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菲尔希纳冰架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菲尔希纳冰架亦称菲尔希纳冰棚。位于南极洲大西洋岸线凹进处。为威德尔海顶端的巨大浮冰体,厚度超过200公尺(650呎),面积260,000平方公里(100,400平方哩)。冰棚在伯克纳(Berkner)岛东侧向内陆延伸达400公里(250哩)以上,直抵彭萨科拉(Pensacola)山陡崖。因德国探险家菲尔希纳而得名。1908年为英国、1942年为阿根廷宣称为领土。阿根廷、英国和美国沿其北缘建立了研究站。

1954—1955年,阿根廷在菲尔希纳冰架上建立贝尔格拉诺基地,1955年10月首次在这里探险飞行。法国在阿黛利海岸建立基地。日本利用破冰船在奥拉夫王子海岸建立基地。比利时在毛德皇后地建立国际地球物理年用的科学考察站。挪威在距马塔公主海岸64公里的内地建立考察站1。

发现1911年5月4日,威廉·菲尔希纳与其他队员们搭乘“德国”号前往南极。此次探险进入威德尔海,并发现卢依波德海岸与龙尼-菲尔希纳冰架。

菲尔希纳冰架的消融美国宇航局Aqua和Terra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在2010年1月12到13日拍摄到了菲尔希纳冰架消融的景象。在短短的24小时之内,一片比美国罗得岛州(the state of Rhode Island,3144平方公里)的面积还要大的海冰,迅速脱离了龙尼·菲尔希纳冰架(theRome-FilchnerIce Shelf),并解体为成许多粉碎的冰块。

一条既长又窄的冰舌(tongue of ice)是连接A-23A号冰山(iceberg)与南极洲龙尼·菲尔希纳冰架的“桥梁”。即冰桥(ice bridge)是一种快速冻结的冰,或是不能移动的海冰,因为它总是固定在岸边的,与冰架相比,它只是海洋中的一层薄壳

菲尔希纳度夏站菲尔希纳度夏站,1982年2月在距菲尔希纳冰架边缘线20公里处设立,为冰川学家研究冰架动态所用。该站外壳通过打桩立柱安装而成,将作为执行菲尔希纳冰架冰量平衡调查计划和威德尔海周围地质——地球物理考察计划的基地来用。计划安装自动化装置,以便记录全年地球物理与气象数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