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点即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病原是原生动物多子小瓜虫。多子小瓜虫主要寄生于寄主的皮肤、鳍和鳃;感染部位上皮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白色囊泡,鳍条被挤压变形;严重感染者,鳍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无鳞鱼、鳞片保护相对较弱的幼鱼以及免疫力低下的鱼更易受小瓜虫感染。1
发病前期不易察觉,临床上出现小白点时已是中度或重度感染,易引起暴发性死亡。目前对于小瓜虫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鱼体一旦感染小瓜虫病就很难治愈,给养殖带来了巨大的损失。2小瓜虫病也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1
症状病鱼皮肤、鳍条或鳃瓣上,肉眼可见布满白色小点状的囊泡,体表黏液增多。病情严重时,鱼体覆盖着一层白色薄膜。病鱼游泳迟钝,鱼体不断和其他物体摩擦,或跳出水面,不久即成批死亡。1
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摩擦硬物,希望借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病鱼体表、鳍条和鳃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病鱼消瘦,浮于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动。后期体表如同覆盖一层白色薄膜,黏液增多,体色暗淡无光。1
病原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为小瓜虫病病原,是一种原生动物。属膜口目(Hymenostomatida)凹口科(Ophryoglenidae)小瓜虫属(Ichthyophthirius)成员。小瓜虫成虫一般呈卵圆形或球形,乳白色,大小为(350-800)μm×(300-500)μm,肉眼可见,是目前在鱼体上发现的最大寄生原虫。2
发病特点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目前用以治疗小瓜虫的药物多数只能杀灭小瓜虫幼虫,对寄生鱼体的成虫由于有表皮囊泡包裹着加上有黏液覆盖,有效药物浓度很难到达寄生的成虫,一般不易杀灭。这也是小瓜虫病治疗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1
致病机理小瓜虫对宿主的致病机理至今还不完全清楚,但也有相应的报导。有人认为多子小瓜虫寄生在鳃上时,会致使鳃小片变形,导致毛细血管充血、渗出,之后呼吸上皮细胞肿胀、坏死,血液中血红蛋白水平降低,从而影响到鱼体的呼吸。有人推测多子小瓜虫致使鳃上皮组织的破坏后,使的鳃的渗透调节和排泄失衡,导致水大量渗入组织,是造成寄主死亡的原因之一;此外多子小瓜虫破囊泡而出时,寄生部位的伤口易造成继发感染,充血溃烂。2
根据小瓜虫寄生后病理学观察,主要病理变化在皮肤和鳃上。小瓜虫寄生在鳃丝上以鳃小片的上皮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等为食,小瓜虫还能钻入鳃腔膜并穿过膜进入到胸腺组织内部,以胸腺淋巴细胞和上皮细胞为食,使胸腺的正常组织结构紊乱。因此,小瓜虫感染可能造成鱼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狂躁不安,过度消耗体能;鳃部受损,呼吸困难;寄生部位破损,继发感染,导致病鱼大量死亡。对感染小瓜虫的鲤皮肤进行电镜扫描,发现寄生部位有大量白细胞,且在宿主损伤部位的组织内堆积成簇,并认为此种情况可能与抵制那些导致组织损伤和死亡的二次感染的机制有关。对小瓜虫病的血液学研究表明患病鱼的淋巴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增加,出现嗜酸性细胞,并可见大量不正常的白细胞、单核细胞、血栓细胞,嗜酸性细胞和未成熟的红细胞,这些可能是机体产生的防御性反应。2
小瓜虫生活史多子小瓜虫的体形和大小随虫体发育时期不同,而有较大的区别,可分为幼虫期和成虫期。成熟的小瓜虫脱离鱼体,在水中游泳一段时间后,停下来在原点转动,不久身体分泌一种无色透明具有弹性的包囊。在天然水体中包囊是沉在水底或附着在水草及其他植物碎片上。包囊形成后,虫体在内不停地转动,经2~3小时,身体中部开始出现分裂,这是小瓜虫二分裂的开始。正常的包囊一般经 9~10 次分裂就不再分裂,形成300~500个、多的达1000个以上的幼虫。幼虫在水温 15~20℃时,从包囊形成开始到幼虫破囊而出,一般须经23~25小时,水温3~7℃时,包囊经160小时才能孵化。最初形成的幼虫为圆球形,活动较慢,以后身体拉长,活动加快,在包囊内穿移,四处寻找出口。进入鱼体,胞口打通,取食,长为成虫。1
发生环境一般发生在水温 14~25℃时,此为小瓜虫繁殖的最适宜温度,也是此病的好发季节。而水温在10℃以下或高于28℃以上时,小瓜虫幼虫发育停止或逐渐死亡。寄生在各种淡水鱼上。从鱼苗到成鱼都可发病,但以夏花阶段和鱼种受害最大,其死亡率可达 60%~70%,发病后如不及时治疗,则鱼死亡惨重。
感染过程在水温为15~20℃的实验条件下感染30分钟,部分小瓜虫幼虫钻入鱼的黏液里,但还没钻入鱼的表皮;感染1小时,部分小瓜虫幼虫钻入鱼体表皮,但虫体的部分身体还露在外面,没被鱼的上皮细胞包围;感染4小时,小瓜虫完全钻入鱼的表皮,被鱼的上皮细胞包围起来。从小瓜虫幼虫刚感染上鱼体到开始营寄生生活以及虫体发育成熟只需要96小时。3
鱼体感染小瓜虫幼虫之后,72~96小时看不出什么异常现象,与正常鱼相比,病鱼显得有些活泼,看上去很有精神,在水族箱中时游时停。感染 120~168 小时,肉眼可见鱼体表似披了一层轻纱,尾鳍呈乳白色,病鱼在水中狂躁不安,常将身体与水族箱壁摩擦,窜出水面,鱼体表黏附着一些食物渣滓或排泄物。感染 216~240 小时肉眼可见鱼体表有小白点了,从头到尾鳍均有,而且白点越来越大,在深色背景环境下,鳍条上的白点特别明显,病鱼精神不振,游动缓慢,躲在水族箱的角落不太活动,用手触摸鱼时,由于鱼体极力摆动,有小瓜虫从鱼身上掉下来。3
生产实践上所说的“白点病”的白点是指鱼体上发育成很大个体的小瓜虫成虫。小瓜虫一般喜欢寄生在运动器官,如胸鳍、尾鳍、鳃上。胸鳍上寄生的虫体密度最大,往往最先发现有“白点”。另外,严重感染时在口腔、鼻腔和眼球上也寄生有小瓜虫。小瓜虫寄生在鱼的眼部时会造成眼球溃烂、塌陷、瞎眼。3
小瓜虫在水温为15~20℃的条件下只需96小时左右就发育成熟,而鱼体感染小瓜虫216小时左右肉眼才能见到其身上有“白点”,因此,在生产上发现鱼身上有“白点”时已是鱼严重感染寄生虫了,虫体一般已寄生在鱼体深层部位,虫体被鱼的上皮细胞层层包裹,有些虫体已寄生在鱼的真皮内。3
防治难点对于小瓜虫病的防治,在20世纪60年代已筛选出了一些有效防治小瓜虫的药物,但均由于毒性强、具有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被禁用 。近年中草药上筛选出的辣椒和生姜、五倍子、青蒿琥酯等和筛选出的硫酸铜、高锰酸钾、氯化钠、福尔马林、生石灰等有一定疗效的药物,但这些药物大多数只对幼虫有一定效果,而对滋养体阶段效果不明显。而超声波、紫外线、增加水温等方法不适合在大水体中应用,但有条件的可以考虑使用紫外线。2
目前,也有学者提出开发抗小瓜虫疫苗来防治小瓜虫。观察到多子小瓜虫细胞壁层和收缩泡的超微结构与梨形四膜虫非常相似,这个发现为制备小瓜虫免疫抗原开辟了途径。但目前对于多子小瓜虫疫苗的开发还是停留在活体培养幼虫注射免疫,大规模培养活体幼体的方法还不成熟,只是停留在试验阶段,缺乏可行性。还有的观点就是通过灭活虫体或者提取虫体表面膜抗原进行被动免疫,但也存在大规模虫体培养问题及其免疫效果保护的问题。也有人认为通过基因工程获得小瓜虫抑动抗原是较为可行的疫苗制备方法,但转基因工程生物安全性具有一定的争议,对发展也不太成熟。2
所以从研究结果看,寻找一种有效治疗小瓜虫病的药物仍然为当务之急,但对小瓜虫病防治的最大难题是一般杀虫药物不能有效的作用于小瓜虫滋养体。为什么一般药物不能作用于滋养体,只能对离体幼虫有效果。有人认为药物不能有效作用于滋养体是因为其难穿透包涵体的外膜,很难有效地控制其蔓延,并认为通过疗程用药杀灭水体中幼虫来达到控制其蔓延的目的,疗程间间隔的时间视其在不同水温时生活史时间而定。水温 24℃以上每天用药一次,18℃ -24℃隔天用药一次,13℃ -23℃间隔两天用药,8℃ -7℃间隔三四天用药一次的用药方法效果明显。因此大多研究者认为研究小瓜虫疾病的防治方法可以从两面入手,其一是尽力的筛选出抗小瓜虫效果好及安全性高的药物,并从小瓜虫的生活史入手研究有效的给药和治疗方案;其二是增加小瓜虫免疫治疗方法的投入和开发力度,开发离体培养的方法,为大规模提供免疫疫苗提供材料。2
预防和治疗常用的杀灭小瓜虫药物不能渗透进入鱼皮肤、到达鱼体上的“白点”,不能杀死寄生在鱼身上的小瓜虫。多种药物经高渗、空气浸润或表面活性剂浸泡给药,能同时杀死裂殖体阶段和滋养体阶段小瓜虫的药物很少。3
绿水高温曝晒法这是一种土法治疗。将病鱼放在盛有绿水的小容器中,置日光下曝晒,数日后可治愈。因为小瓜虫对温度较敏感,适宜水温在16~22℃。绿水吸热快,日晒后水温逐渐上升,当达到26℃以上时,虫体即自行脱落。此方法多见于用缸养殖观赏金鱼发生小瓜虫病时,小水体可用此方法。3
辣椒生姜法对于辣椒生姜法,毁誉参半,有些人反映效果很好,有些反映效果很差。根据观察,辣椒生姜选择得当,在每年6月20日前使用一次效果明显,关键是生姜需要选择沙姜,辣椒需要选用辣度很高的朝天椒,而不能选用菜椒,加水熬制后泼洒,效果明显。辣椒生姜法对小瓜虫裂殖体阶段有一定效果,而对滋养体阶段的杀灭效果不明显。3
紫外线法小瓜虫对紫外线十分敏感,紫外线对包囊体的最小致死量约为100000微瓦秒/厘米2。选用适合的紫外灯对养殖用水进行照射,能够杀灭外来水源携带的小瓜虫。3
升高水温法升高水温法适用于小水体。将水温缓慢提高到30℃左右(小瓜虫适应的水温为15~20℃),小瓜虫处于一个热不良环境中,会脱落或者死亡。30℃水温维持48小时后再大量换水(换入30℃的水),之后缓慢降温到室温即可。此方法尤其适用于家庭水族箱养殖观赏鱼。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