起到很大作用,该虫扩展的方向与发生季节优势风的方向一致,成虫可被大风吹到150-350km之外。气流和水流也有助于该虫的扩展。
首次发现或引入的地点及时间:1974年由青岛口岸
原产地:欧洲榆树生长地区
引入途径:从圭亚那进境的木材中截获
扩散途径:随该虫的寄主木段和枝杆进行远距离传播,近距离扩散靠成虫飞行和爬行。
检疫措施对榆木及其制品要严格检疫,特别是来自疫区的货物,应引起高度的警惕。
在现场检疫时,仔细检查该批货物及其包装铺垫材料是否带有树皮,树皮上是否有虫孔、虫粪、活虫、虫残体等,如发现可疑情况,则剥皮检查,将查到的虫体保存好,尽快送实验室镜检,并详细记录所观察到的症状。如发现是可疑虫体,则尽快送有关专家核实。
如发现货物带有该虫,则应采取退货、或销毁该批货物,或采取以下措施:
①用溴甲烷或硫酰氟熏蒸,推荐使用的剂量为15℃以上,溴甲烷32g/m3、24h,或硫酰氟64g/m3、24h。
②用水浸泡1个月以上。
防治方法清除受侵害树和树枝,并用林丹处理树干和枝条,保持林区立地卫生;合理的施肥、浇水、整枝,保持树势生长旺盛,增强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用有内吸作用的农药(如氧化乐果、杀虫脒等)喷雾和涂树干可杀死幼虫和成虫;在美国的一个小镇曾用诱捕法诱捕了200多万头成虫,但不能有效地控制该虫的危害和压低其种群;研究表明,有几种昆虫的病原真菌和寄生天敌可致死该害虫,但未见在生产上大规模的应用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黄头生 - 副教授 - 华北电力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